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特籼占25”是佛山农科所用特青2号与粳籼8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稻新品种。1995~1996年参加省晚造优质稻区试,亩产分别为422.11公斤和425.49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0.21%和7.62%,居12个参试品种首位,增产达显著值。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于1998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广东1999年重点推广优质稻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二软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粳籼21为母本、长丝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株型好、外观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较好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1999年和200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常规优质稻区试,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95.65 kg和417.36 kg,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0.64%和增产2.47%,增减产均不显著.2000年全省种植1.53万hm2.2001年2月,中二软占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1 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双优2088是以优质不育系双青A为母本与弘恢208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0-2011年参加广东省晚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149.23 kg/hm2,比对照粳籼89平均增产19.98%。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39.50 kg/hm2,比对照粳籼89增产20.57%。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作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8 d。2012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晚粳新品系。2004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为560.3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达513.4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7.2%;经作连晚特早熟品种栽培13.4m2小区鉴定试验,7月10日播种,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新品种五山丝苗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五山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1.44%,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10年南方稻区早籼国家区试,产量比对照种天优998增产4.21%,增产极显著。应用五山丝苗已育成新品种(系)丰秀丝苗、五山华占。  相似文献   

6.
“协优5968”(“协青早A”/“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籼新组合。于2003、2004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单晚和连作晚稻种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在省内外共种植35万亩。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8.40、561.8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7.0%、16.2%,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迟熟高产组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2.7、5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6.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杂交晚粳甬优1540品种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偏籼型杂交晚粳稻,201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4017)。2014年,洲泉镇清河村种植甬优1540高产示范方120亩,平均亩产745kg,比全镇晚稻平均单产578kg增产28.8%。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l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甬优1540具有超高产潜力。2011年参加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82.7 kg,  相似文献   

8.
1特征特性 1.1高产稳产,潜力大 2001、2002两年,丰优559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526.5kg/hm2,比对照籼优63增产5.9%(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在继续参加省优质杂籼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979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8%.  相似文献   

9.
郁青109号是铁岭郁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冬以H51280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09-2010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6.5 kg,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2.0%;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9.8 kg,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9.2%。  相似文献   

10.
"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亩产达628 2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 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615 5kg,比"武育粳3号"增产6.4%.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调查,初步探索出"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1冀花11号1.1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区域试验,两年荚果平均亩产269.25 kg,籽仁平均亩产205.03 kg,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平均增产12.51%和16.12%。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亩产252.80 kg,籽仁平均亩产190.98 kg,均居小粒参试品种第1位,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增产24.46%和32.27%。一般示范亩产300~400 kg,高产示范亩产可达450 kg以上。1.2适宜范围。冀花11号适宜在河北及周边省市花生产区春播、麦田套播和冀中南麦后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浙油51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该品种2007~2008年度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0.3 kg,比对照浙双72增产19.7%,达极显著水平;2008~2009年度平均亩产175.6 kg,比对照增产11.6%。两年平均亩产168.0 kg,比对照增产15.7%;两年平均产油量82.3 kg,比对照增产29.4%。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3.
博优早特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晚籼弱感光杂交稻组合,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467.9公斤,比对照种博优122增产1.58%,列参试组合第1位。  相似文献   

14.
"华粳1号"(原名D09)是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8.2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5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6.4%,在5个品种中居第二位.同年1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摸索该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1年度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组织了沿江、沿海、苏中、苏北等不同生态区类型代表农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21优691系三系不育系中21A与自选强恢复系淦恢691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稻早熟组合。2007年参加省区预试,平均亩产为495.91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67%,差异不显著,第6位;2008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亩产为477.76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68%,差异极显著,第2位。2009年江西省区试续试平均亩产为483.24kg,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97%,显著,第5位,两年平均亩产480.5kg,比对照增产7.83%。全生育期比对照早约3d。2010年3月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6.
国审品种杂稻内5优907引种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907系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川恢907组配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黔东南州农科院引进该品种进行高产连片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不易倒伏、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好、大穗等特点。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22.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04.3 kg,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13.4 kg,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1.2 kg,比Ⅱ优838增产7.6%。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0。  相似文献   

17.
徐州8785是本所1981年用徐州21号作母本、郑州761作父本杂文选育而成.一、产量表现1990~1991两年同时参加徐州市和江苏淮北片小麦品种区试.徐州市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47.9kg,较对照品种徐州21号增产7.3%,达显著水平.淮北片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65.5kg,较对照济南1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淮北片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1kg,较对照徐州21号增产2.3%.1990~1992连续3年参加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421.1kg,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比徐州21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3年共57点次试验有42点次比对照增产,占试点总数73.7%.  相似文献   

18.
郁青263号是2006年冬以07U11为母本,AM23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09~2010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6kg,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2%;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6.9 kg,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33.5%,具有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27号原名"武运2743",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209),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0.51公斤,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3.06%,2009年较对照增产不显著,2010年较对照增产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09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7.4%。  相似文献   

20.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13。来源与类型:原名"苏粳706",由江苏省(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台0206,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4.9公斤,较对照宁粳1号增产6.5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60公斤,较对照增产7.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