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壮苗是实现蔬菜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科学的育苗方法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本文以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为对象,开展了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集约化育苗较常规育苗早出苗1~2 d,幼苗株高增加2.21 cm、茎粗增加0.044 cm、叶片数增加0.73片,移栽成活率提高9.1个百分点,番茄产量增加10 281.6 kg/hm~2,增幅为11.0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加气灌溉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滴头埋深水平(10,15,20cm)和加气灌水频率(3d1次、6d1次),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共组成12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使番茄株高增加36.54%,茎粗增加6.81%,产量增加44.96%,有机酸含量增加2.5%,Vc含量增加11.9%,硬度增加4.3%,糖酸比降低5.4%。6d1次加气灌溉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均大于3d1次加气灌溉处理;其中,番茄株高增加32.76%,茎粗增加5.87%,产量增加13.76%,有机酸含量增加9.8%,Vc含量增加11.7%,硬度增加3%,糖酸比降低12.8%。在灌水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滴头埋深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不大,但相对而言,15cm的滴头埋深更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结论】番茄全生育期单株总灌水量为18.28L的条件下,加气灌溉对植株生长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优于不加气处理;灌水频率为6d1次且滴头埋深为15cm的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生长量的增加、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渗灌管不同管间距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找出适合温室番茄栽培的渗灌管埋设深度的处理方式。温室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 ,渗灌管管间距离 5 0 cm的处理方式可使土壤容重降低 0 .16 3g· cm- 3,总孔隙度增加 5 .378% ;番茄株高、株幅和茎粗分别增加 14 .33cm、4 .5 9cm和 0 .0 81cm;前期、中期和总产量分别增产 2 6 3.4 1% ,76 .99%和 4 6 .0 8%。  相似文献   

4.
超早钵育处理与对照相比,叶龄增加1.31叶,带蘖率增加50.8个百分点,株高增加2.87cm,成苗率增加2个百分点,茎基部宽增加2.01mm,地上百株干重增加1.47g,地下百株干重增加0.77g,根长增加0.33cm,根数增加11.2条;超早钵育苗返青期提前4d、齐穗期提前4d、成熟期提前3d,每穴收获穗数增加2.35穗,成穗率增加2.56个百分点、平方米穗数增加55.95穗,穗粒数增加1.7粒,穗实粒数增加5.63个,结实率提高4.4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2g,公顷增产1662kg。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有效改善番茄根际气体环境的通气方式。[方法]在番茄种植垄距地面20 cm和30 cm深处的埋设PVC管,通过鼓风机强制对土壤进行通气。[结果]通气处理后10~50 cm土层的氧气体积分数提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显著降低,氧气最高增幅8%,二氧化碳最高下降96.88%,对40~50 cm土层的效果更加显著;番茄根际20 cm和30 cm处脲酶活性平均可提升26.13%和21.71%;番茄的生物量、株高、茎粗均有所提升,单株产量最大提高30%,并且成熟期提早10 d。[结论]土壤富氧补气系统能有效改善番茄根际土壤气体环境,提高根际脲酶活性,增加番茄产量,促进番茄早熟。  相似文献   

6.
以无限生长型番茄粉冠为试验材料,在花果期于日光温室内设置3 d(T1)、6 d(T2)、9 d(T3)、12 d(T4)和15 d(T5)5个遮阴时间处理,以日光温室内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在不同遮阴时间下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生长及干物质分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时间的增加,番茄株高的生长速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T1、T2、T3、T4、T5相比CK分别减少5.2%、7.2%、12.3%、9.0%、10.3%。番茄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速率随遮阴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与CK相比,茎粗和叶面积分别在遮阴15 d后降低22.34%和41.06%。遮阴时间高于9 d,会减小番茄叶面积的最大相对生长速率,推迟最大相对生长速率的出现时间与盛末点,遮阴时间高于6 d会使叶面积的迅速生长时间增加。遮阴会影响番茄干鲜物质的地下部分分配比,遮阴6 d以上会降低番茄花果干鲜质量分配比,遮阴9 d以上会增加叶片干质量的分配比。遮阴6 d以上会显著降低番茄的比叶重;遮阴9 d以内,番茄比叶重可以在复光后恢复至正常状态,遮阴12 d以上则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7.
UV-C照射对番茄幼苗生长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在距番茄幼苗顶端30cm用紫外灯(UV—C)每隔1d、2d和3d照射一次,每次照射5min,到第4片真叶完全展开,分别照射9、6、5次。结果表明,随着UV—C照射次数的增加,即照射间隔天数的减少,番茄幼苗的株高、节间距、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增厚;照射次数在不超过6次时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幼苗POD、CAT活性和MDA的含量随UV—C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SOD活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晋北旱地玉米机械穴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文廷  孙敏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7):20-21,33
晋北地区旱地应用机械穴灌穴播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比常规机械穴播玉米出苗早5 d,拔节早8 d,抽雄早8 d,成熟早7 d,株高增加7 cm,成穗数增加8 463穗/hm2,穗粒数增加17粒,千粒重增加21.0 g,增产1 800.9 kg/hm2,增产率33.96%,纯增收1 275.9元/hm2;比机械穴播地膜覆盖玉米出苗早3 d,拔节早5 d,抽雄早5 d,成熟早4 d,成穗数增加3 972穗/hm2,穗粒数增加19粒,千粒重增加23.5 g,增产1 200.6 kg/hm2,增产率20.3%,纯增收1 050.6元/hm2。5—7月玉米根区土壤含水量: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为11.90%,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为7.93%,机械穴播区7.39%。不同种植方式每毫米降雨可生产玉米:机械穴播区19.35 kg/hm2,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21.54 kg/hm2,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25.93 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苜蓿汁、韭菜汁和木醋液三种物质分别按三种不同浓度和三种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物质防治番茄早疫病,叶面 灌根处理方式最好。三种物质中木醋液20倍和40倍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5d和20d都分别为71.36%和71.4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分配规律.[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年3月至7月在山西太谷(北纬37°25′,东经112°25′)山西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两年的番茄春夏茬栽培试验.[结果]日光温室番茄株高、叶数、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生长量均与定植后的生长天数呈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应生长规律分别为2.74 cm/d,0.32片/d,70 cm2/d,9.4 g/(m2·d);果实于重与植株总干重之间呈线性关系,坐果后植株总干重每增加1 g,果实干重约增加0.69 g;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从开花前到坐果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干重在植株总干重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达到60%以上.同时,番茄干物质生产量与温室有效积温(>10℃的温度总和)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每个有效积温单位(℃·d),干物质的生产量约为0.73 g/m2;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太阳辐射量之间也有较强线性关系,每个光合有效辐射单位(MJ)大约生产3.4 g干物质.[结论]适当延长番茄生育期,改善温、光条件即可提高番茄的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向营养液中分别添加NaCl和KCl,在2种EC值(4.0、8.0 mS/cm)和3种处理时间(10、20、30 d)下,对比研究2种盐胁迫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比KCl处理更能提高番茄果实的VC含量,其中EC值为4.0 mS/cm的NaCl处理30 d与EC值为8.0 mS/cm的NaCl处理10 d的2种处理的果实中VC含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处理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EC值为4.0 mS/cm情况下,NaCl处理和KCl处理的提升率差异不明显,当EC值增大至8.0 mS/cm后,KCl处理比NaCl处理的提升率更大;盐胁迫降低了果实的糖酸比,在相同处理下,除EC值为4.0 mS/cm、时间为30 d的处理外,KCl处理的下降率大于NaCl处理;盐胁迫使得番茄的单株产量减少,NaCl处理和KCl处理下降幅度最小都发生在EC值为4.0 mS/cm、处理时间为10 d时,分别为33.8%和5.5%;另外,相同处理条件下,NaCl处理的单株产量下降率明显大于KCl处理。为了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建议采用EC值为4.0 mS/cm的NaCl或KCl营养液对番茄在开花后进行盐胁迫处理10 d。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规格穴盘进行番茄育苗并研究不同苗龄下的番茄生长发育及其机械化移栽情况,通过测定番茄幼苗生长、生理及机械化移栽合格率等指标,以期为番茄穴盘育苗的机械化移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规格穴盘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随着苗龄的增加而上升,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随着苗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苗龄20 d和40 d时番茄苗由于生长的影响其机械化移栽合格率均低于90%,未达行业标准要求。综合来看,苗龄30 d时50孔穴盘的番茄幼苗生长最佳,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基质散坨率为5.6%,机械化移栽合格率为93.89%,最适合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电导率的有机营养液种植番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鑫  贾琪  李琦  武永军  杨振超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10):1632-1638
探究浇灌不同电导率有机营养液对有机基质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番茄生长的电导率(σ)值,为番茄秸秆废弃物利用及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试验以番茄品种‘粉宴’为试材,用体积比7.5%的番茄茎秆堆制腐熟残渣与蛭石珍珠岩(1∶6∶6)混合做基质,采用番茄茎秆腐熟后的浸提液稀释至σ值为1 mS/cm、2 mS/cm、4 mS/cm,定期浇灌番茄,即为K1、K2、K3处理;对照CK用蒙大基质,浇灌山崎营养液。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栽培的番茄形态指标与产量指标均低于CK;有机栽培的番茄叶绿素质量分数随σ增加而增加,以K3最大,显著高于CK;净光合速率以CK最大,K2次之;可溶性固形物与糖酸比均以K2最大,维生素C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K3最大,均显著高于CK,K1硝酸盐质量分数最低,K1、K3硝酸盐显著低于CK;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K3种植效果最佳,利用番茄茎秆堆腐得到的基质种植番茄并浇灌其浸提液可以提高番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番茄采后早疫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番茄采后早疫病菌拮抗菌,并优化其发酵条件。[方法]从番茄果实中分离出15株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对番茄早疫病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并对其摇瓶发酵培养条件(pH、温度、培养时间、转速、装瓶量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从番茄果实中筛选出了对番茄采后早疫病菌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004,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温度30℃,装液量100/250 ml,接种量2.0%,培养时间48 h,转速210 r/min。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发酵滤液抗菌活性得以提高,抑菌圈从0.20 cm提高至0.70 cm。[结论]为防治番茄早疫病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4—2015年三都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覆膜的马铃薯出苗期、齐苗期较机械覆膜早3 d,但结薯期、成熟期则较机械覆膜晚5 d;人工覆膜较机械覆膜株高增加0.4 cm,茎粗增加0.06 cm,分枝数多0.1个;人工覆膜较机械覆膜增产3.49%,机械覆膜较人工覆膜节本1 748.65元/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保护地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益分析试验,冬天10cm地温可升高1.5~3℃,气温可升高1~3℃,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5倍,减少化肥用量28%,减少农药用量32%,上市期提前7~15d,收获期延长20d以上.生产出的番茄大小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促进番茄植株及根系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收入,纯增收比例可达25%~40%.  相似文献   

17.
用马铃薯专用型稀土旱地宝不同浓度即25倍液、50倍液、75倍液浸种,可使马铃薯比对照提早出苗3~5d,提前成熟3~10 d,株高增加3.5~12.0 cm,产量增加3.4%~19.9%,并能有效预防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在3种不同浓度稀释液中,以25倍和50倍稀释液浸种防病、抗旱、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金鹏11号”番茄为试材,在不同的栽培株距下,测量番茄的形态、生理、单果质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不同株距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距不同,植株的株高、茎粗长势差异显著,40 cm株距的株高和茎粗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平。植株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单果质量等随栽培株距的增加明显增加。产量随株距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株距为40 cm时产量最高,25 cm时产量最低。综合各形态、生理及产量指标,以40 cm株距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水平,达到6 500 kg/667 m2,得出温室最佳栽培株距为40 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无压灌溉不同供水水平对作物根区土壤水分条件、番茄的形态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东圣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试验共设3个供水水平,压力水头分别为0、3和6cm,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不同供水水平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6cm处理番茄产量最高,3cm处理次之,0cm处理最低;但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是0cm>3cm>6cm处理;0cm处理下番茄的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Vc含量降幅也不大;相对于0cm处理,6cm和3cm处理的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2%和6.8%。【结论】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能够满足番茄需水量,不同供水压力对番茄根区土壤水分、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不同,同时能够协调番茄糖酸之间的比例,提高番茄的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和Vc含量,使番茄能更加美味可口,起到了以水调质的功效,值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50-151
早春大棚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及植物疫苗技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及疫苗技术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达45%,增效幅度达65%;显著改善土壤地力结构,土壤结构明显疏松,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增加棚内CO2浓度,生长速度快,每天比对照多长0.21 cm;能使棚内地温提高2.1℃、气温提高3.8℃,提前定植1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