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探索小径材的材性入手,着重研究了核桃楸小径材的干燥工艺,制定了干燥基准。探讨了介质温度对端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核桃揪小径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和端裂,主要是因为核桃楸小径材多居未成熟材,材质不稳定,髓心脱落等。  相似文献   

2.
白桦小径原木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桦小径原木干燥技术的研究朱政贤,艾沐野,庄茂成,马国凤,陈广元,张晓峰,张忠敏,赵如旭近年来,大径级优质木材资源日渐减少,而小径劣质优用木材如白烨日渐增多。白桦小径木很多用作地板块,包括立木地板块和工艺地板块。利用白烨小径原木制作上述地板块的干燥工...  相似文献   

3.
<正>以小径木等低质材为原料,经湿胶合重组制造刨切集成单板是解决大径级珍贵木材濒临枯竭及提高木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小径木大部分为未成熟的幼龄材,存在着内含物高、微纤丝角较天然林大径级木材大,锯制的板材多带有髓心或靠近髓心,生长应力大,易发生变形和翘曲,集成木方后的纹理逆、顺复杂,  相似文献   

4.
选取黑龙江省落叶松小径木进行异型剖分,采用中温软基准和高温波动基准及高温硬基准3种不同的干燥基准,分别对剖分后的异型单元材进行实验室干燥试验。干燥过程中对含水率变化、分层含水率变化及干燥质量分别进行检测并记录,以确定和选用干燥基准。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波动干燥基准最适合落叶松小径木三角形剖分材的干燥。  相似文献   

5.
对小径桦木在大气及干燥室等不同条件下干燥后的材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条件对小径桦木的材性有影响。室干材的尺寸稳定性、变形程度及力学性能均优于气干材;采用软干燥基准时,可改善小径木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干燥质量。从总体材性指标可见,小径木更适合室内干燥。  相似文献   

6.
白桦小径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木制品的加工与制作,主要产品是立木地板块和工艺地板块,但它们的干燥问题迄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文对白桦小径木截片的干燥工艺试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重组木制造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木制造技术的试验研究金维洙,马岩,蔡立新,杨家武,孟庆军(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重组木是利用小径级劣质木材、间伐材和枝丫材经辗搓设备加工成横向不断裂、纵向松散而又交错相连的大木束木材,再经干燥、铺装、施胶和热压或模压制成的,这项技术的出...  相似文献   

8.
市场动态     
国内木材市场价格近期上扬 今年以来,我国南方林区木材供应一直偏紧,其主要因素是南方的一些产材大省或彻底禁伐(如四川)或部分限伐(滇省),黔东南林区木材供应也很有限。闽、桂木材供应形势较好,但周边省份木材需求带来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湘、赣、鄂、皖、浙、粤等省份虽有林木可采,但采伐量大幅下调,而且作业点也越来越远,林木资源结构呈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针叶林木多,阔叶林木少;一般用材多,特种用材少状况。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琪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0,26(3):7-10
通过对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研究,分析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产生量,提出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结果表明:改造采伐时产生的大径木、中径木、小径木、短小材和薪材的出材量分别为1.13m^3/hm^2、32.15m^3/hm^2、38.30m^3/hm^2、4.79m^3/hm^2和12.68 m^3/hm^2,中小径木和薪材的出材量较高;改造地每公顷中小径木直接出售可获得6.5万元的收入。采伐剩余物总量为16.92 m^3/hm^2。小径木除了直接销售外,还可加工成拼版材、压缩木、重组木和单板层积材等。采伐剩余物可加工成木片,再根据不同的工艺加工成刨花板、纤维板、木丝板及纸张等用途。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可有效利用林区资源,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枝丫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枝丫生产,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伊春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每年木材产量在400万立方米左右。据乌伊岭和新青林业局1978至198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每立方米原木产生枝丫材0.5至0.6层积立方米(包括小头直径3厘米以上的小径木、倒木、摔断的梢头等,不包括小枝丫),伊春林区每年应产生枝丫材220万层积立方米。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伊春林区的枝丫材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这方面的生产潜力还很大,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收集率  相似文献   

11.
硬杂小径木材干燥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森林资源中小径材的蓄积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以硬杂树种数量最多。小径材具有带髓心、弯曲度大、节疤多等自然生长特征及干燥易裂开等问题,给干燥技术和后续加工增添了很大难度。通过对柞木、桦木等树种小径材的实验室及工业试验,认为:硬杂小径材在干燥过程中不宜采用高温介质处理,以采用较缓和的水分蒸发强度和中、低温介质为宜,应保持锯材厚度方向较平稳的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12.
讨论小径木白桦锯材在连续加热和间歇加热方式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径木白桦锯材的干燥速率在含水率15%以后明显降低,前期干燥过程锯材的干燥速率比后期的高2~3倍;间歇加热方式有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间歇时间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很小;干燥过程中锯材厚度方向上的含水率梯度呈不对称分布,这与小径木的心材占较大比例有一定关系;间歇加热减少了锯材内含水率梯度的变化值,同时减少了应力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白桦木材在自然和人工干燥过程中易受真菌类微生物的侵染产生色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桦木材的加工利用价值。本文针对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白桦木材生物变色防治提供参考。首先对白桦木材侵染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确定侵染白桦试材的侵染菌的基本类型,然后进行白桦试材接菌,最后对白桦侵染菌侵染木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未侵染素材相比,侵染菌侵染试材中苯醇抽提物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热水抽出物含量和多戊糖含量均较高,而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较低。这表明侵染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侵蚀白桦木材细胞壁组织,造成纤维素和木素等主要成分含量的降低,导致木材组分的破坏。同时,侵染菌的存在会造成白桦木材抽提物组分中的显色及助色物质的含量变化,以致木材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  相似文献   

14.
人造板产业,是以高效利用木材和节约木材资源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人造板产业在1998年前,以成都木综厂、重庆木综厂、宜宾制材厂和东风木材厂4个国有企业为主体,主要生产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以乐山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广元刨花板厂两大企业为主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其满足生产所需木质材料来源主要靠林区抚育间伐材、小径材、木材加工剩余物。  相似文献   

15.
1989年7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国际木材干燥学术讨论会上,代表们认为今后木材干燥的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几个方面: 1.发展和完善木材干燥的测量技术如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能敏捷测量全范围含水率的传感器。 2.研究针叶材和阔叶材小径木的干燥。 3.探讨木材干燥降等的原因。 4.在木材干燥学科内,建立一系列标准,即在试验设计,试验过程,干燥降等和干燥质量和干燥质量的测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叶喜 《林业建设》1997,(3):36-38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在木材生产中,如何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木材的损耗已成为一个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小材大用,劣材优用”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木材资源中占比例日益增长的小径木综合利用的必然性;阐述了几方面小径材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小径木利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梯形整边锯材的开发研究金山屯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申庆彬,陈克,徐庆贵,刘德运,李景峰,许国华,马廷春,陈仁权目前伊春林区由于多年过量采伐,可采资源逐年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制材生产的原料需要。不少林业局贮木场库存原木多为阔叶材和小径木,普遍存在着弯曲、尖...  相似文献   

18.
阔叶树小径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翠仙 《木材工业》2001,15(1):15-17,22
通过对荷木和米槠两种华南地区常用阔叶树小径材薄板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探讨热压干燥工艺参数对小径材板材干燥质量(包括密度,厚度压缩率,尺寸稳定性及部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压干燥工艺可以大大改善小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龚仁梅  杨玲  郭辉 《林业科技》2003,28(3):33-37
针对东北林区大量生长的落叶松、白松、捍木小径木,从制材方式及干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批量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制材方式,结合高温蒸汽干燥新工艺,可有效地解决小径木在干燥及加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径材的综合利用春英全世界都在开发利用小径材,提高木材的利用率,以此保护森林资源。由于小径材的材性与成材不同,所以小径材的利用与成材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国内外有关小径材的研究已很多,但仍需进一步开发。1.提高小径材的干燥质量,改善使用性能小径材材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