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实蝇科中的果蝇,有一些是世界上最有害的水果害虫。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地中海果蝇(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它分布广,寄主多;其次是昆士兰果蝇(Dacus tryoni(Froggatt))、东方果蝇(Dacus dorsalis Hendel)、瓜果蝇(Dacns cucurbitae Coquillett)、油橄榄果蝇(Dacus oleae(Gmelin))、苹果蛆果蝇(Rhagoletis pomonella(Walsh))、樱桃果蝇(Rhagoletis Cerasi(Linnaeus))、墨西哥果蝇(Anastrepha lud-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的枫香分布情况,在广东省内选取90株不同径阶枫香伐倒木(其中40株树干解析木),开展不同立地等级的枫香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枫香胸径、树高、材积未分级拟合的最优模型均为Gompertz模型,模型形式依次为D=43.100e~((-3.277e-0.067T)),H=19.404e~((-2.336e-0.111T)),V=1.244e~((-6.992e-0.069T))。2)采用Gompertz模型建立树高-年龄3个立地分级曲线,确定每株样木的立地分级,3个立地等级的胸径生长模型依次为D_1=61.724(1-e~(-0.049T))~(1.915),D_2=51.992/(1+12.946e~(-0.088T)),D_3=36.135e~((-3.090e-0.060T));树高的最优模型依次为H_1=26.704e~((-1.997e-0.099T)),H_2=20.035e~((-2.234e-0.099T)),H_3=15.031e~((-2.471e-0.099T));材积的最优模型依次为V_1=3.335(1-e~(-0.044T))~(3.798),V_2=1.629e~((-7.434e-0.060T)),V_3=1.087/(1+163.827e~(-0.127T))。3)使用分级方法构建的枫香胸径、树高、材积模型拟合效果灵敏度较好、精度较高,总体效果要优于未分级方法构建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毛竹是近海张网和海水养殖的重要材料。毛竹在海水中受海蛆(主要是船蛆Teredo navalis L.)的侵蚀十分严重,特别是在海蛆繁殖盛期、的夏秋季节,一株新竹下海连续作业二、三个月,就被蛀成蜂窝状,一般使用一  相似文献   

4.
长自松[Pinus Sylyestris Linn·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为我国东北长白山区特有的珍稀针叶树种。自然分布于长白山北坡海拔800—1600米之间。树干笔直,树姿优美,不仅是速生的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怵绿化树种。鉴于长自松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因而改变其自然分布现状,迅速扩大其栽培面积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1986年对长白松  相似文献   

5.
危害温室韭菜、蒜苗的根蛆主要是葱蝇,它是寡食性害虫,以危害韭菜、蒜和葱类为主.其防治方法是:1、在温室的韭菜、蒜苗生育期内,初期发现有根蛆危害,可用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用5%来福灵2000~2500倍液进行防治.无论用上述哪种农药都要均匀地喷到韭菜或  相似文献   

6.
木材防船蛆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承德 《木材工业》1991,5(1):51-52
海洋中使用的木材严重地遭到海生钻孔动物的破坏。据调查,仅由于船蛆的危害,我国每年损失优质木材达70万立方米,甚至危及广大渔民安全。因此,研究防治海生钻孔动物对木材的破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调查发现,危害样点区域的桉树尺蛾主要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和小用克尺蛾(Jankowskia fuscaria(Leech)),灰茶尺蛾和油桐尺蛾在各调查点基本均有分布,小用克尺蛾分布区域较小。3种尺蛾对桉树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油桐尺蛾取食量最大,对桉树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一、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红豆杉(Taxus spp.),通常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在我国有3种和2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ieb.et Zucc),西藏红豆杉(T.fauna Zucc),云南红豆杉(T.wallichiana Chang etL.K.Fu),2个变种即中国红豆杉(T.wallichiana(Pilger)Re-hd)与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r.mairei(Lemee etLevl.)Chang et L.K.Fu)。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为红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共2种2变种,分别是黑花紫菊(菊科Asteraceae)Notoseris melanantha (Franch.) C. Shih,根茎水竹叶(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Murdannia hookeri (C.B. Clarke) Brückner,细柄针筒菜(唇形科Lamiaceae)Stachys oblongifolia Benth. var. leptopoda (Hayata)C.Y. Wu,小颖短柄草(禾本科Poaceae)Brachypodium sylvaticum (Huds.) Beauv. var. breviglume Keng。鉴于红花假婆婆纳(报春花科Primulaceae)Stimpsonia chamaedryoides Wright ex A. Gray form. rubriflora J.Z. Shao与其模式变型在花梗长度、花色、花冠及裂片长度、果梗长度上有明显区别,将其提升为变种S. chamaedryoides var. rubriflora(J.Z. Shao) Y.L. Xu et D.L. Chen,并作了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福建省福建柏主产区72株优势木的解析数据,按照地位指数(SI)与林分优势高(H)均能表示为年龄(T)显示表达式的原则,构建多形地位指数模型,保证基准年龄时优势高与地位指数的一致性。得到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的2种表达形式:H=1/((0.035305+0.044454/SI)×(1-20/T)+(1.988836+35.49874/SI)×(1/T2-1/20/T)+(20/SI/T)),SI=(0.044454×(1-20/T)+35.49874×(1/T2-1/20/T)+20/T)/(1/H-0.035305×(1-20/T)-1.988836×(1/T2-1/20/T))。经检验,所拟合的模型精度高,具有实用价值,可在林业生产上用于评价福建柏人工林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据纽约州约1882年首次报道,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是从原产地欧洲传入的一种杨、柳树蛀干害虫。它不仅为害杨柳树,也会侵害桤树和桦树(Baker1972)。一旦干基受害可使幼树生长减弱直至折断,较大的树干由于幼虫多次为害形成许多虫道,材质就会受虫道以及虫道木材变色和真菌危害的影响,病原菌可由杨干象的侵入孔侵入到树体内。杨干象在欧洲是杨树的主要害虫,在美国对柳树的危害也极为严重。在欧洲杨干象是很难控制的(Lapietra 和Arru 1973),在北美尚未发现它的天敌。1977年以前,在杂交杨苗圃种植园中的杨干象还未引起人民的重视(Thomas 和 Rose1979和 Beique 1977),但是,当杂交杨种植增加时,作者们认为,杨干象将是一种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Vallee(1979)认为,“在魁北克省,杨干象是危害杨、柳树最严重的害虫”。Vallee(1979)和 Beique(1979)把蛀干害虫造成的危害同抑制树木生长的落叶害虫相比较,认为在杂交杨人工林中,监测蛀干害虫更为困难,这需要(经过培训的)观察人员在杂交杨和天然杨树中,扩大调查范围,记录害虫的危害程度及影响。从1882年以来,栖居在柳树和杨树天然林中的杨干象,已扩散到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据 Beique(1979)报道,在魁北克省,每年调查2000多个欧洲山杨、香脂杨、大齿杨和伦巴弟杨样本,发现有80种昆虫,其中蛀干害虫杨干象、三种天牛(Saperda spp.)和一种透翅蛾(Aegeria sp.)是危害树木最严重的害虫。据作者调查表明,杨干象主要寄生在安大略省南部的杂交杨、天然香脂杨和柳树上。1977—1978年调查,在杂交杨中杨干象危害程度较轻,但是,1979—1980年在调查树木受害程度时,发现在3年生以上的人工林中虫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12.
油茶蛀干害虫是油茶的一类大害虫。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十四种之多。主要害虫有五种:油茶兰翅天牛(Chneonoma atritarsis Pic),油茶红翅天牛(Erythrus blair-Cressitt),油茶蛀茎虫(Casmara Patroma Meyricr),茶梢蛾(Parametriatestheae Kus),茶天牛(又名油茶大黑褐天牛,学名未定)。它们的幼虫蛀入枝干,不但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而且还引起枯枝枯梢或整株死亡。当这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使整个林分败坏,结果严重下降或不结果。对于这一类蛀干害虫的防治,目前尚无一比较良好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化学药剂有时收效甚微,人工捕捉既费时又费力。笔者在对油茶蛀干害虫种类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密度、郁闭度与油茶蛀干害虫发生的数量、种类均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森林与人类》2004,24(12):50-53
叉叶苏铁类群茎干短,大部分地下生;羽叶一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二歧式分裂;小孢子叶柔软,顶端无刺尖;种子外种皮肉质。该类群约4种,分布于我国云南东南部与广西西部,也分布于越南与老挝。我国有3种。1、多歧苏铁CycasmultipinnataC.J.ChenetS.Y.Yang(1994)CycaslongipetiolulaD.Y.Wang(1996)C.multipinnataC.J.ChenetS.Y.Yangf.latiobusZ.T.Guan(1996)Epicycasmultipinnata(C.J.Chen&S.Y.Yang)deLaubenfels(1998)最早发现于云南红河州,最近在越南北部也有发现。生长于海拔250米~1100米山地雨林或湿润雨林的密林下。多…  相似文献   

14.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钻蛀性害虫包括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阎伟等,2009a;2009b),且有大面积暴发的趋势.它们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蒿根和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而导致油蒿死亡.因其只在成虫期行裸露性生活,营隐蔽性生活时间很长,监测和防治都极为困难.油蒿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植物,亦称黑沙蒿,属菊科植物,是毛乌素沙地中分布最广泛的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遍见于半固定与固定沙丘沙地,是沙地天然植物群落,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贫瘠、分枝和结实性能好的特性,对毛乌素沙地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北京大学地理系等,1983;张新时,1994;杨洪晓等,2004;张德魁等,2007).目前对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宁夏盐池县油蒿钻蛀性害虫的主要天敌为寄生于幼虫的一种蒲螨(Pyemotes herfsi)(蒲螨科Pyemotidae)(马立芹等,2008)和啄开根部捕食幼虫及蛹的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为探讨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2006-2008年在宁夏盐池县对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蒲螨和斑翅山鹑啄痕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蠹和钻蛀性害虫及其分布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知小蠹种类,约有500余种,其中有126种发生比较普遍,我们将发表于中国经济昆虫志上,以供参考。小蠹摧毁森林,主要通过下列两类因素:(1)天然因素:一般以老熟林、风雪折倒木、地塌根露、山洪暴发、初期病虫害林区、沼泽化林区、树木生长不良或枯立木(站杆)等为诱发小蠹猖獗的一方面因素。(2)人为因素:乱砍乱伐、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贮木场或木材集散地、木材流送站、团状母树群、林墙林缘的枯木、建设原木、新辟林  相似文献   

16.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为我国特有经济树种,木材红褐色、纹理美观,可制作高档家具,芽、叶味美可食,为较名贵的木本菜蔬,是山区经济开发项目之一。但常因蛀斑螟危害,枝枯树死。目前国内尚无报导。笔者从1985—1986年,通过饲养观察,初步掌握该虫的形态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害虫对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杨树造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星天牛属(Anoplophora spp)的某些种类,对杨树及其他树种的危害更为严重。 在我省危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ister)、光肩星天牛Anoplopora glabripennis(Motsch)、黄斑星天牛Anoplopora nobilis、桑天牛Apriona germafi(Hope)、云斑天牛Batocem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防护林蛀干害虫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防护林带为保护湿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湿地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取食、栖息、繁殖条件,鸟类也为林带的健康提供了较好的生物保护.防护林中主要树种有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加杨P. canadensis、火炬树Rhus typhin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近两年发现一些植株的部分或全株枯梢、死亡.2007年3月至10月作者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啄木鸟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是森林益鸟,素有"森林医生"之美誉,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国内外学术界都作过报道.郑作新等(1958)在不同季节中剖检22个啄木鸟胃,其内部50.17%为昆虫,主要种类为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及鳞翅目昆虫避债蛾、螟蛾等.高瑞桐等(1994)在杨树人工林内的调查表明,啄木鸟对黄刺蛾和杨二尾舟蛾的控制率分别达到5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了我国境内天然红豆杉4种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中国红豆杉(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西藏红豆杉(T.wallichianaZucc.)和南方红豆杉(美丽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情况,为珍贵树种红豆杉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