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1002号台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康森"具有强度强、移向稳定、结构不对称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热带西南季风等对环境流场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副热带高压的偏强偏南是这次台风路径稳定少变的主要原因,也是台风"康森"降水云系分布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丹  孙昕 《北京农业》2012,(6):216-21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7-18日商水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日本海高压脊和青海高压脊的持续对峙、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切变线的维持和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以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K指数高值区大面积存在等是形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威 《北京农业》2013,(30):164-16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19号台风"天兔"天气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其中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是台风从华南沿海登陆的主要原因,活跃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气流交汇形成台风东侧中低层东南风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地面观测资料,对1509号台风"灿鸿"路径突变及影响南通稳定性降水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灿鸿"移动路径与副高强度、形态、台风内力的关系密切,副高与高压脊合并后转为南北向分布是"灿鸿"路径突变的主要原因;同时,"灿鸿"有追随200hPa高空辐散区移动的倾向."灿鸿"影响期间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其北部的鞍型场形势及日本海高压坝的阻挡均为南通长时间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到西南风的水汽输送带稳定维持,产生深厚湿层和明显的水汽辐合;垂直于32°N纬圈的次级环流,均为降水强度的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天气特征,探讨了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8年延边地区发生的这次持续性罕见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大陆高压东移与控制东北—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合并,使其面积扩大、强度增强,并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此次延边地区的高温天气作用非常小,非绝热因子才是本次高温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梦彤  张珍  宋自福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6):58-60,封3
利用NEC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从天气形势演变、水汽、垂直运动等方面对2014年秋季发生在豫西北的持续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西风带长波系统的稳定少动是导致豫西北地区连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降水是大尺度环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天气尺度系统连续、重复出现造成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相对稳定使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长时间在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上空交汇,是导致豫西北地区长时间维持阴雨天气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2017年夏季靖江地区异常连续高温天气过程为典型进行诊断分析。强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高压长时间盘踞靖江上空是产生连续高温灾害的主要原因;高温期间冷空气势力弱,海上台风、青藏高原暖高压的特殊活动路径,为副高的稳定维持提供有利条件;温度平流和垂直加热对高温的出现起重要作用,而高温的维持以及极端高温的出现更多的取决于非绝热加热。  相似文献   

8.
<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它具有大尺度性、综合性及地区差异性等特点。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低温冷害的概念农作物在零度以上相对低温受到的伤害,可使作物生育延迟,或使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减产。延迟型冷害作物外观常无明显变化,故有"哑巴灾"之称。二、形成冷害的原因春季冷空气入侵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常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引起早稻烂秧死苗。一般在东亚槽深厚、副热带高压  相似文献   

9.
对烟台市"麦德姆"影响期间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对各种数值模式预报的台风"麦德姆"移动路径和降水落区进行了检验,与历史相似路径台风"麦莎"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纬度高压坝、副热带高压的发展及稳定是影响台风移动路径进而影响降水落区的主要因素,西风带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台风的移向和移速,T639和日本传真图分别对于"麦德姆"的路径和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风云2E卫星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4年9月13—18日济宁地区秋季连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连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偏北的位置,贝加尔湖以东的低值系统移动缓慢且稳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偏北且稳定维持,南亚高压异常偏强,以上条件为此次连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绥于鲁南地区;台风的生消移动是副高稳定维持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江中下游北部有高能量锋区长时间维持时,鲁南地区容易形成连阴雨天气;前期降水以盾状云系南侧的低云降水为主,后期降水是副高外围东北—西南向云带稳定维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唐文  陈见  农孟松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73-174,183
主要对2011年第17号台风"纳沙"对广西大范围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因素是冷空气与"纳沙"的交汇作用、副热带高压带的稳定加强、西南季风云团的卷入。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段的降水具有不同的成因,9月29日20时~30日20时为第一阶段,强降水是由"纳沙"内部环流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引起的;9月30日20时~10月2日20时为第二阶段,强降水主要是由"纳沙"外围西南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带西侧东南气流辐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绝热、无摩擦大气湿位涡守恒理论和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山东省西北部2012年7月30日~8月1日的农业致灾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特征及不稳定能量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副高边缘低涡切变类暴雨天气过程,500 hPa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的稳定为该次暴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湿位涡"正负区叠加"的配置形势有利于低涡暴雨的发展,暴雨区位于850 hPa MPV1和MPV2的正负值过渡的零值区附近;在降水发生之前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存在,降水开始由冷空气入侵所致对流不稳定能量触发,后期由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而使得大气层结接近对流中性;在降雨区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减弱以后,900 hPa以上有对称不稳定能量增强,倾斜对流得以发展,这是造成暴雨增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FNL 1°×1°时间分辨率为6 h的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7月16—17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日本海高压是主要的大尺度影响系统;日本海高压与高纬度阻塞高压同相位叠加阻挡高空槽东移,使低压槽长时间稳定少动。同时副高加强北抬,副高西侧西南暖湿气流与低槽后部西北干冷气流在华北地区相遇,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低空急流虽不明显,但华北地区处于高空急流的右后侧,高空辐散条件较好。低层水汽丰富,偏东气流将东海洋面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2015年第12号台风"浪卡"也是重要的水汽输送源,源源不断的水汽向华北输送,则高温高湿的不稳定能量在华北地区聚集,大气层结处于条件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发生前和发生时,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是有利于强降水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地形对本次暴雨起到了重要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蔺德美 《农友》2001,(11):8
黑龙江省七星农场三分场24队的徐启德每年种植20亩葵花,仅产后加工售出的5000多公斤葵花籽,就可收入1-2万多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天气特征,探讨了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2018年延边地区发生的这次持续性罕见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大陆高压东移与控制东北-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合并,使其面积扩大,强度增强,并长时间稳定维持;(2)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此次延边地区的高温天气作用非常小,非绝热因子才是本次高温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6月台风"米雷"造成丹东区域暴雨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进行分析表明:东北地区西风脊与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合并,在"米雷"的东方和北方形成了明显的高压坝并稳定维持,迫使中心被冷空气侵入的"米雷"开始黄海西折。在东南风气流的引导下,高能能量向暴雨区输送,最终导致本次暴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5日安徽致灾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劲  顾松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43-7445,745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红外卫星云图,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的致灾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大风过程是由发展强烈的强对流系统引起的,其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大范围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大气垂直风切变中等的背景下。高空冷平流和低空暖平流产生的对流不稳定是强对流天气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低层存在干线和风向辐合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对流风暴下部强烈冷性下沉气流形成了地面雷暴高压,雷暴高压与周边低压区之间较大的气压梯度是形成地面大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泾县2016年6—8月特殊天气作了简要的总结:前期特点是暴雨日数多、降水量多、降水过程强,原因是副高稳定超过19°N并维持在20°~26°N范围的时间较常年偏晚;在中高层,东亚为明显的经向型环流特征,引导冷空气南下,低层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形成低空急流并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暖湿水汽。后期为晴热高温天气,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持续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服务方面,整个主汛期共发布各类短信、预警170多条,6月28日1:30到7月4日23:00共发布各类短信、预警71次。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caps提供的常规探测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造成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林市大范围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带稳定而强大的前提下,季风云带和热带辐合带卷入以及冷空气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台风的偏心结构是导致降雨主要集中在路径东北侧的主要原因。整个降雨时段可分为10月4日8:00至10月5日8:00、5日8:00至6日12:00 2个阶段,5日上午台风出现空心结构,降雨量减少。这2个降雨时段成因区别于冷空气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铁岭一次致洪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郭鹏 《农业与技术》2012,(9):135-138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卫星及多普勒雷达等对此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位置偏北、高低空急流在本地上空的耦合,丰沛的水汽输送,冷空气的侵入导致垂直上升运动加强,为过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是铁岭地区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