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对纤维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选用未处理和平菇处理的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发酵底物,通过瘘管采集3只成年湘东黑山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72 h试验。结果表明:平菇处理小麦秸秆显著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甲烷产量(P0.05);平菇处理水稻秸秆显著提高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和氢气产量及含量(P0.05),显著降低半纤维素含量、72 h总产气量、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甲烷产量及含量(P0.05);此外,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显著降低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丙酸比例(P0.05)。由此得出,平菇处理小麦秸秆可降低木质素含量,有助于瘤胃纤维降解和丙酸生成;平菇处理水稻秸秆会增加木质素沉积,抑制瘤胃纤维降解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造成氢气累积和丙酸生成。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滩羊体外发酵、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饲粮精粗比为50:50,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所用日粮与中期日粮一致。饲养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TMR)、颗粒TMR、纤维素酶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酶菌复合发酵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共85 d(前期、中期和后期各25 d,每阶段更换饲料并有5 d饲料转换适应期),前期、中期、后期(日粮精粗比分别为45:55、50:50、55:45)南瓜子副产物添加比例分别为19.1%、21%、15.5%,采用相同的管理水平。结果表明:纤维素酶FTMR组、酶菌复合FTMR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各组间乙酸均差异极显著,各试验组丙酸高于对照组(P<0.01);酶菌复合FTMR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颗粒TMR组(P<0.05),颗粒TMR进食氮、总排出氮和沉积氮均最高(较对照组提...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不同剂量的丝兰皂苷(YS)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0.5g全混合日粮(TMR)作为发酵底物,添加0、1、5、25和125g/kg TMR的YS,每个处理6个平行,分别通过AGRS-III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和恒温箱在39℃条件下进行30h体外发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5和125g/kg剂量组显著提高了总产气量(P0.05),25g/kg剂量组显著提高了理论最大产气量(P0.05);(2)25和125g/kg剂量组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3)25和125g/kg剂量组显著提高了体外连续培养30h发酵液中的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由此可见,体外试验TMR中添加25和125g/kg的YS能够促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NDF/starch)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NDF/starch,配制0.86(Ⅰ)、1.13(Ⅱ)、1.56(Ⅲ)和2.38(Ⅳ)4种NDF/starch的全混合日粮,采用3头体况良好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利用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累积产气量(2、6、12、24、36、48 h)、产气动力学参数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NDF/starch的提高,发酵48 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逐渐下降,I、Ⅱ组均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48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呈下降趋势,Ⅳ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组间达1/2理论最大产气量的时间、最大产气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2)NDF/starch对发酵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饲粮NDF/starch的增加,p H、乙酸/丙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浓度及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4)不同NDF/starch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淀粉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质(NDS/CP)、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体外产气法测定饲粮NDF/starch在0.86~1.13之间对体外瘤胃发酵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水平饲粮对8~10月龄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菌的影响。选取24头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后备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通过改变饲粮中粗料羊草的长度来改变peNDF水平。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饲喂peNDF1.18实测水平为22.73%、23.92%、25.85%和28.39%的4种饲粮,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显示:1)peNDF水平对各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瘤胃液pH随着peNDF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2.73%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peNDF水平对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丙酸含量总体上随着peNDF水平的增加而降低,22.73%组极显著高于23.92%组(P0.01)、显著高于28.39%组(P0.05);23.92%组的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22.73%组(P0.01)、显著高于25.85%组(P0.05);25.85%组氨态氮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3)以22.73%组为对照,其他3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含量随peNDF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8.39%组最高,但仍极显著低于22.73%组(P0.01);随peNDF水平的增加,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为25.85%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综上,适当提高饲粮peNDF水平,有利于提高8~10月龄奶牛瘤胃液pH,改善瘤胃发酵,增加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peNDF1.18为25.85%是8~10月龄荷斯坦奶牛适宜的peNDF水平。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0、3、7、15、30 d的全混合日粮(TMR)对瘤胃降解特性以及小肠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55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和三步体外法测定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以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FTMR饲料的DM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FTMR的DM、CP、NDF的瘤胃降解率(P<0.05)和CP、NDF的快速降解部分(P <0.05);同时发酵显著降低RUP的小肠消化率(P <0.05)。综上可知,全混合日粮提高了DM、CP和NDF在瘤胃中的瘤胃降解率,15、30 d的FTMR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性较好;RUP的小肠消化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开始逐渐降低,7d之后降低最为明显。因此,应控制好TMR的发酵时间,以便更有效地利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7.
甜菜碱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甜菜碱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添加0、1.2、3.6 mg甜菜碱于45 m L瘤胃发酵液和300 mg奶牛全混合日粮中进行发酵,于3、6、12、18和24 h读取产气量,并测定6、12、和24 h的p H,干物质降解率,氨氮、挥发性脂肪酸、乳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在各时间点试验组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在3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发酵时间延续,发酵液的p H逐渐减小,且在6 h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菌体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6 h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在12 h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发酵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在6 h,试验Ⅱ组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2 h,试验组的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戊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添加1.2和3.6 mg的甜菜碱可以降低瘤胃体外发酵p H,提高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氮、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体外发酵技术研究秸秆粗饲料营养价值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12):24-29
为了探究粗纤维饲料对反刍动物的营养特性,本试验研究了2种农作物秸秆(稻秸,麦秸)的发酵特性和动态降解率。试验分3组(稻秸组,麦秸组,混合组:50%稻秸+50%麦秸),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测定粗饲料的发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粗饲料累计产气量和干物质(DM)降解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产气和DM降解主要集中在12~48 h。发酵12 h时,麦秸组和混合组累计产气量显著高于稻秸组(P0.05),麦秸组和混合组差异不显著。发酵24 h时,麦秸组累计产气量显著高于稻秸组和混合组(P0.05),稻秸组和混合组差异不显著。发酵36~72 h时,累计产气量均呈现麦秸组混合组稻秸组(P0.05)。发酵24 h时,稻秸组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发酵液中氨态氮(NH4-N)浓度均显著高于麦秸组和混合组(P0.05),乙酸浓度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而菌体蛋白(MCP)浓度呈现麦秸组混合组稻秸组(P0.05)。发酵48 h时,麦秸组乙酸浓度与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均显著高于稻秸组和混合组(P0.05)。发酵72 h时,麦秸组ADF降解率显著高于混合组和稻秸组(P0.05)。结果提示,禾本科粗饲料在瘤胃内降解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12~48 h,稻秸DM、NDF、ADF降解高峰期要早于麦秸及二者混合,稻秸的营养价值略高于麦秸。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0.3、0.6、0.9g/L FCGM(干物质基础),每个处理3个重复。记录体外发酵12、24、36和48h产气量,测定体外发酵12、24和48h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纤维素酶活性、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并测定体外发酵24h发酵液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添加不同水平FCGM组的体外产气量(除12h外)、慢速产气部分、潜在产气部分和有效产气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FCGM处理组的发酵液pH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3)添加0.6和0.9g/L FCGM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牛链球菌、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低。综上所述,TMR中添加FCGM可提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增加发酵液内纤维素酶活性、VFA、NH3-N及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瘤胃内某些纤维降解菌、蛋白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对丰度,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其中以添加0.9g/L FCGM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鲜麦秸营养成分、超微结构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将鲜麦秸分别用干物质重量的2.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组)、4%尿素(尿素组)、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组)厌氧处理40 d,分析其营养成分和扫描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通过体外产气技术进行48 h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处理后麦秸的体外降解率、产气量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复合组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1),尿素组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半纤维素(HCEL)含量极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1),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组之间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扫描电镜下,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麦秸结构的破坏程度表现为复合组尿素组碳酸氢钠组,碱液对麦秸组织的侵蚀力度表现为厚壁细胞薄壁细胞维管束。3)复合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复合组DMD、NDFD、ADFD均高于尿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48 h体外产气量及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或P0.01);复合组乙酸产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氨态氮产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5);3个组之间p H、乙酸/丙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厌氧处理效果优于碳酸氢钠、尿素单独处理,增加了麦秸CP含量,降低了NDF、HCEL的含量,提高了秸秆体外降解率、产气量、VFA产量,可作为改善低质粗饲料饲用价值的方法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绵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为试验动物,分别采用不同的饲喂模式饲喂,共分3期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即先粗后精(粗饲料与精饲料间隔30 min),TMR组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TMR颗粒组采用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饲喂。每个时期17 d,其中包括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共51 d。结果表明:不同饲喂模式对绵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有影响,12 h时,TMR颗粒组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1.31%(P 0.05),且TMR组ADF降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0.87%(P 0.05);在24 h时,TMR颗粒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1.46%(P 0.05),且TMR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0.97%(P 0.05);在48 h时,TMR颗粒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显著高于传统组1.45%(P 0.05),且NDF降解率显著高于TMR组1.27%(P 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定不同组分植物甾醇(甾醇A~E)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在含60 mL瘤胃培养液及600 mg全混合日粮的120 mL发酵瓶中分别添加0、2、6、12μg植物甾醇,39℃恒温培养24 h,于3、6、9、12、24 h读取产气量,发酵终止时测定产气量、底物降解率、氨态氮、微生物蛋白、pH值及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结果显示:添加的植物甾醇组分、浓度对体外发酵干物质降解率和乙酸/丙酸均有显著影响(P0.05),组分对氨态氮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甾醇浓度对乳酸、菌体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浓度以及pH值、总产气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组分与浓度在体外发酵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菌体蛋白和乙酸/丙酸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发酵结束后,浓度为0.03μg/mL的B甾醇组累积产气量与丙酸浓度最高,乳酸浓度最低,B组平均氨态氮含量最低,浓度为0.03μg/mL分组的平均干物质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最高。提示: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植物甾醇,可以促进瘤胃发酵,改善瘤胃功能,添加甾醇B,添加浓度为0.03μg/mL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比较3种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日粮的体外发酵效果。试验制成3组NFC/NDF比例分别为1.23(Ⅰ)、1.61(Ⅱ)、2.00(Ⅲ)的日粮,采用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相结合,研究瘤胃发酵参数随NFC/NDF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培养液pH在4 h后均降低,Ⅲ组pH降低最快;48 h时,Ⅲ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高于Ⅰ组和Ⅱ组;随着NFC/NDF比例的升高,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含量逐渐升高,乙酸含量、乙/丙值逐渐降低;48 h时,Ⅱ组干物质降解率、干物质有效降解率、NDF降解率和NDF有效降解率均高于Ⅰ组和Ⅲ组;48 h,Ⅲ组产气量最大,Ⅲ组的潜在产气量及产气速率均高于Ⅰ组和Ⅱ组;由相关性可知,干物质降解率与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瘤胃发酵参数综合评定可知,NFC/NDF比例为1.61时更适合瘤胃发酵;干物质降解率与NDF、A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12 h产气量与干物质降解率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化学分析法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5种人工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的研究。试验采集饲用谷子、甜高粱、全株玉米、高丹草、小黑麦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然后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测定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氨态氮(NH3-N)浓度。营养成分含量上,5种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总能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全株玉米叶片的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总能均高于其他牧草;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显著,甜高粱和高丹草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累积产气量最高。饲用谷子在6、24、48 h三个时间点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全株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饲用谷子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牧草(P<0.05),小黑麦乙酸与丙酸比值最低。小黑麦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NH3-N浓度最低。综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了生石膏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态的影响。按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底物中分别按其干物质的0(对照组)、1.25%(低水平组)、2.5%(高水平组)添加生石膏,每个组设4个重复,进行24h体外发酵培养。结果显示,随生石膏添加水平升高,乙酸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与丙酸的浓度比、12和24h产气量、氢的生成量及甲烷菌数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而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与原虫数量极显著(P0.01)升高;生石膏添加会显著(P0.05)或显著(P0.01)降低12和24h甲烷产量,而高水平添加会显著(P0.05)降低丙酸浓度与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结果表明,生石膏可通过减少氢的供应量和抑制甲烷菌生长而降低体外甲烷产量,同时会促进原虫增殖,致使2种添加水平的相对甲烷抑制潜势没有显著(P0.05)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苜蓿为单一培养饲料,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棉酚添加浓度对瘤胃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棉酚添加浓度分别为0.025、0.05、0.25 mg/kg。结果表明:棉酚的添加显著抑制了瘤胃产气速率(P0.05);随着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体外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5),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下降(P0.05);棉酚添加使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添加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0.025 mg/kg添加组对微生物合成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设计,应用瘤胃持续动态模拟装置(Rusitec-S),研究葡萄渣含量分别为0%、6%、8%、10%、12%、14%和16%的日粮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葡萄渣添加比例的增加,人工瘤胃发酵液中NH3-N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pH值无显著变化(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摩尔比、丙酸摩尔比、丁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随着葡萄渣比例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随萄萄渣含量的增加,发酵罐日粮残渣干物质降解率呈下降趋势,粗蛋白降解率0%组极显著高于14%组和16%组(P<0.01),显著高于D组和E组(P<0.05)。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棉酚添加浓度对瘤胃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以苜蓿为单一培养饲料进行发酵试验。棉酚的添加浓度依次为0.025、0.05、0.25 mg/kg苜蓿。结果表明:棉酚添加显著抑制了瘤胃产气速率(P0.05);随着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导致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下降(P0.05);棉酚添加使乙酸与丙酸比例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添加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0.025 mg/kg添加量对微生物合成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添加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平均体重为(40.83±4.11) kg的4周岁新疆细毛羊×杜泊羊杂交的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牛至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5%、0.030%和0.045%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2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 d。第1天于早餐采食后2、4、6及10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第2天利用尼龙袋法测定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油对饲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2)添加牛至油对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绵羊瘤胃液pH、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3) 0.030%和0.045%组绵羊瘤胃液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0.015%组绵羊瘤胃液0、2、6 h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 h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2 h丙酸比例显著高于除了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牛至油不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对瘤胃氮浓度也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添加0.015%牛至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将王草和木薯茎叶作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比例组合下制作的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对发酵品质以及瘤胃消化的影响。FTMR的粗精比为6:4,设定3个木薯茎叶替代组,分别是0%(处理一)、10%(处理二)和20%(处理三),测定发酵品质后,取瘤胃液,进行6 h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木薯茎叶的添加比例对FTMR的发酵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木薯茎叶在10%添加下,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处理组;在20%添加下,乳酸含量明显偏低(P0.05),丙酸含量明显偏高(P0.01),同时抑制了丁酸产生(P0.05)。经过体外培养后,20%添加条件下,产气偏低,但表现出了明显偏高的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1);同时,在瘤胃发酵性状中,挥发性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P0.05)。综上,添加20%的木薯茎叶作为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原料可以有效提升蛋白质利用,进而提升饲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