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症状识别。1.1 枯萎病。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最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此为别于蔓枯病、炭疽病症状之一),3~6d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感病后,基部出现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此为别于蔓枯病、炭疽病症状之二),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为病菌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
大棚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绪 《植物医生》2005,18(6):12-13
1症状表现 番茄的根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定植后即可发病.初发病时侧根和毛细根变褐(黑),根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根的表皮木栓化,又称"木栓病",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跟部病害的扩展,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以至腐烂,导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可复原,但病情严重时不再复原,从茎基部枯烂严重,致全株枯死.因此,在生产上又习惯称为番茄"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3.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勇 《湖北植保》2001,1(1):37-37
1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死殃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生普遍 ,感病率高 ,毁灭性强。一般减产 30 %~ 50 % ,重者绝收。幼苗期感病 ,茎基部变褐缢缩 ,严重时倒伏死亡 ;成株期发病 ,茎基部纵裂 ,潮湿时病部呈水浸状腐烂 ,并长出白色、粉红色霉状物 ,干缩后呈麻状。感病初期 ,植株中午萎蔫 ,早、晚、夜间恢复正常 ,反复几日后整株死亡。将病株茎蔓、根纵劈 ,可见维管束变褐 ,这是鉴别枯萎病的感观依据之一。2 防治方法防治黄瓜枯萎病 ,应以抗病品种为主 ,合理轮作倒茬 ,清除病株残体 ,培育无病壮苗 ,并辅之以药物防治。( 1 )轮…  相似文献   

4.
1 症状识别 褐纹病只为害茄子,可为害茄子茎、叶、果实.叶片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或无轮纹,病部有许多小黑点.病部易破裂,下雨呈穿孔状.果实初生黄褐色或淡褐色不规则圆形斑,稍凹陷,扩大后变黑褐色,有明显轮纹,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茎部多在基部,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继而糜烂,病部中间灰白色,边缘深褐色,上生许多小黑点.  相似文献   

5.
百合枯萎病又称茎腐病 ,半知菌类真菌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 ,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 ,后症状渐向上扩展 ,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 ,变褐后枯死。此外 ,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 ,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 ,造成鳞片散落。从病鳞茎长出的植株叶片发黄或变紫 ,花茎少且小 ,鳞茎没有全部烂掉时就裂开 ,引起鳞茎腐烂后枯死。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 ,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6.
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咸宁市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5310hm^2,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茎枯病、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相似文献   

7.
西瓜根腐病是近年来中牟县西瓜上新发生的1种病害,发生早、蔓延快、为害重、损失大。1997~1998年连续2a在中牟县大流行,受害面积达1万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38%,产量损失30%以上。1999年,该病在中牟县保护地及露地栽培西瓜上再次大面积发生。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瓜根和茎基部,很少为害茎蔓。定植后即可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浅褐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扩展,可与枯萎病相区别,后期病部往往变糟,组织破碎,仅留下丝状维管束。受害…  相似文献   

8.
露地支架冬瓜在福建省上杭县栽培历史悠久。冬瓜枯萎病是冬瓜产区主要病害之一 ,呈逐年加重趋势 ,常年在 4~ 5月春雨至梅雨季节发病 ,给瓜农造成巨大损失。1 症状从幼苗到生长后期都能发病 ,以结瓜期最为严重。幼苗发病 ,幼茎基部变褐缢缩 ,后子叶萎蔫下垂。成株发病茎基部缢缩 ,后茎基纵裂 ,常流出胶状物 ,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在发病初期 ,白天植株萎蔫 ,早晚恢复 ,叶色变淡 ,反复几天后植株萎蔫致死。有的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条斑 ,叶片从下而上变黄干枯 ,横剖病茎 ,可见维管束变褐色。2 病原及为害规律病害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  相似文献   

9.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为害,2015-2020年研究了该病在黄岩的发生情况、影响该病的因素以及防控病害的措施,明确了引起黄岩西部山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的病原菌包括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甘薯根腐病菌(Fusariu...  相似文献   

11.
法国豆炭腐病 ( Bean charcoal rot)主要由真菌侵害引起 ,在苗期发生特别严重 ,连作地重于轮作地 ,主要为害茎基部 ,初时茎基部褪绿、组织腐烂、呈现不规则灰褐色斑 ,逐渐变暗黑色 ,豆株叶片出现失水状萎蔫 ,最后病斑绕茎基 1圈整株枯死。成豆株也有发生此病害 ,但较轻。炭腐病为害 ,造成缺苗 ,严重的直接威胁着法国豆的生产。菜农多是在豆株出现严重枯萎时 ,才匆匆喷施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 ,取得的防效甚微。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并在卖酒乡党州村的法国豆地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该…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保》2001,(3):30-31
1 花生茎腐病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可在种子内及病株残体上越冬 ,成为次年初次发病的主要菌源。病菌从子叶侵入后子叶变成黑褐色干腐状 ,并沿子叶柄侵入根颈部 ,产生黄褐色水浸状的不规则形病斑 ,后扩展环绕茎基部 ,使花生第一对侧枝以下根茎部旦黑褐色腐烂 ,地上部萎蔫枯死。天气潮湿 ,病部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病部皮层易剥落 ,纤维外露。苗期发病 4~ 5d可致全株枯死 ,成株 (开花期后 )发病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外 ,造成病荚果腐烂 ,种仁不实。花生茎腐病 ,一般 5月下旬开始发病 ,6月中旬流行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发…  相似文献   

14.
1 蓖麻枯萎病  蓖麻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f.sp.ricini( Wr.) Gordon是蓖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其病原菌为半知菌类尖孢镰刀菌。蓖麻苗期发病常全部毁灭 ,成株期发病也往往成片枯死。病原菌除危害蓖麻外 ,还危害黄瓜、辣椒、豌豆、蚕豆、菠菜、胡萝卜、麻类等多种作物。1 .1 蓖麻枯萎病症状  蓖麻从苗期到成株期 (直至花蕾期 )均能发病。苗期多从根部和茎基部开始发病 ,然后发展到整个茎部和叶柄、叶片。根部受害 ,初时只有少数变褐色 ,后来大部或全部变黑腐烂 ;茎基部和茎部的病斑初为水渍状 ,后纵向凹陷 ,暗褐色或…  相似文献   

15.
王秀芬 《植物医生》1998,11(1):18-18
蚕豆立枯病和锈病的防治王秀芬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保定071001)一、蚕豆立枯病和锈病的症状识别(1)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蚕豆茎基部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部染病后致使茎变黑,有的病班向上扩展达十几厘米。干燥时,病部凹陷,几周后病株枯死。温...  相似文献   

16.
西芹菌核病的防治吴向军(广东省江门农药厂529000)西芹在栽培过程中,因为发生了菌核病,常会出现全株腐烂使现象。该病主要危害西芹叶柄,多由叶柄基部开始染病。初呈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斑,逐渐扩展叶柄和茎基变褐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浓密白色絮状物,以后生...  相似文献   

17.
病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一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hm2.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l 为害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  相似文献   

18.
青椒疫病在植株苗期、成株期均可为害。苗期症状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幼苗呈黑褐色枯萎死亡。成株期叶片染病后,出现园形或近园形病斑(直径2~3厘米),边缘呈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从蒂部开始,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温度大时表面长...  相似文献   

19.
油菜菌核病是当前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自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油菜终花期之后,以茎部受害最重。基部受害初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灰白色。病茎皮层霉烂,内部空心,表皮破裂,纤维  相似文献   

20.
“南植188”木薯炭疽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植188”是新引进的木薯优良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本地品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炭疽病很可能成为这一新品种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为此特在桂林市郊对该病进行初步调查.1 症状该病发生在茎杆上,其中一级分枝发病最多,其它各级分枝少些.发病部位首先失水褪绿,然后形成淡褐色至暗褐色的病斑.病斑棱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多个连成一片.在已枯死的枝杆上常形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后期病斑及病斑块上产生黑色小点,此乃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一般地,当病斑在茎杆上形成一圈时,茎上部分即逐渐枯死,使叶柄基部萎缩,叶片发黄、脱落.在高温条件下,病斑处可产生粘性的、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