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细胞和重要组成部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经济收入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并因旅游消费的关联性能够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乡村景区周边农民的收入,景区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七星景区和龙脊梯田为例对国内游客进行市场调查,从国内游客旅游消费监测统计数据入手,比较分析城乡景区国内游客消费的差别,结合游客的反馈信息针对桂林城乡景区如何提高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解说牌示的价值、规划方法与技术认识不深的现实,在旅游解说规划中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下,结合景区旅游解说资源的特性与游客特征,分析出旅游解说牌示规划与设计应包括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评估与保持等4个阶段和组建解说队伍、清查解说资源、决定解说目标、选择牌示类型、选择牌示材料、连接对象与文本、确定牌示文本、确定牌示尺度、选择印刷方式、评估解说牌示与保持解说牌示等11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3.
旅游解说系统是一个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是联系游客和景区之间的重要纽带。作者在多次对颐和园景区内的解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向导式和自导式两方面分析了颐和园景区内解说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旅游动机与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与解说主题)的相关关系,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经因素分析得到学习体验、修身养性、价值营造和社会接触4个旅游动机,以及专业知识、民俗风情、人为活动与发展历程4个自然遗产地解说主题,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得到游憩积极型和游憩消极型两类旅游动机类型.研究发现,游客旅游动机与解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游客动机类群与解说媒体中的定点解说、剧场解说、解说折页、解说多媒体、解说牌、陈列展示与非现场解说有显著性差异;而游客动机类型与专业知识、民俗风情和发展历程等解说主题之间需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择与旅游活动最为相关的因素一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选择野象谷景区作为旅游对象的行为意识。以客源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游客基本特征和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和伙伴等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游客对景区的选择;以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对景区的要求以及游客希望采取的管理措施探讨游客的保护意识。以制作警示牌、加设高架栈道、聘请亚洲象跟踪人员等措施减少游客因观看亚洲象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之一是生态环境教育,旅游解说系统是达到该目的的有效手段;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通常由向导式解说和自导式解说二个方面构成;分析张家界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和娴  杜臣昌  郑英  王凤民  刘文俊  戴军 《绿色科技》2024,(2):244-248+265
大众旅游的持续推进,对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现有的游客信息掌握少且不精准等问题,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移动定位技术,研究了游客分析相关关键技术,开发了旅游景区游客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方便旅游景区识别热门子景点、绘制客流趋势、判断游客类型、统计消费数据、分析游客画像、区分游客来源地等,对于旅游景区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调整二次消费产品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策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性已引起学者及管理者的关注。笔者从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旅游解说系统的策划原则及要素,并提出了一套策划程序。  相似文献   

9.
陈颖 《广东园林》2007,29(5):72-76
本文探讨了森林公园旅游度假景区及其规划的特征和组成,并介绍了相关实例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景区。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和常见城市园林植物相比,太行山旅游景区野生观赏植物形态独特、花繁色艳、养护成本低廉、观赏季节性明显。野生观赏植物应用原则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野生观赏植物应用方式为观赏利用与科普教育及植物文化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桂林七星景区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对七星景区景观资源特色进行了分类和总体评价,并从峰石地貌景观、岩溶洞穴景观、林溪景观、动物景观、人文建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旅游开发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巴松错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满意度作为反映森林公园竞争力以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09年10月及2010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巴松错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导游服务、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综合满意度较高,景区对厕所、垃圾筒、标牌等旅游设施管理不善。藉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调查了游客对乐山休闲旅游的认知度、体验度及满意度,结果表明:1乐山休闲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游客认知度,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是乐山休闲旅游核心竞争景区;2游客体验度整体水平可观,游客个体因素对旅游体验评价存在主观性;3游客对乐山旅游满意度较好;4个人月收入、乐山休闲旅游文化品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影响游客重游乐山意愿。建议:1重点打造乐山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品牌;2建立休闲旅游景区链;3完善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4建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体系。提出了乐山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葡萄酒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专项旅游,自出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体验性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部分,从旅游解说切入,探讨了旅游解说对葡萄酒旅游的影响以及对游客体验值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亚雪公路大景区要打破常规、变换思维,突破传统道路景观规划的局限,将亚雪公路当作一个世界级的大型冬季冰雪旅游景区和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旅游的著名景区及一线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相似文献   

17.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180万人次为好;...  相似文献   

18.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2 4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90.9万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59.5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没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康市南宫山、瀛湖2个具有代表性的山水旅游景区科普旅游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在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康科普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普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已有的旅游景区实现资源的有序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普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解说系统,形成全方位的科普旅游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雾灵山游客人数进行分析,指出了雾灵山景区的主要客源地,并结合各个旅游客源地城市的主要要素指出了影响旅游客源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景区的旅游经营和宣传促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