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棉花的经济产量主要是通过绿色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积累起来的。为了夺取棉花高产,在苗期应迅速提高叶面积系数,使棉花早发稳长,充分利用光能。开花结铃期又要稳定合理的叶面积,使它们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干物质,为棉铃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光合产物也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叶面积也不是越大越好,如群体过大,势必造成棉田荫蔽,单位面积上积累的总干物质并不增加,干物质分配也不合理,产量反而会降低。在一般合理  相似文献   

2.
棉花宽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与叶面积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宽膜覆盖的土壤增温效应十分显著,4~6月上旬5cm与10cm土壤温度分别较窄膜覆盖提高2.0℃和1.8℃,对促进南疆地区棉花的早播、早出苗、多结早桃、增加产量有重要意义。宽膜覆盖的温度补偿效应,有利于棉株早发、旺长,有利于叶面积系数增加,但易造成棉田遮光荫蔽,消光系数增大,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研究认为,南疆棉区高密度的栽培条件下,宽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叶面积系数控制在3.0~3.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叶面积与产量、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5个马铃薯品种的叶面积和系数法的矫正系数,进行了叶面积与块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马铃薯品种的叶面积和矫正系数(K)具有极显著差异,矫正系数不能在品种间通用。叶面积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与淀粉、蛋白等品质指标无相关性,表明叶面积的增加能加强光合产物的输出,提高马铃薯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玉米剪叶处理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抽雄期将密度为100 000株/hm2的玉米植株剪去部分穗位叶及穗位下部分叶片,将叶面积系数控制在4.5~7.0,研究剪叶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处理的产量都高于不剪叶处理(CK),剪叶后叶面积系数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4 211 kg/hm2。以叶面积系数5.5为中间值,叶面积系数距5.5越远,产量越低。收获穗数随叶面积减少而增加,穗粒数以叶面积系数5.5处理最多,百粒重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麦后直播和裸苗移栽早熟棉生长动态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相同种植密度(9.00万株·hm^(-2))下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在麦后直播和麦后裸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早熟棉9月下旬的单株根干物质质量明显低于麦后移栽棉,但地上部(茎和叶)干物质质量、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却明显高于麦后移栽早熟棉;并且,麦后直播早熟棉在8月中下旬的蕾数、9月下旬的铃数显著高于麦后移栽棉。这表明麦后直播棉在中后期的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仍然旺盛,导致其霜前子棉率低,总子棉产量显著低于麦后移栽棉。  相似文献   

7.
植物有机体的生长依赖于光合作用,环境条件适宜,可以发挥光合作用的最大效率,而经济产量的形成随叶面积和生物学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根据我们1981年对我省棉花主要品种沪棉204进行的分期播种试验资料,着重对棉花叶面积变化与干物重的关系及其对经济产量的影响以及环境条件(主要是光、温、水)所起的作用分析如下:一、干物重与叶面积变化的关系棉花自盛花以后单株干物重急速增长。在小满前后播种的(5月20日前后),有40~50天的迅速增长期,大致可以延至8月底  相似文献   

8.
在枣棉间作条件下设置135000、180000、225000、270000和315000株/hm25个棉花密度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结铃数呈下降趋势,以密度225000株/hm2皮棉产量最高。结合生产实际,南疆枣棉间作条件下棉花适宜种植密度为225000~270000株/hm2。  相似文献   

9.
 2009—2010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相同种植密度(9.00万株·hm-2)下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在麦后直播和麦后裸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早熟棉9月下旬的单株根干物质质量明显低于麦后移栽棉,但地上部(茎和叶)干物质质量、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却明显高于麦后移栽早熟棉;并且,麦后直播早熟棉在8月中下旬的蕾数、9月下旬的铃数显著高于麦后移栽棉。这表明麦后直播棉在中后期的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仍然旺盛,导致其霜前子棉率低,总子棉产量显著低于麦后移栽棉。  相似文献   

10.
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等于株数、单株有效成铃数及平均单铃子棉重的乘积。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选用相适应的棉花密度及行株距,调节棉花个体与羣体的发育关系,使能充分利用土壤营养条件和光能,是达到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棉花密度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及试验研究证明,在地力不太肥沃而且棉花生长中后期不易引起严重郁闭的情况下,密植能增加单位面积上根系和棉株干物重总量,能以更多地利用土壤营养和光能,肯定可以增产。但在肥沃棉田,增加密度到一定限度时,由于中后期易形成阴蔽,使单株结铃减少,总产量往往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冈杂棉10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依据2018―2019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数据汇总资料,采用多重比较(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环境指数和产量的回归系数及坐标曲线、适应度、相关系数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冈杂棉10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皮棉产量为122.3 kg,比对照GK39增产13.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冈杂棉10号属于高产但稳产性一般的品种,但冈杂棉10号的2年区域试验高稳系数分别为83.76%和86.90%,较同组区试品种相对较大,说明冈杂棉10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且兼顾稳产性;环境系数和产量的回归分析中,2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0和1.18,但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线上方,适应度平均为81.25%,说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冈杂棉10号的皮棉产量受总成铃数的影响最大。综上,棉花品种冈杂棉10号具有丰产性,兼具稳产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测量棉花叶面积,是一项工作量较大而又难度较高的工作,探索简易而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大大促进棉花看苗诊断的研究。特别在1979年全国刚统一棉叶测量方法的情况下,迅速研究此项课题,提供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并对以往的老测量方法与现行的新测量方法提出修正数据,更有其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棉叶面积与长、宽相关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油葵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 ,具有丰产、抗逆、油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性 ,在我国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快 ,目前 ,油葵已经与油菜、花生、芝麻、胡麻组成我国五大油料作物。油葵生育期短 ,适应性强 ,适用于多种种植方式。棉花苗期叶面积系数小 ,且持续时间长 ,油葵棉花套种 ,一地多用 ,有效利用早春到初夏的光热资源 ,为了探索油葵棉花套作对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 ,2 0 0 0年进行了油葵棉花套作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0年在中棉所试验地进行 ;试验地土壤为壤土 ,种植方式为一熟种植和两熟麦棉套种、油葵棉花套种 ;两熟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灌水对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47号、宁春39号、H2038和H2127)为材料,研究了二棱水(W1)、二棱水十拔节水(W2)和二棱水十拔节水十开花水(W3)3种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水较少条件(W1、W2)下,宁春50号、宁春4号、H2038籽粒产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在花后的转运,而H2127、宁春47号、宁春39号则主要来源于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灌水(W2、W3处理)有利于各春小麦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促进花后光合产物累积.增加灌水可明显增加H2038、宁春4号叶绿素含量,而后期适度灌水(W3处理)能增加宁春50号、宁春39号叶绿素含量;6个品种中,宁春47号、H2127受灌水影响较大.在生育中后期缺水条件(W1处理)下,宁春50号、宁春47号、H2127能保持较高叶面积系数;H2038、宁春4号叶面积系数随着生育后期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为W1>W3>W2;同一灌水条件下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抗旱指数均显著高于宁春47号和H2127,收获指数亦较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是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及节水品种,二棱水十拔节水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河北黑龙港生态区,常年种植棉面积40万~47万公顷,以春直播棉为主要种植形式,其中旱地棉占65%以上。旱地棉由于无水浇条件或水浇条件差,不能保证干旱时及时供水补水,而主要由土壤贮水和降雨供给棉花生长发育。因此,在棉花各个生育阶段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且旱地棉多土壤瘠薄,管理粗放,致使棉花产量低而不稳,一般皮棉产量450~750kg·hm-2。为此,研究旱作条件下充分利用土壤贮水和自然降雨,稳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有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是旱地棉花保全苗,促壮苗,提…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曲溪棉作试验站1959年棉花生产继续获得了全面大丰收。其中有海岛棉7.68亩,平均亩产籽棉464斤,跃进一号棉丰产地1亩核实产量为575.9斤。获得棉花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全站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反右倾,鼓干劲,敢想、敢做,苦干、巧干,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对于棉田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地跟上去,在技术措施方面抓紧了深翻  相似文献   

17.
刘文萍 《中国棉花》2001,28(4):27-28
在山西特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能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生产率,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并使之合理分配,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8.
影响硬粒玉米苞叶发育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to.  H 李社荣 《杂粮作物》1998,18(6):35-38
某些玉米品种的苞叶因能有效地运输光合产物而对籽粒产量起着重要作用(Sawada等,1995)。尽管其效率较高,因其叶面积较少,导致形成籽粒产量的光合产物总量仍相对较少。苞叶面积因马齿型玉米、甜玉米和硬粒型玉米等不同玉米类型而有所差异。且苞叶面积与其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和栽培模式的改变,棉花种植密度出现很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水平。为了摸清蒜套棉栽培模式下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作者设置了蒜套棉栽培模式下棉花密度对比试验,摸索产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找出最能发挥地力条件的理想密度,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 (整个北部植棉带 )和巴基斯坦 (只有Punjab省 )受棉花卷叶病影响 ,产量损失严重。1 91 2年 ,棉花卷叶病首先在尼日利亚的海岛棉上发现。据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观察报道 ,该病是由白粉虱传播病菌引起的。产量损失程度取决于棉株被侵害的时期 ,若早期被侵害 ,产量损失可达80 %,甚至更高。据 Singh 1 999年报道 ,棉花卷叶病可使铃数减少 1 5%~ 87%,铃重降低 0~ 39%,减产 58%(棉株仅上部受侵害 )和 69%(棉株上部和下部均受侵害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牛巧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