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测定,从母猪产后3周龄开始,母乳便不能满足仔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仔猪补充优质饲料。而在一般情况下,补料时间应从产后7日龄开始。这样,有利于哺乳仔猪提早认料,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为断乳后的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笔者认为,在配制和饲喂仔猪开食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饲料原料消化率要高,品质要好尽量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强的原料配制。原料组分选择既要与仔猪消化能力相适应,又要为断乳后仔猪饲养做准备。初期尽量选用消化率高、品质好的动物蛋白质饲料,如奶粉、乳清粉等,少用豆粕等…  相似文献   

2.
肉猪哺乳期一般是在30~60天,而在一般情况下,补料时间从产后7日龄开始,这样有利于哺乳仔猪提早认料,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为断乳后的饲养打下良好基础。仔猪哺乳期间补料要掌握好以下几点要素。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脾胃气滞症主要表现在母猪产后突然发生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腹围增大,呼吸加快,叩击腹部呈鼓音。如不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紧急措施,一旦出现腹泻感染初生仔猪,将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病因一部分体况较好的母猪,因产后第一顿暴饮造成消化机能障碍。少数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对阉割仔猪最佳时间进行了对比选择,选择情况如下:1 40~45日龄仔猪进行阉割有以下特点1.1 仔猪开始大量采食食物;1.2 消化机能健全转为旺盛;1.3 乳汁分泌少,营养差;1.4 仔猪患病的高发期,母源抗体自然消失,抗病能力差。2 35~40日龄仔猪进行阉割有以下特点2.1 仔猪已开始吃食;2.2 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易患消化道疾病;2.3 乳汁营养降低,日分泌量急剧减少;2.4 进入水肿病的潜伏期,母源抗体抗病能力下降。3 30~35日龄仔猪进行阉割有以下特点:3.1 仔猪通过诱食开始吃食;3.2 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不健全…  相似文献   

5.
1孕猪产前少喂料母猪临产前喂料量可减少到正常喂量的1/3。办法是多喂糠,少喂精料,不喂稀料,不喂青绿多汁料。2产后短期不喂料母猪产后第2天开始喂料,奶好的母猪可在第3天喂。仔猪产后增重快,但母猪产奶减少,奶不够吃,这样可强迫仔猪早吃开食料。3少喂勤添猪有吃“欠食”的习性,所以每次应少给,以免猪一次吃得过多,消化不了,要勤添,每日可喂4、5次,这样可使仔猪见食即吃。4充分利用仔猪的探究行为6、7天后的仔猪开始长牙,牙床发痒,见到东西先闻、拱、咬,觉得适口就吃下去。利用这一行为可在补料栏内撒喂颗粒料、青菜等诱食或漏料诱食。5仔猪…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猪场为发挥母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和减少仔猪感染疾病的机会而实行早期断奶技术。早期断奶使仔猪在生理功能上未能完全适应食物和环境的改变,这时往往容易产生早期断奶综合症,表现为抗病力差、消化不良、毛皮粗糙、生长缓慢、下痢等症状。因此一定要熟悉仔猪的生理特点且根据它来配制更加合理的日粮。1仔猪生理特点1.1仔猪胃肠道结构和机能不完善首先,新生仔猪在出生前几周内就开始产生乳糖酶和消化母乳中其它成分的酶,如脂肪酶,此时乳糖酶、脂肪酶活性最高。这些酶适于消化母乳中乳糖、简单的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产后…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59-60
母猪产后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该病死亡率低,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根据临床发病的先后可分为产后即不食型、产后几天不食型和产后30d后不食型3种。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虽死亡率不高,但对母猪产后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若因治疗不当,会丧失生殖机能,甚至造成母猪的死亡。根据临床发病的病因可分为产后感染性、产后虚脱性、产后营养不良性三种。笔者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的超前去势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猪的超前去势好罗长友(大庆市测井公司养殖场163300)张继哲(大庆市采油六厂机修厂养猪场)1.哺乳仔猪超前去势的主因:(1)泌乳力比较好的母猪,在产后泌乳量达到最高峰,产后30天泌乳力开始下降。生后25—30天的仔猪,随着日龄增加,体重加大,...  相似文献   

10.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但与其泌乳量、断奶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会影响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1科学给料母猪哺育仔猪消耗较大。母猪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不宜给料太多。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8年8月底至9月中旬,我集团下属种猪场一生产区连续出现产后多窝仔猪相继发病,发病率约80%,多见于1周龄以内仔猪,10~30日龄仔猪也有发生,死亡率高达25%。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于1~3d天后开始发病,全窝仔猪相继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2.
仔猪的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7天以及断奶后10天内。仔猪在这个阶段处于消化转型期,在哺乳期的3~7天,母乳中的抗体开始下降,奶质与奶量也开始下降,仔猪开始学习吃固体饲料,由于仔猪消化机能缺陷,容易导致生理性腹泻。如果仔猪不能依靠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转型期,致病性微生物就会侵入,进一步恶化腹泻状况;在断奶后10天内,仔猪从饮乳为主转为吃固体饲料为主,鉴于同样的原因,仔猪也易患腹泻病。  相似文献   

13.
仔猪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理特点 仔猪胃肠功能差,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加之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故消化机能也不健全。表现为胃肠容积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消化非乳饲料的功能在1周龄后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4.
1为什么要给仔猪补料母猪泌乳有一定规律,分娩后泌乳量由少到多,当产后3周时,泌乳量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而仔猪的生长发育,随日龄的增加而加快,特别在1个月龄后,生长速度急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只靠母乳往往不能满足仔猪迅速生长的营养需要,仔猪补料就能解决这个矛盾。哺乳仔猪消化机能较弱,胃消化液缺少盐酸,吃的母猪常乳,抗体减弱,故对外界的细菌侵袭缺乏抵抗力,特别在15日龄前后,最易发生传染性白痢。如果提早补料,就能增强仔猪的消化机能,促进胃内盐酸的分泌,提高了仔猪消化机能和抗病力,有利于仔猪成活率的提高。2什么时期补料最…  相似文献   

15.
春季和初夏,气温回升,气候变化较大,各种病原菌繁殖旺盛,极易引起幼畜疾病。因此,要使幼畜健康生长,就要加强管理,强化防疫,积极搞好疾病的控制。1仔猪腹泻仔猪生长快,营养需求高,但其消化机制不健全,胃肠容积小,消化腺体分泌少,特别是盐酸分泌不足,胃肠杀菌和消化能力差,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就易患腹泻病。母猪在分娩到产后7天,每天平均饲喂4~5千  相似文献   

16.
许英民 《中国猪业》2008,3(12):26-27
母猪产后由于诸多因素引起恐惧、不安,拒绝仔猪哺乳,特别是寒冷的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仔猪吃不到母乳,会使仔猪冻死、饿死,很难成活。现将母猪产后拒绝仔猪哺乳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仔猪断奶前后消化酶活性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24头28日龄的仔猪分为对照组(14头)和试验组(10头),对照组不断奶,试验组28日龄断奶。对照组分别在21,27,30,33,36,42和49日龄,试验组分别在30,33,36,42和49日龄屠宰,并分别测定仔猪胃蛋白酶、胰脏和小肠内容物的淀粉酶及胰蛋白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除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在33日龄前有下降趋势,之后开始恢复外,其他4种消化酶的活性均随日龄增加而升高;试验组仔猪的这5种消化酶活性断奶后均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哺乳仔猪的消化酶活性随日龄增加而升高,断奶对仔猪消化酶活性的升高有抑制作用,断奶1~2周后消化酶活性开始恢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早期断奶仔猪三阶段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 3~ 5周龄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先进技术。它是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母猪向仔猪传播疫病,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国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开始推广 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但早期断奶仔猪由于自身消化机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加上断奶后受生理、营养和环境等应激作用,断奶 1~ 2周内常发生腹泻,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导致死亡。为解决早期断奶仔猪腹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生理、营养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防治探讨,并证实配制使用适应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的饲粮,实行三阶段饲养是控制早期断奶仔…  相似文献   

19.
1第一情期生过小猪的母猪叫经产母猪,在小猪吃奶期间母猪一般不发情,仔猪断奶后5-7天,母猪开始产后第一次发情,  相似文献   

20.
1 仔猪营养研究 仔猪从胚胎到出生再到断奶的整个过程,经历了营养、心理及环境的3种应激,因此人们从营养学、免疫学和消化生理学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便通过透视仔猪消化生理结构及功能的发育规律,分析饲养和环境因素对仔猪消化功能发育的影响,从而探讨不同饲喂体系下仔猪的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