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病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家禽的慢性呼吸道病。目前此病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支原体的污染率可达50~80%.商品蛋(肉)鸡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支原体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降低10~20%.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10%。20%.肉鸡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病理损伤导致体重降低约38%。加上药物费用和饲料报酬的降低等.初步推算每年此病给我国养鸡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人民币。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鸡毒支原体病发病范围十分广泛,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生产中鸡毒支原体病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感染鸡只发育受阻,体重减轻35%以上,生长缓慢,不均,饲料转化率降低20%左右,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种蛋孵化率下降10%~20%,本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等混合发生时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鸡毒支原体(MG)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菌,又被称为鸡败血支原体、鸡败血霉形体等.自1933年Nelson首先发现了鸡毒支原体至今,人们对它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MG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张口呼吸.感染MG的鸡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据统计,MG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我国鸡的MG感染阳性率为50%~80%[1].MG感染是严重影响集约化养鸡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诊断防治等方面综述MG感染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一、鞘腐病 鞘腐病在黑龙江省从70年代开始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此病发生后主要引起秕粒率增多,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劣,产量捐失一般为10%~20%,重者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养鸡业有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中小规模的养鸡专业户,并在鸡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一定的经验。但从总体看,鸡的育成率为70—80%,每年约有20%左右的鸡死于疾病。当前,引起鸡死亡的主要传染病有鸡新城疫、法氏囊炎、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支气管炎、葡萄球菌病、霉形体病等。其中,鸡新城疫的流行是危害养鸡业最大的传染病,因此,控制和预防此病是发展养鸡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在各种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带有这种病原体。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当具备一定条件,或者在一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病。此病冬春季容易发生,且时常与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病程长,死亡率15~25%,对养鸡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7.
鸡霉形体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所致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原体主要侵害呼吸道,以病鸡咳嗽、气喘、窦部肿胀、流鼻液、睑肿、流泪、肺部罗音为主要特征.1~2月龄鸡易感,死亡率高.该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天气突变、饲养密度过大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病更为严重.幼雏发病或伴有其它应激因素或继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高达50%,且导致雏鸡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成鸡患病,死亡率为5%~10%,严重时可达30%~40%,产蛋率下降10%~40%,孵化率下降10%~20%,弱雏率上升10%~20%.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流行该病,病程常常会延续1月或数月,给养鸡业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应特别重视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且时常与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发展缓慢,病程长,死亡率20%~30%,对养鸡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陈贺勋 《现代农业》2013,(11):26-27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年份。褐斑病发生较重。感染此病的甜菜,一般情况下,块根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1—2度。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含糖率降低2~3度,每年6月末一7月初开始发病。7—8月份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10.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其主要特征是咳嗽、喷嚏、呼吸啰音及气管内有干酪样物。该病极易继发大肠杆菌,产生严重的综合症。肉鸡发病率高,病程长,后期死亡率可达10%~30%,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猪支原体肺炎也被称为猪气喘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本病为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据统计本病阳性感染率为70%~90%,发病率至少40%以上,病猪生产率下降15.9%、饲料转化率降低13.8%,每年我国因本病可导致100亿元以上的损失。在养猪实践中,猪肺炎支原体也常和多种病毒、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分布较为广泛,我国南北稻区都可发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在病害流行地区,通常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甚至会绝收,所以防治水稻稻瘟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称鸡减蛋综合症,是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使鸡产蛋下降30%~50%,蛋壳破损率40%以上.本病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是世界性的商品蛋鸡下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是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四种主要病毒性鸡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季洪波  张是 《新农村》2013,(5):29-29
鸡球虫病是规模化养鸡业中最常见、多发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侵害10~30日龄雏鸡和35~60日龄的青年鸡,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严重时可高达80%,常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病原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球虫,致病力较强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5.
浅谈稻瘟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属世界性水稻病害,有70多个国家地区发生此病。我国凡是水稻种植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造成减产10%~20%,重的可达40%~50%,甚至颗粒不收。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鸡业的危害极大,它能使商品肉鸡的增重减慢和饲料报酬降低;产蛋鸡的产蛋量,蛋品质和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在育雏阶段(20月龄以内)发生此病可直接导致雏鸡死亡、肾脏病变和输卵管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棉花棉根蚜别名菜豆根蚜、甜菜根蚜,为同翅目,瘿棉蚜科,是一种危害植物根部的蚜虫.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棉根蚜在棉花上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我市太康、淮阳县中度发生.据调查,平均虫田率20%,虫株率5%~10%,每株蚜量20~50头,严重田块虫株率20%~30%,每株蚜量60~150头,死棵率5%~10%,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3年水稻干尖线虫病由日本传入,目前已蔓及我国主要稻区.1958年在镇江地区溧水县洪兰乡发现此病,当时仅限于中生银坊、北京粳等几个试种品种.1970年本所种植的船桂96全田发病;新育成的品种71-320(科情3号×短银坊)病株率平均达45.1%,因病害严重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1974年镇江地区共调查2904块晚稻田,病穴率在10%以下的田块占57.4%,10~50%的田块占30.6%,50%以上的占12%.通过对单季晚稻苏粳2号、农垦58等品种的20组测定,病  相似文献   

19.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Synoviae,MS),又称滑液支原体感染、病原为滑液囊支原体,属于鸡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11天~21天,3~20周龄,均为此病的感染期,9~12周龄的鸡则患病最多,发病率在5%~10%左右,死亡率通常在10%以内。而12周以上的则发病率低,病鸡常见症状:鸡冠萎缩、发白、跛行、离群、贫血、消廋、喜卧、羽毛粗乱、缩头闭眼、生长缓慢、步态呈轻微的八字步、排绿色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丝黑穗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此病自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发现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从全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80年代此病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有上升流行的趋势,平均发病率达20%~30%,严重时可达50%,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