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眼鰤鲈StizostedionVitveum(Micthill)属鲈形目、鲈科、鰤鲈属,为淡水低温性鱼类、又称白眼鲈。原产加拿大,后移殖到美国,是加拿大内陆水域经济价值最高的鱼类。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易捕捞(三网起捕率可达95%以上)、抗病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吉林省水产研究所和长春市水产研究所先后引进并对其繁殖生物学、育种及饲养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繁殖生物学1.1亲鱼培育从鱼苗培育成成鱼.再饲养到成熟亲鱼、池塘通常至少…  相似文献   

2.
大眼狮鲈 (Stizostedionvitreum)又称黄狮鲈或白眼鲈 ,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 ,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东部 ,是北美优质的游钓和养殖鱼类 ,其产量居第二位。该鱼具有适温范围较广 (0—30℃ ) ,冬季可摄食 ,生长速度快 ,肉味好等特点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放养。 1993年 ,哈尔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由加拿大引进 ,并进行了池塘驯养大眼狮鲈的技术研究。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也于 1996年开始引进试养。 1996年 6月 ,长春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大眼狮鲈鱼的引进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通过三年的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3.
大眼狮鲈(Walleye)原产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是北美洲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已有100年的养殖历史,其产量仅次于叉尾。在北美五大湖捕获量居首位,是主要的游钓鱼类和珍贵食用鱼类,其肉质优于淡水石斑。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993和1994两年从加拿大引进了大眼狮鲈,并进行了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在生物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是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的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淡水水域,尤其在五大湖中资源十分丰富。加州鲈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病害少、饲养管理方便、容易捕捞、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可在淡水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及海边滩涂中开展养殖,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5.
美国红鱼的生物学特性、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彤霞 《海洋渔业》2003,25(1):34-36
美国红鱼(Csiaenops ocellat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亦称眼斑石首鱼、红鱼、红姑鱼、黑斑红鲈、大西洋红鲈、斑点尾鲈等,系暖水性、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该鱼原产于美国东南海岸,我国台湾和青岛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引进此鱼,目前已在我国南方及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养殖。该鱼生长快、适应性与抗病力强、耐低氧,能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水域中养殖。  相似文献   

6.
大眼狮鲈(Stizostedion Vitreum)英文名Walleye是北美洲重要的经济淡水鱼类,有“湖中金子”之雅称。在北美作为一种主要游钓品种。也是餐桌上淡水鱼中享有盛名的美味佳肴。在加拿大其产量占淡水鱼中的第二位,产值与效益位居首位。大眼狮鲈在美国和加拿大已有一百余年的养殖历史。多年来,加拿大政府成立了多个苗种繁育站,进行人工繁殖、苗种生产和自然放流。目的是对资源进行保护和补充。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首次将此鱼引入我国,并进行了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养殖的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实践证明,大眼狮鲈适应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有希望在我国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北美淡水鱼类大眼鱼师鲈之形态、习性、生长及在原产地北美的天然捕获量  相似文献   

8.
大眼狮鲈是原产北美洲和加拿大的重要淡水经济鱼类,其产量仅次于叉尾(?),且肉质好,很受消费者欢迎,是北美最重要的淡水游钓鱼类。该鱼属适低温的温水鱼,但可在较高的水温下驯化,其生活适温为15—25℃,适合在“三北”地区生活。为了增加北方地区养殖鱼类新品种,根据我市和加拿大萨斯卡切温省的科技计划交流,1993年5月,我所将从加拿大引进大眼狮鲈发眼卵,并对该鱼进行移植、驯化等有关技术的研究。特译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加州鲈是广温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等优点。该鱼喜栖息于沙质或沙泥质且混浊度低的缓流静水中,是发展池塘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同时该鱼较贪食、易上钩,又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0.
美国条纹鲈,学名海鲈(Morone saxatilis).又名美洲狼鲈、条鲈、线鲈、淡水石斑等,隶属于鲈形目,鳍鲈科,狼鲈亚科,是一种溯河性鱼类,为美国的传统养殖鱼类。该鱼生长速度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尤其是对盐度及水温的适应范围广,适合于在淡水及咸淡水水体中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可与我国名贵的鳜鱼相媲美。美国  相似文献   

11.
大眼狮鲈鱼苗的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眼狮鲈又称白眼鲈 (StizostedionvitreumMtchill) ,英文名Walleye ,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北美洲东部 ,是美国和加拿大重要的游钓鱼类和经济鱼类。为了增加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鱼和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的品种 ,1993~ 2 0 0 0年我所连续 8年从加拿大萨斯卡切温省引进大眼狮鲈发眼鱼卵和鱼苗 ,移植到哈尔滨地区 ,培育成夏花后 ,放流到内陆水域自然增殖或作为池塘搭配鱼类养殖。现将池塘培育大眼狮鲈鱼苗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与放养量利用沙底塘与泥底塘进行大眼狮鲈…  相似文献   

12.
李先明 《淡水渔业》2003,33(5):59-60
杂交条纹鲈目前有两种 ,一种为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南加州生产的“原始杂交”种即用条纹狼鲈的卵与金眼狼鲈的精子人工杂交而得 ,另一种为雌性的金眼狼鲈与雄性的条纹狼鲈杂交种“阳光鲈”。条纹鲈和杂交条纹鲈为目前美国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 ,主要用于游钓业及餐饮业。杂交条纹鲈因其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 :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抗病力强并具有集群摄食习性 ,易驯化饲养、起捕率高 ,且肉质白嫩、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目前己成为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台湾、沿海省份及内陆地区都已相继引进了杂交条纹鲈。根据我省近年来养殖该鱼的经…  相似文献   

13.
大眼狮鲈又称黄狮鲈或白眼鲈(英文名Walleye),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东部,是北美优质的游钓鱼类和养殖鱼类。我所于1993年和1994年从加拿大引进并进行了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放养。初步研究表明:大眼狮鲈食性广、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适温范围较广,冬季可摄食,生长速度快,池塘套养和大水面放流效果好,适于我国北邮地区养殖,也可适于南方大水面养殖。现将我们对这种鱼的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畜牧兽医水产局2016年10月从深圳市东方海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美国银斑鱼苗1万尾,进行试验、示范养殖。该鱼苗规格为6~8 cm,分别由5家养殖户进行网箱或池塘专养。美国银斑学名黑莓鲈,属日鲈科,莓鱼属,是一种中小型广温性鱼类,广泛分布在北美大陆的江河湖泊中。该鱼种于1993年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其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能生  相似文献   

15.
湖鲱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鲱(CoregomusactediiLesneus)英文名Cisco,又称鲱形白鲑,隶属鲑形目,鲑科,白鲑亚科,白鲑属,原分布于美国北部偏东北地区及加拿大的大部分天然水域中。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在成鱼阶段也摄食水生昆虫幼体和小鱼。该鱼生活于水体中上层,生存水温0~26℃,适合在大中型水库、湖泊中自然生长,能与大眼狮鲈、湖白鲑等几种冷水鱼类组成合理的生态群体,在渔业中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增加北方地区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的种类,1997~2001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连续5年将湖鲱发眼鱼卵引进哈尔滨市,孵化为鱼苗,进行池…  相似文献   

16.
大眼狮鲈受精卵室内孵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眼狮鲈英文名Walleye,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北美洲东部,现几乎遍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各州、省,是美国和加拿大重要的游钓和经济鱼类,最大可长到7公斤。自1993年我所连续6年将大眼狮鲈受精卵从加拿大移植到中国哈尔滨,并在受精卵室内孵化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每年将发塘培育出的大眼狮鲈夏花放入水库中,现已平均体重15—2公斤,并捕出部分成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1 材料与方法11 受精卵来源大眼狮鲈受精卵来源于加拿大萨斯卡切温省FovtQuApelle鱼苗孵化场,受精卵卵径平均为20—…  相似文献   

17.
美国银斑鱼     
正美国银斑(Pomoxisnigromac ufastus),学名黑莓鲈,属日鲈科,莓鲈属,是一种中小型广温性鱼类,广泛分布在北美大陆的江河湖泊中。美国银斑于1993年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近年来在珠三角和国内其他地方均有推广养殖。一、外形特征美国银斑鱼体较短,眼大,头小,背部拱圆,体侧扁,腹部平直,形似武昌鱼。鳞片粗糙,耳盖稍尖,背鳍和尾鳍较长,胸鳍呈扇形透明,没有硬刺。  相似文献   

18.
<正>加州鲈即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生长快、易起捕、适温较广的肉食性鱼类。我国广东于1983年引进,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逐渐成为名优养殖品种。201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白俊杰研究员团队育成新品种大口黑鲈"优鲈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0,以下简称"优鲈1号")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亦称美洲鲶、沟鲶,隶属于鲶形目、(鮰)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该鱼为引进的外来品种,主要分布于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之一,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50%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容易捕捞等特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1984年该鱼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完成本土化进程,在我国有大面积的养殖.在养殖区域分布中,湖北、广东、广西等省份为主产区,而江西、重庆、湖南等省市养殖规模较小.2015年全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产量大约为25万吨,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长丝鲈(Osphronemus gouramy Lacepede)为印度尼西亚特产淡水鱼类,隶属迷器目、攀鲈亚目、攀鲈科、丝足鱼属.当地人俗称为固拉密、淡水巨鲷,当地华人称舢舨鱼或三板鱼,又叫巨型丝足鱼,该鱼蛋白质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近几年已先后被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引进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