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季鲜食糯玉米插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  陆慧 《上海蔬菜》2006,(6):47-49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探索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高产高效新途径,海门市农科所于2004~2005年进行了双季鲜食糯玉米插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据承包典型户调查,两季糯玉米每667m~2实收鲜果穗1480kg,产值4560元,鸡毛菜650kg,产值2080元,全年667m~2  相似文献   

2.
1995年由美国引入蓝莓品种‘蓝帝’品种在吉林长春进行栽培试验,表现丰产、优质、果大和适应性较强。果实球形,蓝色,平均单果重1.3g,最大1.47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7%,总糖11.70%,总酸0.94%,每100g鲜果含维生素C 17mg。果实质地较软,肉细,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上等。在长春5月1日前后萌芽,8月1日前后果实成熟。自然坐果率80.0%。经多点试验,定植2年生组培苗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平均666.7m2产量达112.3~116.6kg,第4年307.5~319.5kg,分别比‘北春’增产5.55%~6.2%和5.67%~6.60%。简介了‘蓝帝’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对胶东半岛的"公爵"蓝莓大树日光温室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栽植当年为了缓苗,留果量仅是其正常留果量的30%左右,每667m~2产蓝莓200kg左右,效益仍达到3万元以上;第2年每667m~2蓝莓产量近400kg,第3年达正常产量水平。采用蓝莓大树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技术较日光温室栽植大钵苗提早2~3年进入丰产期。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日光温室建造要求、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将pH值调整到5.0、移苗和栽植、栽后温度、水肥管理和开花结果期管理及采摘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的草莓生产,一般采用的是简易小拱棚春季草莓模式,鲜果大多在4月份上市.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的寥寥无几,这段时间的草莓鲜果价格高,效益可观.鉴于此,我院草莓课题组开展了利用塑料蔬菜大棚、优质早熟草莓品种和废菌料生产优质、安全冬季草莓的试验示范.栽培地点位于渝北区沙坪镇,栽培面积1.67 hm2,每667 m2产商品草莓果1 000 kg,市场售价30元/kg,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8 000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岛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9年,对青岛地区蓝莓种植基地蓝莓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和为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蓝莓病虫害36种,其中虫害28种、侵染性病害6种、生理性病害2种。为害较大的病虫害为金龟子(蛴螬)、果蝇、灰霉病和冻害,对其发生为害特点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蓝莓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越桔(blueberry)又称蓝莓或蓝浆果,学名Vac- cinium vitis-idaea L,蓝莓鲜果和加工品风靡欧美市场,国际市场上蓝莓鲜果售价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美元/kg以上,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几乎空白。蓝莓适应性较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管理较简便易行,但要求土壤酸性和满足休眠的低温条件,它要求土壤pH值一般在4.2~5.5,这正是我国红、黄壤地区的特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  相似文献   

7.
2010年采用多种方式考察、调研了辽宁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24.19万hm2,产量183.43万t,产值52亿元,鲜果出口24万t,浓缩汁出口5万t;结果园平均每667 m2产量712.05 kg,成龄园平均每667 m2产量2 434.45 kg;富士系、国光、寒富、金冠、乔纳金为辽宁省主栽品种;年出圃苗木800余万株。同时调查了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析了品种、技术、市场、管理等产业要素。  相似文献   

8.
作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蓝莓富含营养成分,特别是花青素,具有降血压、抗氧化、防癌、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要求高,在日常条件下无法实现蓝莓鲜果全年长期供应,为提高蓝莓种植的区域适应性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实现蓝莓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蓝莓主枝留养的最佳个数,以夏普蓝(Sharpblue)蓝莓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不同地点、不同主枝留养个数在种植6 a后的树高、冠幅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每丛留养3~4个主枝的夏普蓝蓝莓,两地的树体平均高149.94 cm、平均冠幅151.89 cm,平均产量1 798.34 kg/667 m~2,表现最好;生长表现较弱的为每丛留养主枝个数为7~8个的夏普蓝蓝莓,其树体矮(115.3 cm)且冠幅小(128.24 cm),产量低(996.67 kg/667 m~2);不同地点4种处理之间的树高、冠幅和产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0 3。为此,在蓝莓栽培过程中,对平茬定干、修剪时,每丛留养的主枝个数应控制在3~4个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加工产品类型少、质量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蓝莓鲜果、加工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调查了蓝莓加工产品种类,分析了蓝莓产品的消费特点,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蓝莓新品种     
蓝莓是全球新兴和快速发展的"第三代果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堪称"世界水果之王".其经济价值极高,目前国际市场每吨蓝莓浓缩汁售价3万~4万美元,相当于苹果浓缩汁的30~40 倍;鲜果零售价为28美元/kg.由于蓝莓规模化人工栽培历史较短,总体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蓝莓栽培总面积22 900 hm2,年总产量20万t,现阶段国际市场实际需求量至少在4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2.
洋葱地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葱在新疆栽培面积较大。笔者通过生产调查,总结出了一套洋葱地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后每667m^2可产洋葱5000~6000kg,获得了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克州阿克陶县杏棉间作种植区域(海拔11001300m区域),规范了杏树每667m2产9001300m区域),规范了杏树每667m2产9001000kg,棉花每667 m2产皮棉1001000kg,棉花每667 m2产皮棉100110kg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沂水县引进北高丛蓝莓建立生产基地163.9hm2,介绍了蓝莓主栽品种蓝丰的性状表现,总结了蓝莓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蓝莓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蓝莓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兔眼蓝莓的抗旱性最强,半高丛蓝莓强于高丛蓝莓,矮丛蓝莓最弱.蓝莓有较强的耐淹水能力,耐涝性较强的为高丛蓝莓,其次为半高丛蓝莓,最弱的为矮丛蓝莓.蓝莓属喜铵态N植物,施肥的种类以N:P:K为1:1:1的复合肥为宜,一般的施肥量为120 kg/hm2~500 kg/hm2.高丛蓝莓适宜的土壤pH为4.0~5.2,以4.5~4.8为最好;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光饱和点和补偿点高,表现出喜光特性.矮丛蓝莓和红豆蓝莓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低,表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弱.在对蓝莓水分、营养和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蓝莓生理生态方面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在春地膜马铃薯收获后种植一茬胡萝卜,经济效益较好,一般春季地膜马铃薯每667m~2产量2000~2500kg,产值2000~2500元。秋胡萝卜每667m~2产量3000~3500kg,产值3000~3500元。该种植模式投资少,栽培技术易掌握,省工省时,生产的马铃薯和胡萝卜耐贮运,销路好,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蓝莓(blueberry)是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营养成分较高.每100g蓝莓鲜果中花青素含量高达150mg以上,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2.7~9.5 μg.其主要功能性成分是花青素,医学临床报告显示,花青素可直接加速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18.
崔庆宝 《落叶果树》2014,46(5):63-64
为使蓝莓提早成熟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新泰市天宝镇蓝莓产区进行了拱形大棚栽培,面积20余hm2,占全镇栽培面积的30%.4年生以上树平均666.7m2产量900kg,5月20日前后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以上,效益提高1~2倍.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笔者总结了蓝莓保护地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孟庄镇是河南辉县栽培鲜食葡萄最集中的乡镇 ,从 1982年开始栽培巨峰葡萄 ,现已发展到14 0 hm2。在 10多年的栽培过程中 ,探索出了独具特点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效益显著 ,每 6 6 6 .7m2 (亩 )产 4 0 0 0~ 50 0 0 kg,最高产达 6 0 0 0 kg,产值达 6 0 0 0~ 80 0 0元 ,最高产值超万元。为促进葡萄生产的发展 ,提高广大葡萄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栽培效益 ,我们于 1997~ 1999年调查总结了孟庄镇葡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1 密植栽培 ,少主蔓扇形整形 ,适当加大单位架面留枝量栽培株行距为 50 cm× 14 0~ 16 0 cm,每 6 6 6 .7m2(亩 )栽植 833~ 9…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积极探索地膜 拱膜式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2003年平均每667m2产量1800kg、收入2300元,2004年平均每667m2产量500kg、收入400元,产量及效益表现不稳定,相差悬殊,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现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