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屏边县开展了秃杉育苗技术研究,结查表明:秃杉苗培育以保留每亩4~5万株为宜,保留苗木过多,壮苗率会显著减少;各种肥料对培育壮苗均有显著效果,其中以尿素出壮苗率最高,达94.12%;试验培育的秃杉苗一年生平均苗高26.6cm、地径0.35cm、平均每株发枝10.6枝,苗木根系发达,顶芽饱满,苗干通直园满。试验研究的开展丰富和完善了秃杉育苗技术,为下一步屏边秃杉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用一年生秃杉容器苗建立采稳圃,通过压弯、剪顶梢、修侧枝、施肥及采穗圃管理等技术措施,促进秃杉根际萌芽。对秃杉穗条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消毒,在黄心土45%+苗圃地土45%为基质的容器内抒插,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3.
秃杉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种育苗芽苗移栽方法,温床出苗率达7.68%,第2年苗木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高、径生长量分别为20.7和0.373cm。试验总结了育苗技术要点和苗木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的容器苗技术研討会,客观地估价了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討,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建议》。容器育苗在我省各地均有采用,但从全省来看,既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地统一部署和领导,更没有认真的调查总结和推广.鉴于容器苗技术的应用,对于今后育苗造林事业的发展,保证2000年实现我省森林复盖率40%的战略目标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特将牡丹江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建议》摘要发表,并同时刊載我所树木园营建过程中采用容器育苗的具体作法,以及剑河县《秃杉容器育苗试验的报告》,以期引起省厅及地县各级领导对于容器苗技术的重視。  相似文献   

5.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6.
经1989~1991年3年对培育食用菌常用原料树种闽粤栲等13个树种的育苗试验,模索和掌握了闽粤栲、丝栗栲、米槠等8个树种在闽东高海拔(800m以上)山区培育大田苗,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共成功地育苗2.87hm ̄2,苗木139.8万株,合格率90.9%,其中容器苗11.7万株,成苗率73.8%。  相似文献   

7.
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经营是林木栽培发展的新趋势,容器育苗是营林技术中一项新内容,它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苗术质量、节约用种、管理方便、定植时不受造林季节限制、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工厂化生产等优点。我省一些生产单位先后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贵州省林科所树木园180多个树种采用容器育苗,并在6、9、10、11、12月份不同的季节上山定植,成活率都在82.7—100%之间,从而加速了建国步伐。贵阳市林业局在石灰岩山地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90—100%.剑河县对用裸根苗难于成活的秃杉改用容器育苗,造  相似文献   

8.
闽东北高海拔山区阔叶树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989~1991年3年对培育食用菌常用原料树种闽粤栲等13个树种的育苗试验,模索和掌握了闽粤栲,丝栗栲,米槠等8个树种在闽东高海拔(800m以上)山区培育大田苗,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共成功地育苗2.87hm^2,苗木139.8万株,合格率90.9%,其中容器苗11.7万株,成苗率73.8%。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古丈县共生产马尾松容器苗50.1万株,苗木健壮,根系发达,其中河蓬乡所产容器苗平均地径粗0.4厘米、苗高30厘米以上。2000年春季采用容器苗造林,到5月底,所营造的180公顷马尾松,平均抽发新梢20厘米以上,造林成活率达100%。 一、慎重选择育苗地 容器育苗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邻近造林地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还要求育苗地必须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无牲畜及鸟雀危害。 二、精心配制营养土 1、营养土配制要求。对所配制的营养土,要求土壤有良好的理化性状,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  相似文献   

10.
以黄心土、泥炭土、椰糠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比成不同育苗基质,设置为A1、A2、A3和CK 4个水平,采用大杯容器(14 cm×16 cm)、小杯容器(12 cm×14 cm)2种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开展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杯容器苗的成活率比小杯容器苗成活率高1.6%;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红锥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秃杉育苗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秃杉育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关键性技术措施是圃地选择,苗期遮荫,以及苗期使用化学除草.此外。通过对秃杉苗期生长测定,了解到充秃苗期有2个生长高峰,为制定培育秃杉壮苗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次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质量达到了出圃标准。  相似文献   

13.
石质荒山大部分为经过多年造林剩余下来的硬骨头山,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很低。为此,在尚义县甲石河乡瓦桶沟村南梁作业区于1992年进行了油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3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125htn’,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且一次成林的良好目的。1主要技术措施及.1容器苗的培育方法1.1.1容器袋的规格油松育苗容器袋的规格为直径5cm,高13cm。1.1.2营养土的配制油松育苗应选择耕作层20cm以下的心立即可。首先把来民对的土过筛清除石砾和杂草等。按8份土与2份发醋好的粪肥混合均匀,制成营养_上。1.1.s苗床制作在地…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锯木屑、菌菇堆肥细料作介质,配制成5种不同配方混合基质,进行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配方E(菌根土17%+腐熟栏肥10%+过磷酸钙3%+锯木屑10%+菌菇堆肥细料5%+河沙10%)为较理想的基质②基质能较好地满足湿地松容器苗的生长,高生长为对照的168.83%③能降低容器苗的重量,为对照的26.9%~66.67%,便于运输④基质的价格低廉,为5元/50kg。  相似文献   

15.
对中甸山楂、西南花楸、川白桦、光核桃等4种滇西北亚高山乡土阔叶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规格和育苗磬质进行了研究。其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树种不同育苗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处理的150日容器苗苗木的苗离、地径、苗木主根长、侧根数、苗木的干、鲜重6项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中甸山楂、西南花楸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采用巾型规格的容器,其容器规格为11cm×15cm。白桦和光核桃一年生容器苗培育需使用中、大型规格的容器,其容器规格为11cm×15cm或15cm×18cm。中甸山楂和西南花楸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生土(40%)+山基士(40%)+沙子(20%)和D基质生土(40%)+火烧土(40%)+山基土(20%);白桦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光核桃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或D基质,但推荐用D基质。  相似文献   

16.
王涛 《陕西林业》2011,(3):41-41
一、容器育苗技术推广 用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不受栽植季节限制: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二是节约种子;三是可缩短育苗年限;四是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五是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六是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起苗前浇一次透水,起苗时要按容器排列顺序,从苗畦一端将土扒开,将容器袋逐个取开,轻轻装入筐内运往造林地.  相似文献   

17.
对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丽胡枝子采用无纺布基质型容器育苗的成苗率达97.9%、基质生产成本为0.50元/株左右,具有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移植较方便、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美丽胡枝子容器苗生产方式。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苗适应于岩质边坡、泥质边坡、马道边坡、水平带边缘、粗骨土裸露地等困难立地的种植绿化。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美丽胡枝子的生长也相对较好.说明美丽胡枝子虽然比较耐干旱瘠薄,并且在困难立地上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小蜡和伞房决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土壤肥力。美丽胡枝子虽然适宜于截干造林,但当年苗不适宜于夏季截干造林,可适宜于秋冬季截干造林。  相似文献   

18.
用椰糠、泥炭土、塘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南方普遍用作育苗基质的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或质量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江南油杉容器苗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的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江南油杉容器苗有较显著的影响,对苗木苗期的主要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粗、保存率和生物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较适合南方培育江南油杉容器苗的基质配方体积比为黄心土66.7%+椰糠33.3%,其次是黄心土50%+椰糠50%和黄心土80%+塘泥20%.  相似文献   

19.
在红椎种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采用不同方式清水浸种和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营养土用红壤、火烧土、泥田土、谷壳、家禽粪、牛大便、钙镁磷等不同配置,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形成轻基质营养土,进行了容器育苗技术试验,结果显示:应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育苗平均发芽率,比应用清水浸种的种子育苗平均发芽率提高4.1%,轻基质容器育苗1年生的苗木,应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育苗生长的苗木生长量平均高度、径粗、冠幅,分别比应用清水浸种育苗生长的苗木生长量平均苗高大11.23%、径粗12.50%,苗冠大6.12%。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移植容器育苗的周期,找出移植容器育苗的最佳育苗周期,以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2007年对其裸根苗及移植容器苗进行3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侧柏移植容器苗14d苗木即可成活,缩短了油松、侧柏的容器育苗周期。速成移植容器苗,新生根数量明显的多于常规移植容器苗。新生根平均长度低于常规苗,不窝根,容器外无苗根;苗木无新梢生长,苗木抗恶劣环境高。油松、侧柏速成移植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为98%,明显的高于常规容器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