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仔猪。2009年4月,通海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5~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其他年龄段的青年猪、母猪及种公猪亦可感染,有的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主。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近年来,由于受猪蓝耳病等猪流行病的影响,猪免疫功能下降,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本地区时有发生,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引起该病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血清型较多(已知有15个血清型),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3.
正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呈现多种临床类型,在很多地区散发流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s病,目前很多学者对此病进行了临床诊断与防治研究。典型病例以发热、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1-2])。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抗菌药滥用出现耐药性等因素,给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造成病猪发生以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所以本试验在安阳地区的发病猪群中采取病料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离,并做药敏试验,确定其敏感药物,以期为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材料1.1病料来源安阳地区某猪场发病猪,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随机采取病猪肺  相似文献   

5.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病。猪副嗜血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影响2~4月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猪副嗜血杆菌,属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猪副嗜血杆菌通常只感染猪。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尤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君  薛国聪  张万里 《养猪》2012,(2):113-1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猪饲养过程中常发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它细菌或病毒协同作用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以继发或并发感染形式出现,使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腹膜炎、心包炎、胸膜炎为主要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发烧发热、消瘦、腹式呼吸等临床症状为主。因血清型较多,且耐药性易产生,导致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在猪场生产中要通过综合防控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斯病(Glsser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细菌性传染病。发病时主要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荚膜,细菌有多种不同的形态。该菌至少有15种血清型,我国的主要流行菌株是4、5、14和l5型等,目前还有部分血清型不可定型。1流行病学该病呈现世界性分布,我国分布也比较广泛,逐渐呈上升的趋势,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天然宿主,通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以保育阶段的断奶猪为发病主体,无论是现代化的养猪场还是农村的散养户,都存在着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验采用咳嗽包3种药物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平均治愈率达96.4%,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希  马超锋 《猪业科学》2015,(8):100-102
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群危害较大,文内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入手,就该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型分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展开论述,最后,提出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董志刚 《兽医导刊》2012,(12):47-48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目前危害猪场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严重,已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有15种之多,用疫苗防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采用有效的药物预防是目前养猪场针对此病的主要策略。现根据本人多年在规模化猪场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刘旭鹏 《兽医导刊》2011,(Z1):102-10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作格拉斯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猪饲养过程中易发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作用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或并发感染出现,使得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是一种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多种病症的猪传染性疾病,由具有多种血清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该病流行和暴发的报道。该病常表现为散发性和继发性发病,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或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存在时,会导致发病[1-2]。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养猪流通范  相似文献   

14.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保育猪和中大猪,引起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已经有超过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成为养猪头号细菌性疾病的势头,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该病血清型较多,用药后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仅通过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很大,还需要综合防控。1流行病学母猪和育肥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镇江地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流行情况与耐药性情况,本试验采集患病仔猪的肺脏、肝脏、关节渗出液等病料组织85份,采用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鉴定、PCR鉴定等方法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从85份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48株副猪嗜血杆菌;48株副猪嗜血杆菌具有7种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和12型为流行的主要优势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0%和31.3%; 48株副猪嗜血杆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50.0%~100.0%之间,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2.5%~25.0%之间。说明该地区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流行情况复杂,且耐药性严重。本试验为该地区的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泽氏病,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目前预防该病主要是灭活疫苗,但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不强或无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发展新的广谱疫苗是未来的趋势。文章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疫苗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用疫苗防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治是目前养猪场针对此病的主要策略。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动物专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喹肟(Cefquinome)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头孢喹肟主要作用机理是与细菌青  相似文献   

18.
倍诺林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用疫苗防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治是目前养猪场针对此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泽氏病,该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引起的散发性疾病,后来通过SPF猪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致.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常与病毒、细菌性疾病协同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只感染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可达50%.现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作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被称为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或被称为革拉泽式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呈现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的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复杂,不易确诊,而且发病速度快,主要危害仔猪和保育猪,目前在多个国家流行,是当前养猪业的大敌。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该菌通常情况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菌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更是如此,因而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