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桐乡县屠甸乡星星村小陆房组调查了桐乡青.团头荷叶白、湖桑197、湖桑199四个桑品种的桑象虫为害情况,每品种随机抽查60株桑树,每小区调查20株,三次重复,于1989年1月26日调查越冬虫量(挖穴观察),4月10日调查桑树开叶后的虫量。调查结果:不同品种越冬虫量,湖桑197虫口  相似文献   

2.
近年通过3次4批对桐乡青、湖桑7号、湖桑32号等20多个桑品种用生物鉴定法对各品种抗感朱砂叶螨的关系进行再探讨,从各品种对朱砂叶螨发育速率、生存率和繁殖力(每雌平均产卵量)3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仍以桐乡青、湖桑7号、新一之濑等桑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螨特性。而鸡桑、湖桑32号、北场1号等桑品种易感螨害。  相似文献   

3.
1981年全区八千余亩桑园,有40%面积遭到不同程度桑细菌性黑枯病的危害。沙滩桑园和山岗桑园发病率高,杨岭公社里畈大队17亩沙滩桑园,株发病率达81%。在推广的桑品种中,桐乡青发病率100%,湖桑19785%,团头荷叶白45%,荷叶白不发病,品种间相差很大。根据广东农林学院试用0.l%铜铵液防治本病的介绍。我们在珍珑公社蚕桑场进行了用0.1%铜铵液和200单位链霉素,对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的试验观察,反复进行2次,实践证明,0.1%铜铵液对本病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并有根外施肥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0年我们从农科院引进了新一之濑、桐乡青等七个桑品种,从二年来的生长情况看具有树势好、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叶质情况.我们在江丰公社民主大队进行了不同桑品种养蚕成绩的比较试验.一、试验时间与方法试验时间:1982年中秋蚕.供试桑品种:红苍桑、山岙桑、新一之濑、湖桑197、桐乡青、尖头荷叶白和团头荷叶白.试验设区:共分7个小区,每小区0.25张蚕种,以本地种植较多的团头荷叶白作为对照区.蚕品种为苏12×浙农1号.为了一  相似文献   

5.
桑品种是经长期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我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地方桑品种极其丰富,解放以来,我所在省农林局等单位的支持下,调查、征集和整理了湖桑火桑等地方品种100多个。然后对这些品种通过栽培、叶质分析和养蚕的评选,于1959—1972年先后提出了桐乡青、荷叶白、乌皮桑、白皮火桑、荷叶桑、睦州青、大种桑、团头荷叶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高效桑树品种的选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等从1980年开始,应用有性杂交,先后育成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等4个农桑系列品种,桑叶产量比以往推广的我国主栽桑树品种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和湖桑197增产20~40%以上,蚕茧张产增加10~15%,节省用桑量15~30%,对为害严重的桑黑枯型细菌病和桑黄化型萎缩病抵抗力强;同时也抗夏秋季为害严重的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等害虫。农桑系列品种还具有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培育管理省工省力,可用扦插繁殖便于推广等优点。现已推广约13334hm2,有10余个省区引种栽培,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桑树夏秋叶产量的高低和夏伐迟早与气象条件的优劣等因素关系密切。我们从1984年开始设点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点和调查方法(一)设点全县选8个农户作为常年调查点。供调查桑树类型有亩栽750株的中干桑4块,苗栽1000株的低于桑2块,亩栽1500株的无干密植桑2块,共计桑园面积2.666亩;桑品种系为荷叶白;每块桑园抽  相似文献   

8.
夏克本 《蚕桑通报》1993,24(2):55-57
随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思想观念的改变,蚕桑承包责任制不断地完善,规模经营不断地扩大,蚕桑生产原有推广的技术有些不大适应,突出的有六个问题,现提出加以探讨.一、品种布局纯栽湖桑还是以湖桑为主适当搭配本地良种桑的问题湖桑是湖州、嘉兴、杭州等地的桑树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地方桑树品种.解放后,经过50年代科技人员的搜集整理,湖桑大约有50多个品种.60年代和70年代,经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科技人员的筛选和培育,确定桐乡青、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197作为四大良种进行推广.这些品种确  相似文献   

9.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场土门坝桑园一组。经营面积52.85亩桑园,投产面积50亩,沙质壤土,栽植形式以2.33×1米,2.33×1.33米,树龄50年代栽植的7亩,1973年栽植的45亩,其余为零星栽植;桑树品种湖桑30亩,南1号7亩,桐乡青5亩,其余为荆桑品种。1980年前,亩桑产叶  相似文献   

11.
张乃达 《蚕桑通报》1992,23(1):54-58
利用杂交桑建立桑园,在广东1985年调查,面积约4万亩。杂交桑品种的利用,是我国栽桑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孙晓霞等育成的丰驰桑,原名中桑5801×育82,具有丰产、优质、早生、发芽率高等特性。与湖桑32号(荷叶白)比较,产叶量提高11.4~15%;叶质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等衡量,略  相似文献   

12.
孙杰 《江苏蚕业》1993,(1):52-52,34
<正> 为了提高桑园单产,探讨 TAKRE 光合蚕桑液在桑园的使用效果,我们于1992年春季在如皋市常青乡进行了 TAKRE 光合蚕桑液叶面喷施试验,该乡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0.70—0.84。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1.桑品种为湖桑32号,两年生桑,亩栽1500株,蚕品种为苏5×苏6。2.TAKRE 光合蚕桑液Ⅰ号、Ⅱ号、Ⅲ号,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提供。(二)试验地点:李洋村5组7亩,3组7亩,使用蚕桑液Ⅰ号;叶庄村8组8亩,使用蚕桑液Ⅱ号、ⅢI号。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桑品种与叶丝转化率的关系,以新一之濑、荷叶白、转阁楼、小冠桑、黑油桑、6071、阆中201、北荆1号等8个桑品种进行春蚕对比试验(5龄饷食后分区饲养,1日4回定量给桑)发现:(1)干物食下量黑油桑>北荆1号>转阁楼>新一之濑>小冠桑>6071>阆中201>荷叶白;消化量与此基本一致.(2)茧层量则黑油桑>新一之濑>荷叶白>阆中  相似文献   

14.
(一) 朱沱镇14个村,121个社,6275户,其中养蚕户43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9%,农业人口21426人,总耕地19714亩,其中土4113亩,占20.9%,人平耕地0.92亩。现有桑树151万株,其中投产桑120万株,人平有桑71株,户平有桑241株,亩平有桑77株。今年发种6867张,占全区发种量的38%,占全县发  相似文献   

15.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4):16-19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结果认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6.
曲都 《四川蚕业》2010,38(2):10-12,22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7.
在蚕专4号桑叶产量和质量鉴定基础上,本次对桑树育种三大指标之一的抗性又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较为多抗的桑树新品种,其抗旱性与湖桑32号相近,明显强于农桑8号、梅村一号、塘10X伦109;对霜冻害的抵抗性接近湖桑32号,明显强于农桑8号等早生品种;抗桑萎缩病能力强于湖桑32号和桐乡青,抗疫病能力稍次于湖桑32号,但明显强于桐乡青;尤其对红蜘蛛、桑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为害的抵抗性明显强于湖桑32号和桐乡青;盐碱地上移植栽培袋接体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湖桑32号和7-11,显示该品种对土壤盐碱地为害也有较强抵抗性。  相似文献   

18.
对育2号、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三个桑品种的群体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由于育2号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因此,叶面积指数的上升,明显的快于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最高可达12.0以上,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达12左右.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达9以上时,树冠中下部就有黄落叶出现.但是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上.湖桑32号和新一之濑就没有发生黄落叶.夏代后由于育2号主要是由潜伏芽萌发形成条叶.所以发芽期反比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迟,加之节间又稀,所以叶面积指数低于其它两个品种.亩苗1000株的4年生桑园,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在夏伐后发芽生长的第一个月(7月5日).其叶面积指数约为1.5:第二个月为5.0左右;第三个月为9.2;第四个月为11.5.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夏秋季的叶面积指数可达12左右,两者之间开差不大.8月5日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5以上时,就有黄落叶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以期得出适于在丘陵红壤土栽植的桑品种和建立速生、高产、稳产桑园的合理密植程度,为低丘红壤土栽桑提供依据。为此,我校于1978年春开始,在校内丘陵红壤土上进行了不同桑品种和合理密植程度的试验,现将三年来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以供参考。二、试验设计供试桑品种,相乡青、湖桑197、团头荷叶白、新一之漱。栽植密度:设亩栽1000株、2000株、3000株、4000株4种密植程度试验大区,各大区四周设保护行。每一试验大区内各种以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农牧渔业部(82)农(农)字第94号,关于《全国桑品种审定条例》的通知和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确定本单位为全国桑品种审定鉴定网点黄河流域鉴定点,从1983年开始,承担7307,707、湖桑87号、新一之濑、选792、临黑选、湖桑32号、藤桑等八个中晚生桑品种鉴定任务。1987年按田间设计栽植,根据《全国桑品种审定工作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