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樟子松是东北山地、水源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喜干燥、耐瘠薄,在沙土和山地砾沙土壤上生长良好,是人们所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许多苗圃都在大量发展樟子松育苗,为了促进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苗木病害的传播蔓延,现将樟子松苗木针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樟子松黑点针枯病(苗赤枯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祥全 《热带林业》2004,32(3):34-38
乡土树种是当地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生物、水分等生长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利用乡土树种造林,既是符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又是保护、恢复和发展我省热带森林的有效途径。发展乡土树种造林,苗木是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乡土树种的采种、育苗以及苗圃管理等技术,以供大家参考,对今后苗木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沿海生态防护林的结构和构建技术体系,包括树种选择原则、苗木种类、6种植物配置模式、土壤综合改良实用技术、苗木定植技术和抚育管理技术,并对防护林的建设成效作出初部评估,提出造林地原地或邻近地耐盐植物种子和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刺槐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是干旱半干旱荒山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介绍了刺槐播种育苗、扦插育苗以及荒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具有生长快、材质好、耐腐朽、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该树种是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辽宁属于引种栽培.20世纪90年代初,辽西地区造林所需的华北落叶松苗木多来源于河北等地,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林成活率较低.为了尽快培育出适于本地造林的合格苗木,我们在凌源市前进乡苗圃进行了华北落叶松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6.
“先杞一号”是茄科、枸杞属灌木,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园艺所选育出的枸杞新品种。喜光,适于温凉气候,耐盐碱能力极强,且耐旱耐湿;具有根深、速生、萌蘖性强等特点,是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和先锋树种。先杞一号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培育苗木。容器苗与裸根苗不同,其根系在容器内形成根团,起苗时不伤根,运输中根系不失水,栽植时苗木带有完整的根团,栽植后成活率高。容器育苗周期短,出苗整齐,生长快,苗木保存率高,容器苗造林不受季节限制,随出圃随造林,是夏秋季、雨季造林和补植的惟一苗源。  相似文献   

7.
梭梭以适应性强、耐风蚀、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和沙埋、容易繁殖、防风固沙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荒漠干旱区治沙造林。文章阐述了梭梭育苗和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充分体现该树种优良品质,还可延缓苗木发芽期,使苗木受风沙危害减少,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8.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是山东省沿海防护林的主栽树种,其树体高大常绿,生长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具有良好的防风沙、保水土的效能,在沿海荒山、荒滩和砂石山区造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黑松芽苗移栽育苗,不仅能科学调节农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而且能延长苗木生长期,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9.
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檀俗称掉皮榆 ,属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 ,是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 ,也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青檀是石灰岩地区的指示性树种 ,耐干旱、耐瘠薄、萌发力强、寿命长 ,是供石灰岩地区发展的优良经济林树种之一。笔者从事青檀育苗多年 ,现就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的设立1.1 圃地的位置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便于扦插育苗所需的物资及出圃后苗木的运输。要靠近造林地 ,所育苗木既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 ,又可缩短运输距离 ,降低造林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长途运输造成的苗木脱水 ,提高造林成活率。选择在背风向阳、光…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是强阳性树种,极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根系发达,可塑性强,生长迅速,是河北塞罕坝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现将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选择育苗地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侧柏为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是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从种子收集、苗木育苗、田间管理、移植造林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以期为大宁县大面积侧柏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 (Casuarinaequisetifolia)生长快 ,耐盐碱耐干旱 ,抗风性能强 ,是我国南方沿海防护林造林的主要树种。传统的木麻黄育苗方法是当年播种移苗 ,次年 4~ 5月份出圃造林 ,其主要缺点是苗木生长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低。 2 0 0 0年笔者首次采用容器育苗方法培养木麻黄苗木 ,3月播种 ,9月出圃造林 ,现将这次生产实践过程整理如下。1 苗圃地选择与播种床整理木麻黄容器育苗要着重考虑灌溉条件 ,其次是交通土地等条件。笔者选择了离造林地距离 40 0m、刚改良的滩涂作为圃地 ,其土壤性质同造林地接近 ;病虫害少 ,旁边…  相似文献   

13.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措施制订应以围绕树种水分平衡,即解决土壤与苗木间水分供需矛盾为核心,在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结果基础 ,制订出适宜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的配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育苗,整地,造林方法,林分结构和幼林抚育等。按此配套技术实施,可取得较高的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14.
红柳又叫柽柳,是荒漠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它适应性广,耐干旱、风蚀、沙埋和酷热严寒,抗盐性极强,是我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应大力发展,采用红柳植苗造林是目前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恢复和发展荒漠植被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启动,对红柳苗木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加大红柳育苗面积,提高红柳扦插育苗成活率显得非常重要。红柳属荒漠类灌木,其枝条水分含量较少,在扦插育苗过程中,常因春季气候因子(地温回升慢,气温回升快)影响,造成插条先展叶后生根、插条易抽干等现象,从而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近…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2-12
2006年福建省育苗树种达20多种,完成大田育苗374.93hm^2亩,培育容器苗9000万株,无性系苗约7000万株,可供明年造林的苗木约3.24亿株。在抓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培育的同时,加强了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的引导和指导,指导督促各区市抓好1~2个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6.
盐碱地造林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盐碱地上造林 ,选用盐碱地上育出的苗木适应性强 ,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状况均有良好的作用 ,而且有时由于圃地选择的限制也须在盐碱地育苗。由于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盐碱地育苗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盐碱地育苗的关键技术就是防盐保苗。1 树种选择不同树种的抗盐能力差异很大 ,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抗盐能力也不同。一般幼苗期抗盐性较差 ,成苗较强 ,随着年龄的增加 ,抗盐性继续增强 ,但到年老阶段又较差。一般情况下 ,土壤含盐量在 0 .1%以下能正常生长的树种有杨、泡桐、女贞子等 …  相似文献   

17.
油松是松科松属的乔木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油松为阳性树种,能适应较干冷气候,喜生在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耐贫瘠,是造林的先锋树种。油松山地育苗,以其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已被营林施工单位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对山地抗旱育苗的技术,苗床的土壤含水量、苗木生长状况及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山地抗旱育苗不仅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加快苗木生长,而且能降低育苗和造林的成本,是一种成功的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计算苗圃面积方法很多。本文试图简化计算方法,同时得到各树种苗木在苗圃培育一个周期的育苗面积及其不同苗龄型的育苗作业面积和育苗休闲面积。一、计算方法的依据森林苗圃面积计算,是根据林业发展规划的年度造林计划,造林树种面积比例与合格苗木量可供造林面积为依据。根据技术标准,培育周期二年以上(含二年)出圃的苗木必须移植。所以,某树种  相似文献   

20.
山杜英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山杜工央进行了采种、育苗、移植培育绿化苗木,实践证明,山杜英是一种生长快,树态优美,抗病强的优良绿化树种。了解该树种的生态习性,提高育苗、造林技术是开发利用树种资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