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较适宜区,仁用杏开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现象,得到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并论述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可行性。以陕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例,分析集群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及策略,为陕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陕北枣区的地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陕北枣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枣区.根据陕北枣区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比较研究了陕北枣区与全国主要枣产区的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以及各物候期内主要气象因子和各物候期出现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陕北枣区是我国气候偏凉的优良晚熟制干枣的优生区.特别是由于陕北枣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制干枣品种应是陕北枣区发展的主体;并由于陕北气温偏凉,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发展品种应以适应当地的品种为主,尤其是当地良种.  相似文献   

4.
陕北地区气候干旱,对于作物的生长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而马铃薯生命力旺盛,耐干旱,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将马铃薯引种陕北地区后,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陕北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也是该地区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15.3万hm2,仅次于玉米、小杂粮,成为我省主要产区之一.榆林、延安两市很注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投人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使陕北马铃薯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年认真细致地对马铃薯产业的探索研究,提出当前陕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陕北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艳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247-249
红小豆是陕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它的经济价值较高、效益较好,成为陕北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依据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陕北地区红小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的技术措施,实现了红小豆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利用土地、改善土壤水碳环境、提高土壤水碳利用率、保证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中均存在干层,继续不合理利用土地将对深层土壤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碳含量主要受土壤母质、古气候、大气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其中SIC、SOC含量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枣作为陕北沿黄地区的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产业收入对陕北沿黄的影响巨大。然而因为气候因素,使得枣园出现了大面积的裂果,对红枣生存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该文主要就沿黄老枣园综合改造技术推广效益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1.陕北白绒山羊简介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过30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绒山羊新品种。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两市的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绥德、米脂、佳县、子洲、甘泉、宝塔、延长、安塞、子长等县区。  相似文献   

10.
榆林市是陕北白绒山羊的主产区, 2017年存栏量约有1000万只,占陕北白绒山羊总量的80%以上。陕北白绒山羊肉质鲜美、多汁、膻味小、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是消费者备受青睐的肉食品之一,但作为本地区主要的养殖品种,其适时屠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养殖场户来说尤为重要,可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试验采用不同的饲料对不同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公羊肉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养殖场户进行适时屠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侧柏是适应性极强的抗严寒、耐干旱植物,是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且考虑到侧柏作为阔叶林被破坏后所次生演替的先锋乔木树种在区域内分布广泛,对陕北地区黄土区水土保持意义相当重大,所以它也是陕北地区的绝对禁伐树种。本文主要探讨陕北侧柏栽培技术,及在侧柏人工遗传育种、造林抚育等方面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马敏 《农民致富之友》2014,(20):169-169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马铃薯栽培种植的优生区域。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栽培技术要点。本篇文章主要讲述陕北马铃薯水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李丙智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扶贫项目——“陕北酥梨基地建设及优质丰产配套技术研究”,2 0 0 1年 9月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2 0 0 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多年对陕北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各种果树适应性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陕北宜川以北的黄河、无定河、延河沿岸的 1 0多个县 (区 ) ,不是苹果栽培的优生区 ,而是酥梨的优生区。针对陕北新栽梨树春季抽条严重、栽植成活率低的主要问题 ,首次研究探明了陕北酥梨抽条机理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在…  相似文献   

14.
陕北糜子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子是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耐旱、耐贫瘠等特点。糜子病虫害经常发生危害影响糜子的产量,该文介绍了陕北糜子生产上的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陕北糜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糜子的种植生产水平,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耕地面积的增多使林地面积大大减少,尤其是陕北地区,其生态环境正在向着越来越恶劣的方向发展,不仅给当地生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要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和重建工作。退耕还林是生态修复和重建最主要的途径,大规模退耕还林使得各种生态植物得到了恢复生长。但是,由于陕北地区生态恢复工作难度大,加之受到退耕还林机制的影响,导致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阻力。本文主要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陕北本地黑山羊为母本与引进辽宁盖县白绒山羊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绒内皆用的山羊新品种.本文对陕北绒山羊羯羊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其育肥的诸多因素,以利于指导陕北绒山羊育肥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北地区文艺扶贫活动的分析研究,结合当地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点,总结出陕北地区文艺扶贫的综合概况,从而探寻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与人文民俗为特色的陕北地区更为科学、精准的文艺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陕北地区不断的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煤、油、气的开发建设,给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为此,加大对陕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研究,因地制谊发展陕北农业生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更是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陕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陕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期待对陕北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陕北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陕北历史上就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习惯,且擅长"粗粮细做"小杂粮是小宗粮食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在陕北主要包括各种豆类(红小豆、白芸豆、绿豆、黑豆、豇豆)、荞麦、谷子、糜子等。陕北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