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幼虾(初均重5.4 mg)饲料中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研究其对幼虾生长、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以及虾青素在对虾体内的含量、虾青素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虾青素的各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没有添加虾青素的对照组(P0.05);虾青素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mg/kg的虾青素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虾的饲料转化率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试验结束后,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虾青素的增加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含虾青素的饲料室温放置3个月后,虾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7.17%、74.38%、79.03%、78.29%。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100~150 mg/kg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生长率、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弧菌病是对虾育苗期间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作者等在进口亲虾(斑节对虾)、虾苗的检疫中发现许多对虾育苗场发生弧菌病。由于虾母、虾卵和虾苗各阶段幼体发生本病,引起虾母、虾苗死亡,虾卵无法孵出,导致育苗失败,严重地影响了育苗生产。为弄清亲虾是否为育苗期弧菌病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天津市对虾养殖病害情况,2015—2016年从天津市的汉沽区、大港区、宁河区、静海区、津南区、西青区等对虾养殖主产区,采集养殖对虾及饵料生物等样品,应用PCR法进行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2015年共检测样品186份,IHHNV阳性率为16.13%;2016年检测样品340份,IHHNV阳性率为11.76%。在凡纳滨对虾的仔虾、幼虾、中成虾中均可检出IHHNV,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10.88%、27.27%、37.50%,2016年分别是4.63%、22.00%、28.30%,呈下降趋势。中成虾养殖阶段的IHHNV阳性率最高,仔虾阶段的最低。本研究对天津市对虾IHHNV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纵观2012年华南对虾全年的养殖情况,和2011年相比,华南对虾的养殖情况要比2011年差,而华东地区对虾养殖情况则好于2011年,2012年天气对于对虾养殖影响要甚于往年。珠三角地区是冬棚虾养殖的主要区域,2012年对虾偷死病的发生率较高。在江门地区冬棚虾偷死病发生率高达70%~80%,冬棚虾产量低得吓人,每667m2平均产50kg左右的养殖户很多,补苗成功的也因生长周期短了很多,以致对虾规格普遍不大。养殖成功率不高,也导致有些赊账的虾料、虾药经  相似文献   

5.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e ulovirus简称MBV)为一种侵害组织细胞的病毒,可感染对虾的全部生活期,对虾苗、幼虾危害性较大,为“名录”内二类传染病。1992年2—7月,汕头地区数十家育苗场从新加坡进口斑节对虾亲虾育苗,在检疫过程中,应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胰脏及中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1、0.2、0.4、0.6、0.8、1.0和1....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王东石世界养虾业正处于增长期,1992年养虾产量约75万吨。世界养虾国高速发展养虾业,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虾病的严重危害。一、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很快,19...  相似文献   

8.
<正> 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除了常见的黄鳃病、黑鳃病外,近年又发现了新的病种——中国对虾肠道节结病。这种虾病发病急,感染快,死亡量大,且由于虾池清淤不彻底及水质严重污染,形成了恶性循环,发病时间日趋提前,病虾体长越来越短,导致养虾减产越来越严重。例如,1991年舟山市发现中国对虾肠道节结病的时间为8月7日,当时对虾体长约10厘米,1992年发现此病的时间几乎提前一个月,病虾体长仅7厘米左右。以前对这种对虾疾病唯一补救的办法是提高捕捞,即一旦发现病虾马上全池起捕,这样虽可挽回一些损失,但亏损仍很大。因此有些地方的虾农对养虾失去了信心,严重地影响了养虾业的稳定发展。中国对虾肠道节结病的生要症状是,在  相似文献   

9.
一、颗粒型配合饲料在养虾业中的作用对虾是广大群众最受欢迎的海珍品之一。对虾具有食性广,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换汇率高等优点。为此,我国从1979年开始大力发展对虾养殖业以来,养殖面积和虾的产量,每年平均以成倍速度发展。从此,我国新兴的对虾养殖业迅速地进入了世界主要养虾国的行列。养虾业同其他饲养业一样,饲料也是养虾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进行大规模养虾,保证养虾达到稳产、高产,而饲料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国内外传统养虾饲料,大多数以小杂鱼、低价的贝类等鲜活的动物性饲料或单一粉状饲料为主。这种传统的养虾饲料将会给养虾事业带来一系列的麻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钙和磷水平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0%、1.00%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40%、0.80%、1.20%、1.60%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和磷水平的试验饲料。将1 800尾初始重为(0.38±0.01)g的对虾随机分为15组,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每组3重复,每重复40尾虾。养殖8周。结果表明:1)饲料钙添加水平及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存活率(SR)(P0.01)。2)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粗蛋白质(CP)、粗脂肪(CL)、粗灰分(Ash)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CL、Ash的含量(P0.05);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P、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3)饲料钙添加水平和磷添加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和磷水平(P0.01)。4)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酚氧化酶(PO)活性,钙离子(Ca2+)含量(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的影响对虾血清ALP、PO的活性,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无机磷(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Ca2+的含量(P0.05);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LP活性,Ca2+、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TG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GR为判断依据,通过二次回归曲线模型分析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00%和1.26%。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钙和磷水平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0%、1.00%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40%、0.80%、1.20%、1.60%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和磷水平的试验饲料。将1 800尾初始重为(0.38±0.01)g的对虾随机分为15组,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每组3重复,每重复40尾虾。养殖8周。结果表明:1)饲料钙添加水平及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存活率(SR)(P<0.01)。2)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粗蛋白质(CP)、粗脂肪(CL)、粗灰分(Ash)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CL、Ash的含量(P<0.05);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P、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全虾CL含量,肌肉CP、CL、Ash含量(P<0.01)。3)饲料钙添加水平和磷添加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和磷水平(P<0.01)。4)饲料钙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酚氧化酶(PO)活性,钙离子(Ca2+)含量(P<0.01);饲料磷添加水平极显著的影响对虾血清ALP、PO的活性,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无机磷(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Ca2+的含量(P<0.05);饲料钙添加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LP活性,Ca2+、IP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血清TG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GR为判断依据,通过二次回归曲线模型分析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00%和1.26%。  相似文献   

12.
1 对虾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受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 )、对虾发育阶段、生理状况以及环境条件 (水温、盐度、溶氧度等 )的影响。一般来讲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越高 ,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越适宜 ,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越低。王吉桥等(2 0 0 2 )总结学者的研究认为 ,在同种对虾中 ,幼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可能低于青年虾或成虾 ,这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Lei等 (1 989)报道 ,饲养在海水中的青年斑节对虾对饵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仅为 40 % ,而饲养在咸淡水中 (盐度1 6ppt…  相似文献   

13.
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梅 《广东饲料》2007,16(5):34-35
虾青素(astaxanthin)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特别是水生动物的鱼、虾、蟹体内和鸟类的羽毛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虾青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使用的8种饲料着色剂中的一种。本文对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维生素E类似物(VE analogue,VEa)作为饲料添加剂取代传统维生素E(VE)后,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虾体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在基础虾料(不含VE)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VEa(40、80、160、200、250 IU/kg及300 IU/kg),并以基础虾料(不含VE)为负对照、商用虾料(基础饲料中添加VE200 IU/kg)为正对照。8组饲料等量投喂对应的8个试验对虾组[平均体重(0.62±0.03)g],每组3个重复(30尾/重复),在循环水养殖池中养殖8周。结果表明:与常规VE200(+)正对照比较,添加VEa160 IU/kg使对虾的平均饲料系数降低2.3%、成活率升高了1.1%,但差异不显著(P0.05),6个VEa组虾肝胰指数均低于正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对虾的肥满度、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添加VEa不会影响对虾生长;VEa各组对虾体内的铬元素含量普遍偏低(低34%~73%),VEa160组的虾体内铁成分高出41.6%(P0.05),VEa80组锰的含量高出35%,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对虾体内其它化学元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添加VEa80组(VE200组剂量的40%)使对虾血浆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增加(P0.05),相反VEa250组和VEa300组(VE剂量的125%、150%)使血清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VEa300组也使对虾血浆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各组对虾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差异不明显;VEa80、VEa160、VEa200三组使对虾肝胰腺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递增(P0.05),而VEa300组使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组对虾肝胰腺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MDA)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1VEa160 IU/kg可以取代常规VE 200 IU/kg,不但用量减少,而且使饲料系数有所降低、对虾成活率有所增加、体内铁含量明显增加41.6%;2VEa80 IU/kg(VE200组用量的40%)可明显增加生物酶活性;3高剂量添加(VEa250组、VEa300组)反而使酶活性降低。因此,VEa可以取代虾饲料中常规VE,合适用量为80~160 IU/kg。  相似文献   

15.
以初始体重(0.60±0.24)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通过10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品牌商品饲料(F1、F2、F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虾体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F1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2和F3组(P0.05)。凡纳滨对虾全虾的粗蛋白以SF1组最高(41.42%±0.51%),粗脂肪以SF2组最高(0.59%±0.01%)。饲料F1和F3组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2组(P0.05),但对凡纳滨对虾全虾的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摄食F3组的凡纳滨对虾全虾EP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组(P0.05)。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投喂F1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的净水功能及其在对虾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我国连续遭到暴发性流行虾病侵袭,造成大范围减产绝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对虾出口创汇,也影响了广大群众生活,虾农叫苦不迭。 经国内外专家研究,病因已基本查明。暴发性流行虾病主因是由几种杆状病毒侵染,导致对虾肝胰脏坏死病等迅速蔓延而造成的。这些疾病以侵染45至75日龄的对虾为主,传染迅速,病程短,病死率接近100%。一旦发现病虾,几天之内全池对虾即全部死亡,而且一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最近在沪召开了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精心组织、把握机遇、合理利用资源,为实现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第二次创业重振雄风。 近5年来,我国养虾业曾经历了虾病爆发、遭受严重损失的低谷阶段。为此,全国上下各级有关领导、渔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都十分关心和重视虾病的综合防治,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使对虾养殖业逐渐走出低谷。1993~1996年全国对虾总产量虽一直徘徊在6万  相似文献   

18.
张勤  张振奎 《猪业科学》2001,18(2):72-74
海虾淡养是指将海水虾类经淡化后放入淡水中进行养殖的一种方法。由于近年来虾病的 广泛流行,使海水养虾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摸索新的养殖模式和方法,不少省市进行了淡 水养殖刀额新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新尝试,并获得了成功,为发展海水虾的养殖找到一条新 的途径。我市近两年来也进行了刀额新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和刀额新对虾人工育 苗试验,获得可喜效果,并初步总结出养殖技术要点。 1 品种介绍 1.1 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俗称基围虾,亦称砂虾、泥虾、 土虾等,属对虾科、新对虾属,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沿海,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 ,且生命力强,常能以活虾面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 刀额新对虾体色土黄到棕褐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 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刀额新对虾属中型虾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对虾病毒病也日趋严重。我国沿海地区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虾病大流行,日趋严重。对虾暴发流行性病毒病使我国1993年~1994年对虾绝收面积达50%以上,产量从24万吨跌落到4万吨。虽然国内外对对虾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或预防接种仍无法应用于生产。因此如何通过饲养管理来预防、控制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养虾业的关键。1选择优良或高健康虾苗要看虾的清洁程度、活力及在阳光下的稳定状况及游泳行为等。除…  相似文献   

20.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