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活能力低下,难以存活,可给养鸡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要杜绝孵鸡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  相似文献   

2.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存能力低下,难以存活。 要减少孵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胚致畸因素并加以克服。鸡胚致畸因素很多,重要的有:(1)未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2)孵化器具选择不当;(3)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其中(1)只要严格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即可解决。此处重点介绍(2)、(3)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活能力低下,难以存活。要杜绝孵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胚致畸原因并加以克服。从养鸡实践中得知,鸡胚致畸原因很多,重要的有:(1)未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2)种鸡近亲繁殖。(3)孵化器具选择不当。(4)饲料添加剂或药物使用不当。其中第(1)项只要严格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即可避免,有关书籍及报刊多有叙述,此处略而不谈,仅着重介绍其余各项。1.避免种公鸡母鸡近亲繁殖近点,如孵化率低、后代体质较弱等,最突出的缺点是后代畸形率较高,所以避免…  相似文献   

4.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存能力低下,难以存活。要杜绝孵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胚致畸原因,加以克服和纠正,从源头进行预防。从养鸡实践中得知,鸡胚致畸原因很多,重要的有:(1)未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2)种鸡近亲繁殖;(3)孵化器具选择不当;(4)饲料添加剂或药物使用不当。其中第(1)项只要严格按正确孵化规程进行孵化即可解决,有关书籍及报刊多有叙述,此处略而不谈。此处着重介绍其余各项。1.避免种公鸡种母鸡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有许多缺点,如孵化率低、后代体质较弱等;最突出的缺点是后代畸形率较高。所以避免用近亲繁殖所产的鸡蛋作种蛋进行孵化,是杜绝出畸形雏的首要措施。2.避免使用有致畸作用的孵化器具:电热毯(俗称电褥子)由于保温性能好,温度适中,某些地方已作为孵鸡器具使用。但近来许多科学家发现,电热毯热时辐射出的电磁场对鸡胚有较强的危害作用,它通过促进鸟氨酸脱羧作用加快和引起大脑震荡扭曲而引起胚胎发生畸变。西班牙科学家用鸡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将种蛋放置在极低频脉冲弱电磁场中孵化时,孵出的雏鸡有80%发生头部神经的畸变。3.避免使用有致畸作用的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5.
幼雏克雷伯氏菌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了一起由种鸡输卵管、泄殖腔带菌垂直传播,造成种蛋蛋白带菌,引起死胚、弱雏和幼雏腹泻败血症死亡的幼雏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病菌也可以通过口腔、脐孔行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6.
种鸡场的主要产品是鸡苗,作好售后服务工作是种鸡场营销工作的必要手段,售后服务的基本原则就是:提供给客户健康无病的鸡苗和指导客户用科学的方法养好鸡群。下面就售后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述于后。 一.一周龄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1因孵化条件不当造成弱雏 在孵化过程中因机械原因、水电原因和人员不尽心 常常会影响鸡胚的正常发育。发育不良的鸡胚可能死亡,也可能孵出后变为弱雏。一般某批次孵化率高弱雏就少,某一批次孵化率低弱雏就多。弱雏表现为:体格小、无精神、腹大、脐部收缩不良、粘壳、畸形等等。弱雏一般…  相似文献   

7.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 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了  相似文献   

8.
某鸡场从一肉种鸡场购进幼雏6000只完全按照要求运输到达后饮给含胺基维他的水,雏鸡精神较好,弱雏很少。饲喂成品颗粒料、垫草育雏,第3天发现有极个别幼雏不愿走动、无精神,畜主以为是弱雏没在意。第4天病雏不断增多,第5天大群发病。病鸡减食或不食,嗜睡不愿活动,羽毛蓬松,翅下垂、反应迟钝、继而气喘、  相似文献   

9.
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及弱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孵化到约19日龄时开始移盘并进入出雏期,在此期中如果出雏正常则雏鸡破壳时间集中,鸡胚死亡率在5%~7%以下,健雏率在98%以上。但生产中常出现孵化后期死亡率偏高或弱雏较多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病防治     
鸡病防治第三节病毒性疾病(下)兰州军区西安北关农场黄大为,张玲一、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雏到中雏阶段。初生雏很少生病是因为母源抗体起作用,成年鸡的法氏囊已退化,所以也不发病。1、流行病学:多发生在2-15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伊莎珍珠鸡为母本,艾维茵鸡为父本做杂交试验。杂交种蛋受精率为85%,受精蛋孵化率为69.8%;杂交一代雌雏外形酷似珍珠鸡幼雏,但毛色为淡黄色夹杂几点黑斑,成活率很低;杂交一代雄雏外形酷似艾维茵幼雏,毛色也是淡黄色夹杂几点黑斑;育肥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生长速度介于珍珠鸡与艾维茵鸡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在孵化生产中,常遇到孵化最后几天鸡胚大批死亡的情况,给生产者造成很大损失。根据解剖健康鸡雏、弱雏和鸡胚毛蛋,经比较观察和测定分析,探索鸡胚后期死因,提出了防止发育正常鸡胚的啄壳前死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雏鸭肝炎弱毒疫苗 用于预防雏鸭肝炎,采用雏鸭肝炎鸡胚化或鸭胚化弱毒株,接种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或9~10日龄鸡胚尿囊腔,收获48~96h内死亡胚的尿囊液,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血变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又称鸡住白虫病(俗称鸡白冠病)。该病常导致幼雏出血死亡或生长发育迟缓,中雏和大雏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贫血和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5.
鸡胚孵化后期死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森有 《中国家禽》1998,20(9):14-15
通过剖检对孵化后期死胚蛋和出雏的健雏、弱雏比较、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期的死胚常见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肺发育不完整,鸡胚残余卵黄平均重只有2.5~3.5g,个别死胚卵囊呈黄绿色。孵化后期的局部高温和缺氧可致鸡胚代谢失常。因此,孵化后期严防机内局部高温,注意通风是降低死亡,提高孵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鸡白痢是鸡最常见、多发的传染病之一,对雏危害性极大。笔者近来用中药白术、苍术、茯苓等份研粉,治疗患病成鸡59只,雏鸡231只,预防无症状鸡1369只,都取得了满意效果。观简介如下。将三种药物研成粉未,灌服或拌在饲料中喂。治疗用量:幼雏0.2~0.5克,中雏0.5~1克,成鸡1~3克。轻者每天1次,重者每天2次。预防用量:幼雏每天0.1~0.3克,中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A66弱毒株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V-A毒株连续通过鸡胚25代后,已失去对雏鸭的致死性,至60代时已对雏鸭无致病力,用A66鸡胚混合毒50万-200万个半数免疫量(DIMD50)经皮下途径接种1日龄雏鸭,无异常反应。A60、A66鸡胚混合毒的毒价分别为10^7.64CELD50/0.1ml和10^7.36CELD50/0.1ml;对1日龄龄急诊鸭经皮下免疫的半数免疫量分别为10^6.36DIMD50/0.1ml和10^6.16DIMD50/0.1ml.A66鸡胚毒连续回归雏鸭5代,全部健活,剖检亦无肉眼可见病变。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表现为白色下痢和心肌、肝、肺等器官的坏死性结节。主要危害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鸡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可成为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1.流行病学 鸡最易感,其次是火鸡,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平行传播,即病鸡由粪便排出大量细菌,污染环境,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同一群鸡。另一种是垂直传播。即带菌母鸡产的蛋带菌,孵化时白痢菌在蛋内繁殖,使部分鸡胚死亡;部分鸡胚未死被孵出的幼雏于1周内发病而死;从带菌蛋孵的幼雏在发育过程中,体内带有大量病菌,…  相似文献   

19.
鸡的幼雏期(0-4周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的需要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常发生各类疾病死亡,无论鸡场.还是专业养禽户,均有盈利与亏损的经验与教训,放养者造成大批死亡而亏本的较多,而“老”养禽者则是普通病不断而造成经济效益降低的居多。_大批死亡原因分析一、胚胎病和孵化不良禽胚的营养不良几乎全是山于对亲代(种禽)的不合理饲养条件引起的在用非全价的饲料喂养母禽时,卵黄成分即发1明显差异,不能满足卵细胞和胚胎继续发育的需要,就能造成禽胚生命力和抵抗力的降低,甚至比亡即使出壳也影响雏禽健康,雏禽的许…  相似文献   

20.
可致鸡胚畸变的两种禽用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孵鸡可引起鸡胚畸变、孵出奇形怪状的畸形雏的禽用药物有很多,但只从理论上讲往往令人半信半疑.现举出发生于生产实践中的两种药物,因引起了重大经济损失,事实清楚,养禽业者应引以为戒,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