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主要造林树种,其花粉资源十分丰富。承德市范围内就有人工油松林22万hm^2,且多为中幼龄林,花粉总储量近2000t,易于人工采集。油松花粉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行列,现市场价格在每吨3万元左右,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马栏林场位于乔山林区南端,属于残败的天然林区,次生着山杨、栎类、桦木、油松等树种。油松在这里生长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前和今后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由于是天然林区,所以害虫区系比较复杂。在某种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些害虫会猖獗起来。例如1982年以建庄油松梢小蠹为主的蛀干害虫突然大发生,面积达6.4万多亩,占油松林面积的50.5%,其中人工林发生面积4.2万多亩,占1956年建场以来营造油松林保存面积7.4万多亩的56.7%,使木材蓄积损失约4万米~3。小蠹虫在该林区为油松人工幼林的主要虫种,为了给综合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在马栏林区进行了建庄油松梢小蠹等蛀干害虫生活史与习性的观察。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油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12个省市区,目前大约有2亿亩左右,而且,目前的人工油松林绝大多数处于中幼龄林期,是生产松花粉的最佳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承德地区每年产生的松花粉可达2000吨,油松花粉广泛应用于保健、营养、食品、医药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天然次生林生长,探究合理的人工抚育方式,以秦岭北麓油松幼龄林为试验样地,无任何抚育措施的油松林为对照组,统计了其与经过人工抚育的油松林胸径及树高等生长量,分析对比了人工抚育与对照组油松林生长量的差异,从而研究了人工抚育对天然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人工抚育的油松林2014年、2015年平均树高增长率为9.31%,12.93%,较对照组分别高出1.16%、4.46%;平均胸径增长率为5.68%、8.67%,较对照组分别高出3.41%、5.47%;单株材积增长率为20.28%、29.73%,较对照组分别高出8.02%、15.19%,t检验结果显示经过人工抚育的油松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长率均显著高于未经抚育的对照组油松林。  相似文献   

5.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木胸径和材积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产量结构,林分密度又是在营林工作中能够有效控制的因子,因此研究林分的最佳经营密度对实现林业产出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山西省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12个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样地5年内的胸径生长量和生长率、蓄积生长量和生长率数据,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分析最佳经营密度。研究认为,以培养大径阶木材为目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在900株/ha左右;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或提升总体林分产量为目的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控制在1320株/ha左右。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油松人工林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培育目标是实现森林生态效能最大化,因此株密度应控制在1320株/ha左右。  相似文献   

6.
凌源市地处辽宁最西部,年平均降水量550 mm,人工油松林总面积6.7万hm~2,占当地有林地面积的40%左右。通过对凌源市部分油松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探讨油松纯林的改造措施对凌源当地以及辽西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油松人工林土壤粒度特征随林龄变化的规律,揭示油松人工林对林下土壤的影响作用,为辽西北地区以油松为建群种的造林模式、土壤地力恢复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省昌图县东部太阳山风景区13、25、37和44年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林龄油松林表层(0~20cm)土壤样,基于激光衍射技术,对土壤粒度,组成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粒度组成以沙粒为主,其次是粉粒和黏粒;(2)中龄林的粒度特征最好,其次为近熟林、成熟林,而幼龄林稍差,且有林样地的粒度特征均比对照好;(3)整体上,从幼龄林期到中龄林期,油松林随林龄的增大,表层土壤粒度特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从中龄林期到近熟林、成熟林期,油松林随林龄增大表层土壤粒度特征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区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满田  张福计 《林业科学》1993,29(4):384-388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改造前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选在太行山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的大西沟作业区,位于东径113°25′,北纬37°32′,海拨1400-1500m,坡度25-35°,油松林平均林龄43年,平均树高8.7m,平均胸径17.4cm;优势树种油松,植被绣线菊、沙棘、胡枝子等;土壤薄-中层褐土。  相似文献   

9.
车树刚 《林业科技》1993,18(1):61-62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1100万ha,有林地面积682万ha,其中天然林面积596万ha,占有林地面积的87%.活立木蓄积6.9亿m~3,其中天然林用材蓄积5.4亿m~3,占86%;人工林蓄积0.41亿m~3,占7%,且多为中幼龄林.上述资源统计说明,天然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朝阳地区人民为了改变光山秃岭的自然面貌,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000万余亩,其中油松林占400万亩,且95%左右是纯林。大面积人工油松纯林的形成,由于树  相似文献   

1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松属中,油松的分布范围仅略小于马尾松,而占第二位。山西、陕西为其分布中心。据调查,我省拥有油松林496万亩,在省直林区中龄林以上的油松林150万亩,可供采脂的油松林约50万亩。油松具有工业采脂的价值,太岳林局近几年试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是好的。油松采脂是综合利用油松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搞活林区经济,促进山区农民致富,为实现林业总产值翻两番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83年,我们接受省科委下达《油松化学采脂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三十烷醇采脂  相似文献   

12.
铜仁是杉木的适宜产区,现有人工林面积45万余亩。其中,中幼龄林面积分布比例最大,占96.13%。本文试图通过全区72块杉木人工近、成熟林样地调查资料,对不同立地、不  相似文献   

13.
一、吕梁森林经营局残次林分改造的概况山西省吕梁森林经营局地处吕梁山脉南端,总面积31.39万ha,国有经营面积20.13万ha,其中有林地面积7.35万ha。在有林地面积中,约有3.67万ha为阔叶低质次生林分,约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0%左右。这些低质次生林分,主要以栎类树种为主(占蓄积量的50%以上),树形多呈灌木状,主干低、分叉多,弯曲度大。单位面积蓄积量每亩平均3m~3左右,规格材出材率约为8%,而且规格材的材种主要是坑木,只有少量的民用建筑椽材、檩材和加工用原木。这就是低质阔叶天然次生林分,称之谓“残次林分”。根据这种资源状况,吕梁森林经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延安地区南部的黄龙山、乔山次生林区,有残存的天然油松林80余万亩和解放后营造的人工油松成林30余万亩。为了正确地评定林地质量,给油松抚育间伐和造林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编制了本地区的油松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促进油松人工林生长的最佳保留密度,以3年生油松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不同密度处理,测定不同密度设计下油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性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设计下,油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情况有显著差异,在密度为1 200株·hm-2时,油松人工幼龄林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最佳,其次分别是1 000和1 400株·hm-2。(2)不同密度设计下,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含水量等土壤养分指标中,1 200和1 400株·hm-2比较差异不明显,而1 000株·hm-2各项指标较低;速效钾、有效磷在1 200株·hm-2密度设计下更高,1 400株·hm-2次之,1 000株·hm-2最低,差异显著。因此,油松人工幼龄林密度设计在1 200株·hm-2时,其生长情况最为理想,土壤性状也比较好,适宜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幼龄林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6.
<正> 油松是河北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天然油松林广泛分布于燕山山地,其分布中心在燕山山地东南角,太行山的北部也有小面积的零星分布,人工油松林除坝上地区和平原地区外,各地均有发展。据资料介绍,油松林面积约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8%,因此,搞好油松林的经营管理,是我省营林生产的重要内容。据笔者调查,各地现有油松林普遍存在修枝强度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为了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油  相似文献   

17.
油松林是抚顺地区两大人工针叶林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生态位。大面积的油松人工纯林为以油松为取食对象的病虫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为了培育健康的油松林,避免危害发生,该文对抚顺地区的油松林病虫害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与监测,以掌握其发生趋势,尽早发布预警预报,为实施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准格尔旗黄土丘陵区人工林水文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黄土丘陵区主要植被类型人工油松成熟林、人工油松中龄林、人工油松幼龄林、人工沙棘林、人工柠条林、天然草坡的枯落物容水特征和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并以坡耕地作对照。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成熟林的枯落物吸水量为22.6t/hm2,是中龄林和幼龄林的5~9倍,是灌木林的2.4~3倍,是天然草地的10倍多。0~40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能力油松成林、油松幼林、浦松中龄林、人工沙棘林、人工柠条林、天然草地、农耕地依次为2260.05、1935.6、1935.6、1820.1、1597.65、1666.05、1600.2t/hm2;油松成林、油松幼林、油松中龄林、人工沙棘林、天然草地0—40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能力分别比对照农耕地提高659.85、335.4、335.4、219.9、65.85t/hm2。在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能力等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功能指标诸方面,人工油松林均优于灌木林和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的基本状况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工造林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人工林造林保存面积已达4666.69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以每年约40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在现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中,林分面积2914.42万公顷,占62.45%;可以用作造纸原料的人工用材林面积2415.08万公顷,蓄积为83438.72万立方米,其中,中幼龄林面积占85.5%,蓄积占71.7%;近、成、过熟林面积占14.5%,蓄积占28.3%。现有人工造纸用材林资源,如果按每年每公顷平均生长量3立方米计算,每年可生长林分蓄积7245.24万立方米,可提供造纸材5071.67万立方米(按70%…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市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段,林区总面积为15.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1%,其中有林地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8%,占内蒙古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75%,约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10%。森林覆盖率为48%。森林活立木蓄积为8.85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88%,约占全国的8%。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管辖13个旗市(区)林业局和六个直属林业局,下设国营林场84个,林业职工1.1万余名。林业经营总面积为56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40万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2.0亿立方米,占全市的2.26%,森林覆盖率为25.6%,次生林区以中幼龄林为主,树种主要有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