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作了若干国产季胺盐对蚕业病原物的杀灭效果试验,并探讨了环境中的pH、温度,有机物,作用时间,无机离子,纤维物等对季胺盐药效的影响,及添加1%新鲜石灰后季胺盐的杀菌情况变化,认为季胺盐石灰浆在蚕业消毒中应该与漂白粉类互相补充,作为蚕业环境的常用消毒剂。文中还对季胺盐消毒效果测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 6、“蚕季安”消毒剂“蚕季安”是一种新型的蚕室蚕具消毒剂。消毒效果好,腐蚀性低,其消毒性能可以代替漂白粉。这种消毒剂为黄白色腊状固体或胶状体,易溶于小,水溶液呈弱碱性,气味芳香,味极苦,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属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凡周 《四川蚕业》2014,(4):46-46
<正>经过一季蚕的连续饲养,上蔟采茧后,蚕室中病原物及上蔟病死蚕体的病原数量最多、病原的毒力最强,所以要及时杀菌消毒。此时消毒可杀灭大量集中于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物。消毒要按照先里后外,先局部后整体,具体消毒方法如下。1消毒蚕室内蚕茧采摘后,随即用1%有效氯漂白粉或者消杀精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方格蔟用福尔马林熏蒸或者喷洒消毒。消毒后密闭门窗30min以上,然后再将蚕具搬出放入活水中浸泡,并对蚕  相似文献   

4.
养蚕前后及养蚕过程中,对蚕室、蚕具等进行灭菌消毒,控制病原菌蔓延传播,是保证蚕季生产安定的重要因素。各种消毒药剂,性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在蚕区生产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消毒药剂使用不当,消毒效果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叶面消毒对桑叶叶质和蚕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漂白粉消毒叶、“八二八”消毒叶、清水处理叶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以及用这种叶饲喂的蚕体胃蛋白酶、SOD、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变化,发现生物测定结果、桑叶成份测定结果与酶活力测定结果是相一致的。漂白粉消毒叶对桑叶和蚕体的影响最大,“八二八”消毒叶对桑叶无不良影响,但对蚕体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6.
1 脓病暴发原因1.1 病原体存在晚秋蚕是四季蚕中最后一季蚕,与前三季间隔时间短,病原体多,病原体新鲜,毒力强。1.2 消毒不彻底经调查分析,暴发脓病的养蚕户,晚秋消毒大都是养蚕前两三天进行,有的甚至来不及消毒,小蚕已经到家,由于消毒不彻底,即使养蚕技术再高,蚕也容易暴  相似文献   

7.
周帅  孙树勇 《四川蚕业》2007,35(4):35-36
在生产中,广大蚕农对养蚕前的消毒工作一般较为重视,而对蚕后的“回山消毒”工作往往比较马虎,不能有效地降毒防病,易造成大环境污染。事实上,“回山消毒”是下期蚕前消毒的基础,要使下个蚕期有一个良好的、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必须做到准备超前、工作到位、不能仓促。经过一季蚕的连续饲养,上蔟采茧后,蚕室中病原物及蔟中病死蚕体的病原数量最多、病原的毒力最强,此时消毒可及时杀灭大量集中于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病原物。“回山消毒”的技术要点如下:1先毛消后打扫蚕茧采摘后,随即用1%有效氯漂白粉或消杀精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  相似文献   

8.
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7,44(A02):20-20
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养蚕期结束后,往往都是夏收或者秋忙季节,广大蚕农往往忽视蚕期后的"回山消毒"工作,即使做了也是马马虎虎,不能有效降低病毒,易造成大环境污染。事实上,"回山消毒"是下期蚕前消毒的基础,所以必须做到超前准备、工作到位、不能仓促。经过一季蚕的连续饲养,上蔟采茧后,蚕室中病原物及病死蚕体的病原数量最多、病原的毒力最强,所以要及时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蚕种场大都以原蚕区饲养原蚕、收茧回场制种的形式进行生产,一般春季饲养种茧,其余季别饲养丝茧,由于养蚕户众多、分散面广、条件不一,加之养蚕一季紧跟一季,难免在饲育期间消毒粗放,残留各种病原,久而久之,造成养蚕环境的严重污染,给彻底消毒增加了难度。笔者就做好原蚕区防微控微工作进行如下探讨。1加强原蚕区管理,加大蚕农帮扶力度原蚕区管理首先要优选养蚕基础条件好、饲养水平高的蚕区,要考虑当地种植习惯,尽量避  相似文献   

12.
孙书静 《蚕学通讯》2005,25(2):42-42
针对秋季气候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秋蚕稳产高产. 1 把好消毒关 在夏蚕饲养结束后,首先进行蚕后消毒,即用2%的福尔马林液或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将蚕室蚕具先消一次毒后再搬出去清洗,晒干.养蚕前又用含有效氯1%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然后用硫磺柏桠熏烟一次,最后开放门窗,准备养蚕.上一季养蚕的大蚕室和上蔟室不能用来养下一季的小蚕.在饲养中要做到蚕期继续消毒,坚持每天用漂白粉防僵粉或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发现病蚕应及时隔离淘汰,除沙时,对死蚕和淘汰的病、弱蚕必须投入石灰缸中集中深埋.除沙后坚持换鞋进出贮桑室,坚持洗手给桑等卫生制度,隔离病源防止蚕病传播蔓延.小蚕期坚持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进行擦洗桑叶,稍干后再喂蚕.  相似文献   

13.
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蚕季安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是1984年春蚕期开始的.1984年初,从上海洗涤剂三厂购入蚕季安1吨,供各区、分站推广,到1985年早秋,因供销渠道中断,就供应不上.1984年全县配发蚕种26415盒,1985年春蚕10203盒、夏蚕2259盒,共38877盒,其中蚕室蚕具运用蚕季安石灰浆消毒的,约有2.4万盒蚕种,占养蚕总数的60%.1984年全年平均盒种产茧38.24公斤比前三年平均盒产高1.66公斤.1985年春蚕盒产46.8公斤、夏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养蚕期前的消毒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由病蚕尸体、蚕粪、旧蔟具三大污染源等而来的病原体对蚕室、蚕具及养蚕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因此,在蚕期前必须对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消毒,以消灭病原。 1.消毒的步骤和要求 (1)步骤:为提高消毒效果,蚕期前消毒必须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进行。具体做法是:蚕具搬出,把蚕室内外  相似文献   

15.
我县养蚕生产上常用漂白粉、福尔马林蚕房、蚕具的消毒。但漂白粉药性不稳定容易失效,不经过测定后使用,往往出现消毒不彻底,造成蚕病连续发生对生产损失很大。同时漂白粉还有刺激性臭味和对金属竹木等蚕具都有腐蚀性。福尔马林药剂刺激性很大,而且消毒要密封等缺点。近几年来我国科研部门积极研制了一些新消毒剂。1982—84年中国蚕业研究所对“蚕康宁”进行了实验室、农村中间试验及大面积应用试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防治传染性蚕病主要靠以消毒预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消毒的方法有各种各样,但主要还是靠化学药剂消毒。现用的消毒蚕药,按其对蚕病病原的消毒作用来分,可以大致归成三类。即广谱消毒剂、专一消毒剂和复合消毒剂。  相似文献   

17.
<正> 蚕室蚕具消毒是养蚕防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采用的是漂白粉、蚕康宁石灰浆、蚕季安石灰浆、敌孢霉石灰浆等消毒剂,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由于贮存条件要求较高,稍有不当,漂白粉有效成份降低,石灰吸湿风化,影响消毒效果。为此,我们在1984年研究成功了新消毒剂——“多灭净”。该药系含氯的混合物,呈白色或白色略带淡黄的粉状结晶,原药性状稳定,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18.
1 病毒病高发的原因 1.1 回山消毒率不高 养蚕结束后,蚕室及其周围环境中留下大量的病原.及时回山消毒,可杀灭病原,减少病原的滋生繁殖.目前,射阳县实行一春、二秋三季蚕布局.春蚕结束正值夏季农忙,许多蚕农无暇顾及回山消毒;秋蚕结束后要到翌春养蚕且又经寒冬,相隔时间较长,蚕农心存侥幸,懒于回山消毒.  相似文献   

19.
癸甲溴铵溶液是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主要用于动物厩舍、饲喂器具、饮水等消毒。由于四苯硼钠法测定季铵盐类具有专属性,所以《进口兽药质量标准》一九九九年版中对癸甲溴铵溶液含量测定采用四苯硼钠法。为了提高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试验对含量测定的原理以及测定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不同振摇方式对含量测定的影响以及近终点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正> 福尔马林在蚕业上应用非常广泛,凡蚕种场、催青室,蚕卵消毒等均需采用。近年来,由于福尔马林供应量比较多,所以,农村结构好的蚕室,以及小蚕集体饲育室也都应用。为了能正确使用这一药剂,使之充分发挥药效。我们将该药的历年试验结果、消毒原理、对蚕病病原体的消毒力、消毒方法,整理成以下几点,供各地在选择消毒法时作参改。一、福尔马林的消毒原理及对各种蚕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