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为培养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5个方面阐述了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探索解决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广西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就业单位类型及实习意见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结果】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结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生物技术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园林植物生物技术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该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探讨对园林植物生物技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改革。通过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深度挖掘优质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此构建科学的园林植物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培养符合学校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教学方法、实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教学、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内容,以期为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228-229
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和探索,强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对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变,重点包括以教材建设为中心,优化面向21世纪的土壤学教学内容;通式化教学与专业特色教学相结合的通专结合一体化教学;实验与实习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网络课堂建设,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进杰  化军 《河南农业》2016,(12):25-26
畜禽环境卫生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兽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学校可改革常规教学方法,加强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突出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有机统一,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对当前高职高专生物技术专业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学生现状、教学模式及师资力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创新会创业的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文从学校政策、教师队伍和实验设施的建设以及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等方面,就构建实验技能系统训练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应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大学从2009年起开始在全校开展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其培养路线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夯实基础能力;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落实措施主要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理念,改革多元化的实验考核制度,将现代技术手段引入实验项目。三年来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线路图的制定与实施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昆虫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将昆虫实践应用于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发展思路,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昆虫实践已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反馈效果。通过对昆虫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优化了实验指导方法,通过电化教学与昆虫学实践研究相融合,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昆虫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思路,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使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设计了多元评价体系,实验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并强化实验场所的建设;实验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向市场需求的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木业企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更能够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论述了木材科学与工程人才在现代企业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河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和专业方向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若干对策,包括加强产、学、研结合,创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考试改革;改革专业课程配置模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建立教学、实习、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就业导向的素质教育;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林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2-5344
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建设为探索对象,指出林学专业是以林学学科为主要支撑的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认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建设中,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重点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整合实验与实习、实验室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农事训练中心建设、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波  张燕萍  郝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85-13086
针对目前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课程设置的目的,从提高课程价值的认识、注重教材建设、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提高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出发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形成二阶段三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理论教学平行的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材,建立了开放共享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线,探索建立了"2模块+6环节+5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点培养学生食品分析检测及质量安全控制技能;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建立了"制度管理与运行管理"并重的质量管理机制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与教学督导机制"并行的实践教学管理与监督体系;以教师为主体,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为主要途径构建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就业能力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基本职业岗位与就业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马明筠  姚恩青  姜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2002-12004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美容与护理教学团队致力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已将其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改革体现了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园艺技术(花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应  张鑫  琚昊然  江朝宝  陶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64-265,279
高职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园艺技术(花卉)专业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是园艺技术(花卉)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