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一、唐菖蒲与冬春茬番茄轮作技术1.唐菖蒲的生物学特性唐菖蒲是一种喜光的长日照植物,比喜温果菜耐寒,不耐涝。球茎4℃萌动,20℃~25℃生长最好,开花最多。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合适,适宜pH在6.0~7.0之间。2.唐菖蒲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反应方法合成的耐盐吸水抗旱剂,在无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2405.9g/g,在1%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为134.8g/g。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吸水剂的吸水率急剧下降。在含水量20%的土壤中,吸水剂的吸水率比在渍水土壤中低63.84%。水温从20℃升至30℃,吸水剂的吸水率提高22.36%。每公顷施用15kg和30kg耐盐吸水抗旱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8%和2.96%,甘蔗分蘖率提高0.87%和6.06%,甘蔗茎径增加2.32%和6.07%,增加甘蔗有效茎数12.37%和6.19%,甘蔗增产14.06%和19.73%,甘蔗含糖分提高0.03%和0.36%(绝对值),增加种蔗的经济效益2778.9元/hm2和3646.5元/hm2。  相似文献   

3.
全元复混肥在甘蔗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施用全元复混肥的蔗茎产量比通用复合肥和高美施复混肥,分别增加8.0%和7.6%,一月份甘蔗蔗糖分增加1.2%和0.45%(绝对值)蔗农每667平方米增收44.6元~126.9元。  相似文献   

4.
南昌北郊温度与草莓花量、花期、果实大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南昌北郊温度对草莓花量、花期和果实大小的相互关系。得出:1.旬平均气温<8.0℃不开花,10~12.0℃开花量最大,>15.0℃迅速减少。2.花期的旬平均气温8.0~12.0℃形成大果,14.5~17.0℃形成中果,>18,0℃小果增加。3.形成草莓产量关键期的温度指标是:候温11.7~17.7℃之间,旬温10.0~17.7℃之间,日均温13.0℃左右,开花授粉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质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相似文献   

6.
甘蔗开花后蔗梢的性状变化及其利用价值李绪文(广西武鸣华侨农场广西530105)甘蔗是热带作物,在热带的自然条件下,才能开花。所以,抽穗开花难易的程度,随纬度不同差异很大,开花也受海拔、品种等条件不同而有差别。一般规律是:低纬度较高纬度地区开花多.其中...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光强对辣椒生殖器官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工气候室中,研究了温度和光强对辣椒生殖器官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渝椒2号、和“湘研3号”在气候室处理1周中,低温(15℃/8℃,昼/夜温)下的开花数分别仅为中温处理(25℃/15℃)的18.7%和13.%,而落花率则增加52.5%和44.5%;高温(35℃/25℃)处理开花数减少,落蕾数增加了19和6.6倍。田间观察8天表明,低温处理的植株落蕾数分别较中温处理增加1.9和3.7倍,高温处理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穗或开花,并提早花期3-4个月。利用诱导开花亲本分别与割手密(S.spontaneum)、斑茅(S.arundinaceum)、滇蔗茅(E.rocki)、芒(M.sinensis)、河八王(N.porphyrocoma)等野生种成功地进行杂交或远缘杂交,获得大量实出苗,为野生资源的利用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低温及赤霉素GA3处理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采用9℃低温湿藏,5种不同冷藏时间处理后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影响.发现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从目前的实验看,以6周低温湿藏处理对郁金香花茎伸长效果最好.同时研究了“GA3处理+9℃低温湿藏”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影响.发现处理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从目前实验结果看,以“GA3浸泡+6周低温湿藏”对郁金香花茎伸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夜间温度下,对7个甘蔗难开花品种进行光周期诱导处理,调查夜间温度对光周期诱导开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难开花品种经适当的夜间低温处理后,均能明显提高抽穗率,其始花期也明显提前。但是过低的夜间温度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效应,过低的夜间温度甚至使甘蔗不开花;另外一方面,少数品种对夜间低温不敏感,夜间低温处理对甘蔗正常开花无促进作用,甚至稍低的温度已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对各分化时期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广西桂林地区气候条件下,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从11月初花原基分化开始至次年3月雌雄蕊形成历时约5个月.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历时长,分化较慢,其它时期历时短,分化较快.大部分花原基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旬平均温度为10.1~9.7 ℃时形成;萼片原基主要在次年1月下旬,旬平均温度为1.4 ℃时形成;花瓣、雄蕊及雌蕊则在次年2~3月,月平均温度高于11.23 ℃时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处理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的彩色马蹄莲品种为材料,利用不同栽培处理对其在温室中的生长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基质配方Ⅰ(草炭:珍珠岩:有机肥=7:2:1)适合盆栽需要;适宜的低温有助于花芽分化和控制花箭抽出的高度;不同肥料及营养元素配比对株高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施用全效肥效果较好;补光后,植株健壮,但对花芽分化和花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李永强  陈文荣  辛德东  李志军  郭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04-17608,17631
[目的]研究温度对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花芽萌发的影响。[方法]在相同夜温条件下,通过设置6个不同的昼温度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中国樱桃花芽萌发过程中花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温度对樱桃花芽萌发的形态和生理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花芽发育越快,开花越早。在35/10℃处理条件下,绝大多数花芽到达花序可见期便停止生长。不能正常开花而脱落;30/10℃处理极显著抑制了花冠、雄蕊及雌蕊的发育,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在进行温度处理前,花药已发育到小孢子母细胞阶段。昼温30℃以上处理15d,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而导致雄性败育;25/10℃处理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但形成的花粉粒部分败育。35/10、30/10、25/10℃处理下,MDA含量均是在花序可见期后开始升高;20/10、15/10、10/10℃3个处理相对稳定,表明昼温高于25℃造成了膜脂过氧化伤害。[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制定设施栽培中花期温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初春温度变化对砀山酥梨芽萌发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冬季温度变化对砀山酥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露地栽培砀山酥梨为对照,设置棚室加温、棚室栽培的砀山酥梨为处理。结果表明,初春温度变化,对砀山酥梨芽存活、花序坐果率无显著影响;对坐果率和果实的脱萼率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花芽和叶芽萌动期均提前5 d左右,且花期相对较长;对花芽和叶芽的萌发速率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春石斛(Dendrobium nobile‘Huoniao’)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无机盐质量分数、培养条件及芽体营养生长状态对诱导试管内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1.0 mg·L-1PP333(多效唑)时,添加0.2 mg·L-1TDZ(噻苯隆)与0.1 mg·L-1NAA(萘乙酸),诱导试管开花较为有效;将基本培养基中P、K质量分数加倍,花芽分化率显著提高;低温恒温10℃或23℃/10℃(昼/夜)处理较常温恒温23℃条件下培养提前30 d开花,且花芽分化率有所增加;植株茎节数为2是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临界条件;植株茎粗对试管内成花数量影响显著,花芽数量随茎粗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试验以茎节数为3个、茎粗为7 mm的试管苗,接种在改良1/2MS+TDZ0.2 mg·L-1+NAA0.1 mg·L-1+PP3331.0 mg·L-1培养基上,恒温10℃条件下培养30 d后,转为恒温23℃条件下培养60 d花芽分化率最高,达56.92%,成花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菜心花芽分化起始前后茎尖部位DNA甲基化水平、赤霉素(GA)含量和蛋白质(P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前夕,即一级分化之前DNA甲基化水平就开始下降,且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进一步下降;GA含量在花芽将要分化时,稍有下降,但花芽开始分化后又有所回升;蛋白质含量从花芽分化前夕开始伴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山桐子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山桐子花芽分化与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花芽分化可划分为6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山桐子的花芽分化始于8月下旬,在形成花序轴原基之后进入休眠期。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3层)、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四面体结构,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子房1室,多胚珠;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自然生长条件下芍药花芽感应低温的始期,以大田地栽的不同花型、不同花期4个品种芍药为研究对象,连续2 a观察其在北京地区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花芽所处的发育状态,对比其在山东菏泽地区1 a的分化状态,探讨不同品种可接受低温时花芽分化状态的规律性,为芍药生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芍药花芽发育状态与翌年花期相关,花芽分化程度越高,花期越早;与花型间无明显联系;芍药花芽处于雌蕊原基分化期时可感应低温,花期较晚的品种花芽处于雄蕊原基分化期时亦可感应低温。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花型夏菊品种“奥运火炬”为材料,通过不同定植期获得不同的温度条件来研究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型夏菊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6℃以上时即可开始花芽分化;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时,随温度升高,花芽分化速度加快,花芽分化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变短,尤其是总苞鳞片分化前期和后期最明显。平均温度25-30℃适宜花朵开放,但随着温度升高开花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花期一般长30-40 d,温度高于30℃时,花朵衰败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蝴蝶兰‘绿熊’在催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绿熊’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花芽分化期、抽梗期、着苞期和开花期内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催花15~45天(花芽分化期),IAA和GA开始大幅度降低,在45天时达到了花芽分化时期内的最低值;在抽梗期内IAA和GA开始迅速升高并在催花95天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的IAA和GA含量;催花195~240天(开花期)内两者均降低。ABA和ZR在催花15天(花芽分化期)时开始显著上升;抽梗期内ABA的含量下降,而ZR变化不显著;着苞期和开花期内两者均上升,ABA和ZR催花240天(开花期)时达最高值,分别为催花0天(花芽分化期)时的3.2倍和2.97倍。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变化对‘绿熊’的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起着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低浓度的IAA、GA和高水平的ABA、ZR有促进‘绿熊’花芽分化的作用,高浓度的IAA、GA和ZR有利于‘绿熊’花梗的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