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做好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工作,对加快我国桉树引种工作进程,避免桉树引种工作的盲目性,减少引种工作的失误等具有重大意义.阐述了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的目的、意义、原则、依据和区划方法.将我国桉树引种栽培区划分为4个引种大区,14个基本引种区,37个引种小区.对各基本引种区桉树的引进种类、种源、培育目标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各基本引种区的育种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园林树木引种驯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祥  牛赟 《防护林科技》2005,(6):58-59,89
根据河西走廊的立地条件和近几年的引种情况,提出了园林树木引种对策,主要内容包括:引种前的信息收集、引种树木的功能要求、引种栽培中的天气灾害天气预防及引种栽培的技术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西安市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了西安市引种的园林绿化树种,根据引种园林绿化树种的引种历史和引种地域,建立了西安市引种园林绿化树种名录。制定了从生长发育、生态习性、栽培特性及美观等方面对树种进行了评价的标准,并对西安市已引种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综合评价,选出了西安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可广植的树种、条件栽植树种、边缘树种、建议试用树种。提出了西安市引种绿化树种的浅见,可使外来树种更好地服务于西安市的园林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关于园林植物引种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存在着对引种理论简单化、片面化解读,引种品种选择缺少规划,忽视引种后的驯化过程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引种材料和加强引种植物的驯化锻炼与保护2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理分异特点与树木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由于地形起伏造成的水热条件重新分配,产生了生态气候条件的差异和植物区系成份的多样性,既为树木引种驯化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也为引种原始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系统总结了30余年来的引种成果,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引种策略,包括相似气候区的确定、从原产属中搜集外地引种材料、内陆高寒干旱地区要注重灌木树种的引种、注意搜集抗寒种源、以及从国外相应地区引种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6.
观赏地被竹类引种选育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对观赏地被竹类进行了引种选育与应用研究。经10多年的引种选育试验,从引种原则、引种驯化、引种试验、园林应用推广等方面,形成一套成功的地被观赏竹引种选育栽培技术。总结探讨了大力发展规模化观赏地被竹容器育苗作为观赏竹类应用推广重要技术思路。筛选出适合江苏引种栽培的地被竹类植物,分析了观赏地被竹园林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浩浩巴的生态学特性和气侯相似论引种理论,确定了我国引种浩浩巴的北限界线,并运用模糊识别原理,将引种线以南各地与浩浩巴原产地进行气候相似程度比较,按模糊相似优选比值的大小,将这些地区区划为适宜引种区、较适宜引种区、可能引种区和不宜引种区。结果表明,这与我国现有浩浩巴引种的情况相吻合,对我国今后浩浩巴引种布局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林业与林木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及其对绿化树种资源的需要,论述了城市林业的内涵、城市林业的功能、城市森林的主要绿化模式、城市林业建设与林木引种的关系。同时,结合引种研究,论述了林木引种的基本原理及理论、林木引种程序与方法、林木引种的主要技术。认为在“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分析法”、“生态因子论”和“综合因素论”的指导下,采用保护性引种技术、保证性引种技术、拟生引种栽培技术和顺应性引种技术等综合技术,对引进树种进行生态复合混交配置,创造有利的生境,才能使引进树种正常生长发育,取得较好的引种效果。同时,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及林木引种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了嵊州市1975-2006年山核桃的历年引种情况。由2006年的结果情况表明,1975年引种的山核桃株产干籽为2.6 kg;1991年引种的山核桃已正常挂果,1998年引种的山核桃开始初果。其生长与投产年限与原产地没有多大差别。2005年引种最高成活率达95.01%,2006年引种最高成活率为80%,两年引种成活后的保存率达99.11%,引种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结果情况表明,引种是成功的。并提出了扩大引种规模,形成山核桃产业;因地制宜选好造林地;提高造林技术和加强造林后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桉树引种驯化是桉树良种选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桉树引种驯化的实际出发,应用“气候相对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生态因子分析法”等理论,提出了桉树引种驯化的技术对策。通过引种驯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强调了今后要做好:引种区划、分区引种、加大种源/家系试验规模、分树种建立育种计划,以及抗性选择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竹材表皮细胞的观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产17属33种竹材中部表皮细胞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观察。发现有许多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竹种,而在竹材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属与属之间或种与种之间在微观特征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属与属之间如:Pseudosasa 与 Pleioblastus;Clavinodum 与 Pleioblastus;Sasa、Sasa-morpha 与 Indocalamus;Schizostachum 与 Bambusa、Dendrocalamus。种与种之间如:Sasa nubigena、Sasamorpha Sinica 与 Indocalamus(Nakai);Phyllostachys angustta 与 Ph.virdi-glancens;Schizost-achyum fungh(?)mii 与 S.pseudolima 等。文中对上述属与属之间和种与种之间在表皮细胞微观结构上的差异都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有些竹种的表皮细胞特征在文中没有描述,但在表格及图片中也能看到它们的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把在营养体和宏观形态上相近似或不易区别的竹种,很方便的加以分开。这将对研究竹种分类和鉴定竹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江门沿海的红树林和其它湿地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红树林群落类型约有16个,群落结构较复杂,植被覆盖度大,面积集中连片;区域范围内也存在大米草等其它沼泽草本植物,如果现有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可能受到大米草的入侵,不但丧失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还将使近海的生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对区域内红树林的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宋涛 《森林工程》2003,19(5):42-43
介绍了喷油器的类型 ,阐述了喷油器滴油等 8种喷油器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并介绍了喷油器的保养与维修和喷油器维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肖生苓  王婉 《森林工程》2010,26(2):94-97
根据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交通量调查数据,结合该路段交通量一速度关系模型,和交通量一密度关系模型,得出该路段小时平均车速变化规律和月平均小时车速变化规律、密度小时变化规律和月平均小时道路密度变化规律。对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进行道路服务水平分析,该路段的交通流属于自由流状态,道路服务水平为A级。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杀虫杀菌植物共有103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10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50科77属88种。主要集中在菊科、大戟科、卫矛科、蓼科、毛茛科、蝶形花科、唇形科、马鞭草科等。列出了每种植物的中名、科名、属名、学名、习性、活性部位和功能分类,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和工程监测与评价的要求,以退耕还林工程区资源与环境信息为基础,遥感为实时信息获取手段,ARCGIS引擎为开发工具,VB、VC为开发语言,专家知识为纽带,构建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工程的实时监测、评估和监督,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GPS的广东省森林防火无线电通讯同频同播系统的组网规模、系统结构和网络配置等总体设计,以及系统功能和特点,最后归纳了系统建立之后对森林防火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竹秆表面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产31属51种竹材中部秆表面微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竹种,而在竹秆表面微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属与属之间或种与种之间在微观特征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Iadosasa与Sillobambusa; Clavinodum与Pleioblastus; Sinocalamus与Dendrocalares; Cephalostachyum Schjzostachyum与Bambusa, Dendrocalamus, Gigantochloa, Oxytenanthera之间或O. felix与O. nigrociliata之间。文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有些竹种秆表面上的微观特征在文中没有描写,但在表格2及图片中也能看到它们的不同。利用这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把在营养体和繁殖器官难以区分的竹种,加以区分开来。这将对研究竹种分类和鉴定竹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诱导植物抗寒基因得到充分表达的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诱导植物抗寒基因得到充分表达的各种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当照水分、植物激素、化学药剂、物理方法等外界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期、发育水平等内部因素。同时提出了植物抗寒性研究领域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