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49-3049,3140
研究了氯化钙对野葛块根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氯化钙溶液处理野葛块根后,4 ℃低温可以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因此,氯化钙处理后再给予适宜的低温处理能使野葛块根保持较高的SOD活性,消除氧自由基,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利于采后的贮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紫甘薯贮藏后的商品价值。【方法】采用"果蜡"、"果蜡+柠檬酸"、"果蜡+氯化钙"等3种配方对紫甘薯块根涂膜,测定贮藏期间块根腐烂率、失重率、淀粉、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3种配方均能降低甘薯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以"果蜡+柠檬酸"处理效果最好,贮藏180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24.1%和12.9%;贮藏180d时,"果蜡+柠檬酸"处理薯块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2.48%和28.85%;涂膜处理明显延缓了紫甘薯块根花青素含量的下降;另外,"果蜡+氯化钙"处理综合口感评价最高。【结论】在实际紫甘薯商品薯贮藏中以营养品质为目标时,可采用"果蜡+柠檬酸"配方;以综合口感评价为目标时,可采用"果蜡+氯化钙"配方。  相似文献   

3.
氯化钙和热空气处理对水蜜桃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蜜桃品种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钙、热空气处理以及两者结合处理对水蜜桃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水蜜桃低温贮藏过程中和货架期结束后水蜜桃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电导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钙、热空气及两者结合处理均可缓解低温贮藏对水蜜桃的伤害,降低褐变指数,提高果肉出汁率;其中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热空气处理后的水蜜桃果实呼吸强度增加,失重率降低;氯化钙处理及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显著降低了货架期水蜜桃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电导率和失重率(P<0.05)。因此,氯化钙与热空气结合处理后水蜜桃可获得最佳的冷藏效果。  相似文献   

4.
野葛块根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葛块根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SOD活性的测定采用连苯三酚法,POD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结果表明,野葛块根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 6-BA 1.0 mg/L 2,4-D2 mg/L;野葛块根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在诱导的第6天和第18天分别出现两个高峰;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诱导的第18天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甜菜块根采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块根BETA 218为材料,研究甜菜块根在0,4和-18℃和露天4个贮藏温度下蔗糖、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蔗糖、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和失重率呈上升趋势.0和4℃贮藏的甜菜块根品质比露天贮藏好,而-18℃冻固的甜菜各品质指标都优于其它贮藏温度.[结论]甜菜冻固前贮藏温度的变化会加快甜菜贮藏品质的劣变,恒定低温贮藏能更好的保持甜菜块根贮藏品质,且在采后贮藏期间甜菜冻固速度越快,贮藏品质保持的越好.  相似文献   

6.
野葛块根总RNA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块根膨大与块根不膨大突变型的野葛块根为材料,比较Trizol、CTAB、SDS及改良SDS法提取野葛块根总RNA的效果,通过RNA产量、纯度及电泳图谱分析等,初步确立了一种有效提取野葛块根总RNA的改良SDS法。该方法提取的RNA OD260/OD280值介于1.7~1.9,电泳图谱清晰完整,产量高,成本低,完全适用于RT-PCR、cDNA-AFLP及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后续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甜菜淮阴1号块根为材料,收获后分别进行冻藏、暖藏和冻—化交替3种处理,测定可溶性酸性蔗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可溶性酸性蔗糖酶是决定甜菜块根贮藏质量的关键酶。贮藏期间该酶活力有所提高,其原因是由于蛋白质重新合成所  相似文献   

8.
钙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草莓贮藏提供理论参考,以宝交早生和宝交1号草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浸泡30 s后于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用氯化钙处理可抑制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幅度,以浓度为3%的氯化钙溶液处理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60-2560,2563
对不同光质诱导野葛叶片愈伤组织及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对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蓝光下,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土家山区野葛块根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野葛块根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4因素4水平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异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1.0%,超声时间41.2 min,提取温度61.2 ℃,料液比(m/V)1∶9.5,原料粒径4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野葛块根异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3.43%。所提取的野葛块根异黄酮的抗氧化效果低于Vc,但能与其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湖北、广东、广西和浙江4种不同来源葛花的营养成分,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葛花中蛋白质、脂肪、可溶性多糖、灰分、水分和Vc含量,ICP-OES法测定了葛花中矿物元素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葛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葛花中富含Ca,M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368×1043、817.32μg/g。湖北葛花中Mg、Mn含量最高,分别为4503.571、11.76μg/g;浙江葛花Ge含量最高,为335.18μg/g,广西葛花总黄酮含量最高,为6.60%。不同产地葛花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含量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2.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72-1272,1407
对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BA 2mg/L+NAA 0.5 mg/L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9-440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可有效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擦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温水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来处理野葛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内催芽,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3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野葛种子芽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浸种和2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野葛种子的硬实率,但以摩擦种皮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种是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喀斯特区野生葛藤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喀斯特区葛藤Pueraria lobata群落野外样地调查,分析其组成类型中16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①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葛藤,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异叶鼠李Rhamnus heterophylla,粉枝莓Rubus bifioru,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②葛藤在喀斯特石漠化生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强;③各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比例为0~1不等,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差异较大;④16个种群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生态位完全重叠,各种群间利用资源的差异性显著,表明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并不明显,显示葛藤群落不稳定;⑤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基本上是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的机会越大,反之则越小.但在本研究发现,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未必高.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发展葛藤做饲料具有较大前景,但必须加大刈割等人工干扰措施,方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西野葛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野葛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野葛染色体数2n=22,核型公式K(2n)=22=20m(5sat) 2sm(1sat),2、3、5、7、11号染色体的短臂和8号染色体的长臂各具一随体,属2B核型。从野葛核型不对称和核型类型看,野葛在葛属植物中具有明显较高级的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野葛的茎尖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72-3172,3174
对野葛的茎尖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葛茎尖培养的最适大小为0.3mm;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2mg/L+NAA 1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PP333 0.5 mg/L.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葛根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葛根食品保健功能和对生态保护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湖北省葛根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葛根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富含黄酮的野葛(Pueraria lobata)淀粉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水、甲醇、乙醇3种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淀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参考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葛淀粉高黄酮含量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1∶8(k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