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牧业资讯坊》2005,(10):24-25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家23日宣布,他们已经成功掌握在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中保存猪胚胎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保存的28个胚胎复苏之后移植人母猪体内,产下10头小猪,成活8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难度较高的猪胚胎超低温保存研究上的首次突破,为建立中国特有猪种胚胎库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今日畜牧兽医》2006,(4):47-4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成功掌握在零下196℃的超低温中保存猪胚胎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保存的28个胚胎复苏之后移植入母猪体内,产下10头小猪.成活8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难度较高的猪胚胎超低温保存研究上的首次突破,为建立中国特有猪种胚胎库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猪胚胎冷冻保存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胚胎超低温冷冻对地方猪种的长期保存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猪胚胎脂质含量较高等原因,进展一直较为缓慢(相对于牛、羊等动物)。近年来,由于玻璃化冷冻技术(特别是OPS玻璃化冷冻技术)的突破,使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本是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Francoise Berthelot教授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牧业资讯     
专家云集,“把脉”荣昌猪,海南畜产品价格稳定,我国猪胚胎超低温冷冻技术获得成功,罗马尼亚流行猪瘟,病猪多达3310头,奶牛大幅度降价,《猪业在线》对话东南亚五国,畜牧业信息技术学分会成立。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供体,采用超数排卵技术,采集5~6日龄具有完整透明带的胚胎(囊胚/桑葚胚),采用二步法OPS(Open pulled straw)玻璃化冷冻技术进行保存,即胚胎首先在冷冻液1(TCM199 20?S 10%EG 10%DMSO)中平衡3 min,然后立即转入冷冻液2(TCM199 20?S 20%EG 20%DMSO 0.4 mol/LSUC)中并在1 min内装管(每管含2~6枚胚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3个月后解冻移植给8头受体母猪(每头移入25~26枚胚胎),其中1头怀孕产仔(8头活仔),获得猪胚胎超低温(-196℃)冷冻后代。  相似文献   

6.
胚胎冷冻保存一般指0~-80℃的温度下保存胚胎,而超低温冷冻保存则是在极低的温度(液氮-196℃、液氦-269℃)下保存动物胚胎。处于超低温下的胚胎,其新陈代谢几乎完全暂时停止,因而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朱等(1998)对小鼠扩张囊胚在液氮中冷冻保存1h、1年和2年,解冻后的囊胚恢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嵊县花猪国家级保种场内,利用超低温冷冻保存解冻复苏精液配种受孕的2头母猪,顺利产下4头健康的嵊县花猪纯种仔猪。这是我省首次成功将超低温冷冻保存遗传物质技术用于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2019年初,为防范非洲猪瘟疫情对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威胁,更加安全地保存地方猪遗传资源,省农业农村厅在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几项有关保存猪胚胎的试验,取得了科学上的突破。生理学家JRDobrinsky报告,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首次从经过稳定处理法冷藏过的胚胎生产出了活仔猪。其过程是,将胚胎置于一塑料细管,浸入液氮之中。为防止胚胎细胞在冷藏过程中被破坏,胚胎要经过稳定化处理,然后将其冷冻为一种固态,但不能结成冰晶(玻璃化)。经过不定期的贮存后,对装有冷冻胚胎的塑料细管加温,取出其中的胚胎,将其植入受体母猪。在验证这一过程的第一个试验中,共对5头受体母猪植入了冷冻胚胎,其中二…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行业中得到普遍使用,优秀个体间的基因交流通过猪精来实现,猪精作为基因的载体,在种猪育种和商品化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猪精保存方式共分为三种,常温液态保存、低温液态保存和超低温固态保存。常温液态保存的猪精行业使用率已达到90%以上,而超低温固态保存的猪精使用率只有1%左右,这主要与猪精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冻精操作方法的复杂性等因素有关。猪精超低温固态保存通常使用细管进行,以0.25 mL和0.5 mL细管居多,小容量细管冻精在批量配种时会暴露出诸多的问题,需要多次解冻数支冻精细管来进行输精,延长输精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劳动强度,使用大容量细管冷冻猪精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比较了0.5 mL和5 mL细管冻精解冻后的冷冻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解冻后精子处在38℃环境下的耐受性做进一步比较,为大容量细管冻精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配子与胚胎的超低温冷冻保存已成为动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新热点,有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替代活畜保种。但由于猪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脂滴,对低温敏感,耐受性差,给猪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还没有关于猪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经体外受精,然后移植产仔的成功报道,其原因可能是冷冻破坏了细胞骨架的结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冷冻保存对猪卵母细胞细胞骨架及其冻融后发育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冷冻胚胎保存动物遗传资源与其他保存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胚胎保存了品种的全部基因,若有数量充足的胚胎,可保存与现有物种遗传多样性一致的遗传资源。细胞可以在超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即使活物消失,只要存在同种物种,通过胚胎移植和核移植技术就可恢复这些遗传资源。因此,在保护动物遗传资源,尤其是挽救  相似文献   

12.
猪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人工授精(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但精液来源基本是17℃保存的新鲜猪精液,不利于精液长期保存和猪种资源保存。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是猪精液长期保存最有效的方法,冷冻精液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优良种猪精液间的交流,从而大大提高猪种资源的利用率,但冷冻解冻后的精液质量较差,受胎率、窝产仔数远低于鲜精,极大地限制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猪精液冷冻保存研究概况、猪精液冷冻损伤机理和猪精液冷冻保存影响因素,以期为猪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冷冻(—20℃)胚胎在我国移植成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Ⅰ将129枚猪胚胎,用于冷冻-解冻-体外培养研究。以含有1.5M甘油的PBS液为冷冻液,以1℃/分的速率从35℃降至-7℃,在-7℃自动诱发给冰,然后以0.3℃/分的速率降至-35℃,再以0.1℃/分的速率降至-36℃,立即投入液氮(-196℃);胚胎解冻在37℃水浴中进行、分步脱出甘油后以改进的mBMOC-Ⅱ为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囊胚、扩张囊胚、刚孵出囊胚和孵化出后期囊胚、解冻后体外培养存活率分别为0%(0 /2)、64%(16/25)、0%(0/9)。在液氮中(-196℃)保存80~103天,扩张囊胚、刚孵出囊胚和孵出后期囊胚解冻后,体外培养存活率分别为41.6%(5/12)、63.7%(7/11)和0%(0/70)。结果表明,在液氮温度(-196℃)保存下,刚孵出囊胚有较高的耐冻性和存活能力。实验Ⅱ进行猪冷冻胚胎解冻后体内发育能力研究。96枚扩张囊胚和刚孵出囊胚,分批冷冻和保存在-20℃、-35℃和-196℃。解冻后移植3头受体,其中2头返情,1头妊娠并于1990年7月31日产仔2头,公母各1头,初生重均为1.35kg,妊娠期为116夭。该结果为我国首例猪冷冻(-20℃)胚胎移植成功,并为今后开展猪胚胎超低温(-196℃)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00,(5):37
日本农林省畜产试验场研究人员宣布,他们进行的克隆猪试验获得了成功,培育出1头雌性克隆猪已于7月2日出世.据时事社报道,畜产试验场在克隆猪过程中使用的是猪胚胎皮细胞.与牛、羊等家畜相比,猪的细胞核移植较困难.为此,研究人员在猪胚胎皮细胞的细胞核被植入去核的未受精卵数个小时后,对它们进行了电刺激以使2者融合.据报道,他们采用的技术与199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克隆鼠所的"火奴鲁鲁技术”类似.克隆猪试验的成功,据认为可为大量培育优质猪开辟道路.此外,由于猪内脏器官与人的器官在大小和其他生物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一些国家目前也在研究能否把猪器官应用到人体器官移植上.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猪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然后采用克隆技术大量繁殖转基因猪,从中获取适于移植的器官,有可能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日本科学家培育出克隆猪的成果,已美国<科学>杂志上公布.它表明,日本已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2个掌握克隆猪技术的国家.今年3月,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曾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5只克隆猪.  相似文献   

15.
科技     
《饲料广角》2006,(10):8-9
中国科学家创造幼龄母畜超数排卵世界新记录;海北州良种羊鲜胚移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推出无壳新型鸡蛋为液态及粉状不怕摔;转基因猪胚胎的冷冻和保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原型青海藏羊是经过青藏高原牧民长期选育的特色地方品种山羊。此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而且肉质优良,是当地肉类主要来源。为了避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杂交、近交、环境变化等造成的优良基因流失问题,开展了青海良种高原型青海藏羊保种胚胎收集保存工作。冷冻胚胎保存可以保存品种个体的全部基因。胚胎细胞可以长期存活于超低温条件,可以通过胚胎移植和核移植技术恢复遗传资源,因此,在保护动物遗传资源,尤其是挽救濒危动物方面,冷冻胚胎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11日科技日报讯:我国科学家利用体外受精再长期冷冻后的牛胚胎,规模化植入母牛腹,经“借腹怀胎”降生试管牛的高新技术,日前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这标志着我国肉牛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获得成功。这项牛胚胎生物技术由河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子课题。这个项目今年年初在河北邯郸市两家养牛厂相继诞生了5头玻璃化冷冻“试管牛”,这也是我国首例玻璃化冷冻试管牛犊。在实验中,专家们还在西门塔尔、夏洛来纯种牛上接种,突破性地…  相似文献   

18.
牛胚胎移植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系列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外已从鲜胚移植发展到超低温冷冻保存胚胎、胚胎分割和试管牛犊等细胞工程技术,并将广泛应用于生产。我所从1979年起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鲜胚移植、超低温冷冻保存胚胎和胚胎分割技术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验长期保存在国家家畜基因库的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质量,评价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保种的效果。【方法】 对保存于国家家畜基因库的冷冻胚胎(保存20年)和冷冻精液(保存20和30年)进行复苏,进行相应鉴定后分别进行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同时以0年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为对照,测定其受胎率和后代的羔皮性能、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检验保存效果。【结果】 本试验共解冻胚胎36枚,其中,A级胚胎22枚,B级胚胎7枚,C级胚胎5枚,D级胚胎2枚,冷冻胚胎复苏利用率达到94.44%(34/36),A级胚胎率达到61.11%(22/36),移植34枚,产羔17只,冷冻胚胎复苏移植产羔率达50.00%;保存30年的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5%,受胎率为58.57%,平均产羔1.90只;保存20年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1%,受胎率为53.66%,平均产羔1.95只;胚胎复苏移植羊、30和20年冷冻精液后代体型外貌鉴定均符合纯种湖羊特征,没有畸形个体;羔羊一级羔皮率分别是31.25%、42.03%和23.81%,保持了当年湖羊的羔皮特性;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与现有湖羊群体性能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长期保存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地方品种保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猪胚胎移植及其相关的胚胎生物技术,包括猪的超数排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与保存等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猪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及防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