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产后不食是兽医临床治疗奶牛疾病的主要病症.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奶牛疾病治疗经验,在产后排除四胃变胃等器质性疾病外,将奶牛产后不食分为实热型和虚弱型2类,根据牛病的特点采用西药输液并口服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产后疾病,不仅提高了治愈率,并且缩短了疗程,给饲养户挽回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实热型 病例1为滦县兴源牧场张某饲养了8头奶牛,其中1头2岁奶牛产后次日,突然不食,排出黑色稀粪,并伴有恶臭,体温升高至41.6℃,呼吸60次/分,心率90次/分.不见排尿,可视黏膜潮红,诊断为湿热型腹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临床酮病对奶牛产后疾病、繁殖性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后1~2周的荷斯坦泌乳奶牛807头,其中酮病组336头(1胎样本数量134头,2胎样本数量104头,3胎样本数量98头),正常组471头(1胎样本数量262头,2胎样本数量78头,3胎样本数量131头)。统计每组牛只产后真胃移位、淘汰、配次、受胎率、产奶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产奶量数据65万条。结果显示:2胎、3胎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病率高于1胎牛;亚临床酮病牛只产后真胃移位的发病率是正常牛的5.2倍,死淘率是正常牛的2.3倍;亚临床酮病会导致2胎、3胎牛配次增加,首配受胎率下降13.05%~23.58%;亚临床酮病对1、2胎高峰奶量无负面影响,但会导致3胎牛高峰奶量下降0.14kg/d。本试验结果显示,亚临床酮病会增加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及配次,并降低奶牛首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3.
<正> 黑龙江省呼玛县北疆乡李某饲养奶牛一头,6岁。奶牛原来产奶54千克,现在是第3产,产一母犊。产后牛不食,产后8小时胎衣下来,阴道流红色分泌物一整天。曾注射过葡萄糖酸钙、5%的糖、10%的糖、胃动力等药物治疗2天不见效,遂来就诊。1 临床症状奶牛病情较重,站立时散腿、打晃。检查奶牛体温38.3℃,心跳35次/分钟,呼吸60次/分钟,牛鼻镜发绀,眼半闭,头低,耳耷,精神沉郁,听诊第一心音较弱,阴道微红,左后肢踢腹,听诊时或用手触及腹部时,牛表现敏感,卧地时四肢伸开,压腹时牛有难受的表现。2 治疗2.1中午11时给奶牛注射:5%的葡萄糖1000毫升,氨苄青霉素20支,10%维生素 C10毫升8支,10%樟脑磺酸钠10毫升6支,复方氯化钠溶液1000毫升,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几种经典中药成方在治疗奶牛疾病上的应用:生化汤治疗产后胎衣不下,参苓白术散治疗奶牛食草不正常,大承气汤治疗实热型便血,并结合实际生产中病例治疗加以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复康预防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奶牛产前服用产复康中药散剂对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分为预试验和扩大试验。预试验将66头临产奶牛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各22头。从产前1d开始喂服产复康,添加量为试验1组每天200g/头、试验2组每天3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各项指标基本相似,且2个试验组较对照组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降低。说明每天200g/头的剂量可以达到促进子宫复旧和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6个奶牛场352头奶牛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方法、观测指标和预试验类似,产复康的添加剂量为每天200g/头。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分别下降9.92%和18.23%,产后85d妊娠率提高10.85%,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和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提前约10d。扩大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服用产复康可降低子宫疾病发病率,促进奶牛子宫机能恢复,使奶牛提早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对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过去在临床治疗中,因钙缺乏引起的奶牛产后瘫痪病例居多,往往忽视牛发生产后瘫痪的其他因素,常采用单纯的钙疗法。这样有时会贻误病情,延缓疗程,拖跨了患牛,最后淘汰或以病牛死亡而告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奶牛后产瘫痪病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奶年产后瘫痪的分类根据奶牛生产后瘫痪的原因和症状,将其分为单纯型瘫痪和混合型瘫痪。单纯型瘫痪分为单纯缺钙型瘫痪、单纯缺磷型瘫痪和单纯酮症型瘫痪;而混合型瘫痪分为酮钙型和钙磷型瘫痪。病例介绍单纯缺钙型瘫痪此型居临床发病首位,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检查基本可以确诊,但病程较长者,需进行实验室血钙检查。疗程一般在3~18天内。本型共收治65例,治愈率95%。病例:双城市双城镇新利村王某饲养的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于产后33天发生瘫痪,临床检查可见体温正常,心跳118次/分钟,呼吸46次/分钟,结膜发绀,胃蠕动音消失,肠音极弱,不能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不食症是奶牛产后常见的多发病,一旦其发病,治疗会花费一定的资金,造成一定的养殖负担。若是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危害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结合奶牛产后不食症的实际,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奶牛产后不食症的病因、临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69头患牛用活血健脾散加味施治,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研究博威钙对产后奶牛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组奶牛产后0h及12h分别投喂1粒博威钙,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钙(通过输液,每头奶牛补氯化钙25g)。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提高了2.05kg,体细胞数降低了37.3%(P<0.05);乳尿素氮的变化不显著(P>0.05)。在产后奶牛健康状况方面,试验组奶牛的亚临床型低血钙症、临床型低血钙症、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真胃移位、酮病以及蹄病方面的发病率则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补饲博威钙能够改善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发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1~2周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它疾病,给奶牛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产后血虚发热型病例18例,产后血淤发热型病例10例,均成功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查哈阳农场太阳湖分场场区繁育点1997年配种年度奶牛产后配种记录的整理,调查和分析了568头奶牛产后配种记录,情期受胎率为51.7%。1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568头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为85.7天,情期受胎率为51.7%。详见表1。表1奶牛产后第三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从表1看出,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除少于50天者,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产后50天以内情期受胎率较低,产后70~89天情期受胎率较高,这时期是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的理想时间。对产后3个月以上不发情奶牛应进行检查,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使奶牛产后尽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产后异食沙土奶牛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产后奶牛异食沙土的可能发生机制。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了16头产后健康奶牛和15头产后异食沙土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2组血样生化指标进行模式识别;根据OPLS-DA模型中的VIP值(VIP1)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的P值(P0.05)筛选2组血样差异生化标志物。结果表明:(1)产后异食沙土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样生化指标轮廓存在明显差异;(2)8个差异生化标志物钙(Ca)、磷(P)、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对2组血样都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由于产后奶牛采食量下降,导致能量负平衡、钙磷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是引发产后奶牛异食沙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66头二胎的荷斯坦奶牛.在产前21天饲喂添加阴离子盐和麦可食的日粮,对奶牛产前、产后各种疾病,如:乳房炎、难产、胎衣不下、酮病、真胃变位,以及产奶量、发情、配种、受胎情况等进行较系统的试验对比。经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和麦可食组5天能使尿液PH值降到5.5-6.5.而且大幅度降低了产后奶牛的疾病发病率。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发情、配种也较对照组提前15天左右。所以.我们认为产前21天饲喂阴离子盐和麦可食添加物的精料,能有效地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提高产奶量,是提高奶牛饲养效益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我场奶牛户李某家中饲养的8头奶牛不限量饲喂酒糟,结果使6头奶牛相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过食酒糟引起的前胃疾病,其中4头为前胃迟缓,2头为瘤胃积食。1病状及治疗前胃迟缓:93-259号奶牛,体温38℃,呼吸25次/分,食欲减退,反刍...  相似文献   

15.
红光农场畜牧公司有奶牛(混合群)近2500头。近年来,奶产量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发生率显著增长,2003年1至10月共发病37例,发病率占成母牛2.74%。1发病情况调查病牛发病情况见表1表1显示,最早发病为产后第8天,产后30天发病牛为23头占62%,说明该病与奶牛分娩有关。妊娠后期子宫的逐渐扩大,将瘤胃上抬,真胃逐步移向前方及左侧,到后期已处于半变位状态,分娩后子宫变空,真胃继续扩张,进而发展成为左侧移位。表1还可以看出,奶牛2场奶牛发病头数最多,而且产后发病时间延长(最长为212天)。这是由于奶牛2场奶量…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产后瘫痪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笔者行医多年,接诊并治愈该类病牛20多头,现报告如下:病例1:2006年2月6日茈碧湖镇后堆村何某所饲1头6岁黑白花奶牛,4胎,产后第3天,突然精神沉郁,卧地不起,食欲废绝。笔者前去急诊,经检查,该牛心率60次/min,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疗法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是奶牛产后常发病。1临床症状1.1精神呆滞、沉郁,迅速消瘦,被毛逆立,颌下胸垂水肿,鼻镜湿润,左侧腹围明显增大,特别是12~13肋软骨外扩,右侧腹围小。1.2产后3~4天后只吃草不吃料,软(稀)便不超过一天,过后粪便粗糙。1.3在左肷部及倒数1~3肋间区域耐心听诊15~30分钟,在第11肋叩诊或11~13肋软骨下冲击式触诊可听到清晰的钢管音或流水音。1.4奶牛产后发生不食,左侧腹部增大,几天后恢复正常,然后有反复发作。1.5钢管音区穿刺液pH<5.5,瘤胃液纤毛虫活性<37%…  相似文献   

18.
生化汤加味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是指奶牛产后超过一定时间 (一周或半月余 )仍见恶露不尽 ,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多年来 ,笔者应用生化汤加味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80例 ,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中 1剂治愈 2 5头 ,2剂治愈 38头 ,3剂以上治愈 17头 ,总治愈率为 10 0 %。1 病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引起奶牛败血症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胎衣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毒素而吸收导致奶牛败血症的发生,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奶牛死亡。我院对多例此类病症采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双城市单城乡王某家1头6岁黑白花奶牛,于产后第4天来我院就诊,主诉牛产后胎衣不下,找当地兽医进行剥离,因胎衣粘连较牢固,所以剥离时出较多的血液,第2天牛就不吃草,能喝点水,不反刍,体温40.5℃,当地兽医给治疗1天,未见好转。经检查,体温41.6℃、呼吸89次/分、脉搏123次/分,患牛精神高度沉郁,可视黏膜发绀,磨牙…  相似文献   

20.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有以下3种情况产后瘫痪病牛在首次静脉注射疗法后(已补钙)10分钟内不能站立者;指产后瘫痪病牛在第2次用钙制剂治疗后24小时不能站立者;指奶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