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在造林中的应用周玉芝,韩桂云,齐玉臣,刘忱,何兴元关键词菌根真菌,落叶松,造林菌根真菌与树木共生营养,对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速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研究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的菌根真菌及选育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1.东门林场尾叶桉良种。系国营东门林场于1985年在实施中澳东门按树项目中从印度尼西亚帝汶岛等地引进的优良品种。1985-1995年建立了尾叶桉种源试验和家系试验共170个。分别在柳州沙培林场、国营铁廉林场建立家系试验点各扣个。1989年开始建立采种按树林,进行优良个体选择,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现有来种母树林900亩,实生种子园和无性系种子国共900亩。1989年以来累计生产种子op公斤,供区内外造林叨万亩,年生长量每亩为1.5-2.0立方米。该良种具有耐瘠薄、较耐旱、速生丰产、轮伐期短(约6年)、于形通直、分校小、树冠窄、材质好、…  相似文献   

3.
菌根菌在油松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是林木与土壤中真菌共生而形成的根,具有菌根的苗木生长健壮,抗病抗旱力强,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目前国外已把“菌根化”列为育苗造林的一项常规技术措施,而我国林业生产中应用菌根菌则刚刚起步。鉴于我省山坡多干旱贫瘠,历年来造林成活率低的状况,笔者用菌根菌纯培养体对油松苗进行了接种试验,以期为菌根菌在我省育苗造林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太原市的古交神堂坪和西山大岩村。神堂坪试验地位于山坡下风口处,  相似文献   

4.
1.有关育苗和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方面的报道和研究。2。优良、珍贵树种引、选、育技术及生长规律的研究。3.林木良种选育、早期鉴定技术及优良品种介绍、推广及繁育。4.林木种子园、种子林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经营管理技术。5.营造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和薪炭林等的新技术、新经验。6.膺薄石质山、跳石塘、盐碱地等造林技术和飞播、容器苗造林技术。7.辽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8.主要经济树种的栽培技术。9.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及其效益的研究。1。。森林的抚育间伐、改造、主伐更新和封山育林技术的研究及经营管理技术。1 1.森…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瓶内菌根化组培苗的造林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 1994年 ,在广东省开平市国营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巨尾桉组培苗瓶内接种外生菌根菌的野外造林试验。 2个试验中 ,共采用 17个外生菌根菌菌株。造林后定期观测了 12或 2 4个月树高、地径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除试验 2造林初期的树高外 ,其他所有生长指标在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 ,菌根菌间对巨尾桉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从多重比较和接种效果分析看 ,菌株E4 0 70、H4 5 0 9、E4 2 4 0、H6 177、H4 339、E4 72 6、C930 1、C92 13和C92 0 3,在造林后 6个月开始可明显地促进巨尾桉树木生长 ,说明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有关菌株对巨尾桉幼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造林良种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造林良种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油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每年造林6.6万hm2多。但是由于育苗、造林用种良莠不分,加之造林、管护不当,致使造林成活率低,成林不成材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推广使用良种,提高青苗、造林质量,我们承接了“油松良种育苗、造林”推广课题。现将油松良种苗期结果初报如下。1育苗地概况育苗地设在我省油松的主要造林地区,实行就地育苗就地造林。育苗地自然概况见表1。2材料与方法2.1材料良种是陇县八渡林场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混合种子,对…  相似文献   

7.
良种桉速生高效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了桉树不同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整地方式,不同土壤含沙量,容器苗与裸根苗等6项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良种桉无性系容器苗,机耕全垦,适时,适地及合理密植等系列造林技术,可显著提高林分产量和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火炬松截根菌根化育苗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火炬松菌根化育苗及造林不仅能促进林木生长、降低造林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林木对矿物质、有机质等营养万分的有效分解、吸收和循环,增强植物体的抗早、抗病、抗虫害能力。建议在世行贷款造林项目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接种菌根菌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材料 ,1993和 1994年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外生菌根菌接种试验 ,均采用裂区设计 ,4次重复 ,每试验均 2个树种为主区 ,菌根菌处理为副区。试验 1有 8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6株或 9株 ,试验 2有 3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9株。造林后 ,定期观测树高、地径或胸径。试验结果表明 :树种内菌根菌效应分析发现 ,巨尾桉所有指标在菌根菌间存在显著差异 ,尾叶桉只是某些指标在菌根菌间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树种对相同菌根菌处理的反应不同 ;树种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试验 1中所有指标在区组间、树种间、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从方差分量看 ,树种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或菌根菌效应 ;试验 2中树高指标在树种间和菌根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而 2 4个月时胸径指标在树种间无显著差异 ,但胸径在菌根菌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 ,树高指标的方差分量为树种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或菌根菌效应。胸径的方差分量为菌根菌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 >树种效应。分析表明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存在时间上的不稳定性 ;同时 ,讨论了外生菌根菌应用中树种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建国以来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掌握了森林植物种类和主要树种的分布、面积情况,初步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大力开展了主要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的育苗,积极探索了灌木树种育苗技术和外地优良树种引种试验,种苗产业发展较快。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还存在资源家底不清、没有统一规划、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不规范、造林育苗良种率较低、苗木生产基础条件差、乡土树种育苗品种少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和1994年,在红河州石岩寨林场进行直干桉接种菌根菌育苗试验,采用天然菌根土和人工菌根剂接种,分不同菌根菌、不同接种部位和剂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直干桉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根土接种的效果较人工菌剂好。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和1994年,在红河州石寨林场进行直干桉接种菌根菌育苗试验,采用天然菌根土和人工菌根剂接种,分不同菌根菌、不同接种部位和剂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直干桉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根土接种的效果较人工菌剂好。  相似文献   

13.
PT菌剂对兴安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菌根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并提高苗木质量、作物产量和造林成活率。目前 ,在实践中真正应用的主要有美国、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PT菌根制剂是由中国林科院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 ,已形成规模化产品 ,多应用在我国的南方。为了研究菌根菌对寒温带针叶林区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 ( Larix gmelinii)的影响 ,1997~1998年大兴安岭林科所对兴安落叶松开展了菌根菌 ( PT菌剂 )在育苗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现将结果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供试菌种为 910 1菌根真菌活体制剂及910 3菌根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制剂 ,这两类制…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苏木属苏木科常绿乔木,为热带、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改良林地土壤等生物学特性。对苏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树种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苏木良种选育、生长规律、木材材性及林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挖掘该树种的潜力,为主产区造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Pt菌根生产及其松树育苗菌根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t菌根生产及其松树育苗菌根化应用研究刘邦业,沈根度,雷枝秀,孔凤英(江西景德镇市枫树林场333000)在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下,用于营造松树的山地自然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尤其是在土壤贫脊、水土流失严重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屡遭失败。为了提高和保持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1、有关育苗和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方面报道和研究。2,优良(珍贵)树种引、选、育技术及生长规律的研究。3,林木良种选育早期鉴定技术及优良品种介绍。4、种子园、种子林的经营管理技术。5、林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6、营造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和薪炭林等的新技术、新经验。7、薄土层、石质山、跳石塘、盐碱地等造林技术和飞播、容器苗的造林技术。8、辽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9、主要经济树种的栽培技术。10、针阔混交林营造技术及其效益的研究。n、森林的抚育间伐、改造、主伐更新方式、方法和封山育林的技术研究及其经营 管…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木材及松脂等付产品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了研究不同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各地区调拨种子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各地的最优种源及丰富基因库,为进一步开展林木良种提供原始材料,根据全国林木良种科研协作计划,我省参加了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全省设丹徒县长山林场、盱眙县林场及本所三个试验点。现将本所育苗试验作初步小结。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南京市江宁县境内的省林科所,东径118°40’,北纬31°50’。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大多集中在 6- 9月份。 试验苗圃为丘陵山区冲田。土壤是中壤质冲积土,土壤营养状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干旱荒漠地区,林木复盖率低。由于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变,给林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要发展林业生产,必须建设林木良种基地,选用良种造林。为了提高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质量,保证国家投资的经济效果。最近,中国林木种子公司与区林业厅签署了联合建设林木良种基地的合同,共同建设吉木萨尔县林木良种试验站,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玛纳斯平原林场,察布查尔县平原林场四处林木良种基地。生产繁育杨树、榆树、核桃等新疆主要造林树种的良种及穗条,以加速良种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木荷Schima superba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树种和防火树种,随着我国木材需求数量与品质的不断提升,木荷在南方各省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林木培育着重追求质量效益,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轻基质育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育苗理念的束缚.文章着重介绍了木荷的特性、生态和经济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研究进行归纳,并展望了我国木荷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突破方向,为我国木荷的良种繁育、造林推广以及产业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一、林木育种 1.林业无性系育种新技术(微繁新技术、人工种子方面的进展等); 2.林木引种驯化的成功经验及利用; 3.林木良种选育及抗性育种的新技术; 4.母树林改造经验总结; 5.统计遗传学新理论的应用。 二、生理生化 1.植物激素、植物生长促进剂在林业生产中应用及其效益的研究; 2.测定林木种子活力及其它新方法; 3.同工酶、核型分析及次生物质等在林木分类、早期鉴定等方面的研究; 4.树木和土壤生理、生化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及科研成果。 三、种苗、造林 1.种子采收、处理和贮存新方法的研究和新技术, 2.用材、经济树种(含花卉)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