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渔业》2008,(6):64-64
按照《河北省2008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实施方案》和《河北省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管理办法》的要求,秦皇岛市水产局成立领导协调、技术保障、后勤宣传等组织,严格选购苗种,5月27日开展了今年首次增殖放流工作。在昌黎、抚宁外海部分适宜的海域增殖放流1.2cm对虾苗1.6亿尾,增殖放流项目资金达80万元。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与东平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山东省大规模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性事业的第5年。5年来,我省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除大规模在近岸海域实施海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外,还相继在南四湖、东平湖开展了大规模淡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为全面了解我省淡水湖泊渔业资源恢复情况,分析掌握增殖放流品种的生长状况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沧州市对近海和内陆水域开展了多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5月以来,沧州市在沧州近岸海域陆续开展了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梭鱼等品种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今年的渔业增殖放流,沧州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苗种生产单位,保证了种苗质量。各级渔业执法部门严格监督,渔业技术推广部门从苗种的繁育、包装、运输到海上放流,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增殖放流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障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山东省近年来在渤海、黄海海域每年5~6月都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为了提高放流中国对虾苗种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增殖放流苗种都要经过一个池塘暂养阶段,  相似文献   

5.
《河北渔业》2011,(5):F0003-F0003
<正>"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一直承担河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以重点海洋经济品种放流海域的生态环境调查、跟踪调查和社会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政府和渔业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安排中国对虾放流的海域、放流数量、规格及时间提供科学依据,使增殖放流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4,(6):5-5
<正>记者从天津市滨海新区水产部门获悉,从2006年起至2014年5月,天津市已累计向渤海天津海域增殖放流各类品种苗种超过50亿尾(只、粒)。据有关部门监测发现,中国对虾、海蜇、鲈鱼、半滑舌鳎等一些本已在渤海湾内消失多年的鱼种再次现身,尤其是中国对虾更是形成了"虾汛"。天津市渔业部门从2006年开始增殖放流,并在2008年开始对重点渔业资源的规模化放流,截至目  相似文献   

7.
叶昌臣  董婧  姜洪亮 《水产科学》2006,25(9):483-484
发展渔业资源增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放流种。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河蟹(中华绒螯蟹)增殖以来,先后开展了太湖银鱼、中国对虾和海蜇等的增殖,虽取得了明显效果,却一直没有关于如何选择放流种的研究报告,在中国对虾增殖实施12年之后,仅有为何选择中国对虾进行放流的评述。本文以渤海为例,探讨在发展渔业资源增殖时,如何选择放流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5月28日,在河北省渔政部门的监督下,沧州市农牧局在沧州渤海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标志着沧州市2014年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项目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海水增殖放流活动计划向渤海湾投放3亿尾中国对虾苗种、5 800万只三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长江口、杭州湾海域2004—200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前后调查、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增殖放流种类对放流海域总资源补充量的增加有显著作用,放流种类的资源密度指数呈上升趋势,放流种类的资源补充量逐年增加;三疣梭子蟹、海蜇等放流种类在增殖放流区附近形成了区域性渔场,说明资源增殖、修复的效果非常明显;增殖放流整体的经济效益明显,3年总的苗种放流资金与捕捞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5,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效应得以逐渐体现;增殖放流使渔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促进了渔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新强  袁骐 《海洋渔业》2011,33(3):251-257
根据2007~ 2009年每年8~10月在杭州湾海域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的跟踪调查资料,采用群落结构测度公式、群落的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探讨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54种,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脊尾白虾(Exopalala...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13,(8):21-21
近年来,辽宁省各地渔业部门往大海里放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等公益活动被广大老百姓津津乐道,称之为积德行善之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今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分二个时段对辽宁省盖州光辉渔港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最大范围地提高了增殖放流事业的影响力和透明度。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是将人工培育的水产苗种投入到大海中,来实现增加海域生物资源量或种群数量的方式。增殖放流事业是解决渔业资源衰退,减缓  相似文献   

12.
<正>新华网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前夕,农业部、中国海警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共同举办西沙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通过查扣、救护或繁育的200多只国家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绿海龟被放归大海,同时放流的还有100多万粒方斑东风螺等南海特有的渔业资源。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19日举行的活动现场表示,西沙海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渔民自古以来的重要作业场所,也是南海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宝库。这次增殖放流活动旨在保护海洋生物、养护渔业资源,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湖泊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水工建设、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生物群落的演替时常造成灾害和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促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与放流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葛京  周占江 《河北渔业》2007,(11):63-63
根据省水产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指挥部批准的实施方案,2007年10月9—27日,省渔政处派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组,到沧州、保定、张家口三市监督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近海资源严重衰退,渔业水域环境不断恶化,远洋渔业形势也不容乐观,这已经成为我国渔业界的共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并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简况和我国当前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增殖放流是推动渔业资源恢复的有力措施,可有效保护鱼类种群,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以及渔业资源尽快恢复,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进展和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存在放流效果评估不充分、忽视放流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群众动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借鉴国外增殖放流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放流增殖中的政策问题刘锡山,孟庆祥(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大连116015)关键词:放流,增殖,政策理论上认为,渔业资源增殖能恢复已衰败的种群,增加种群数量和重建渔业,国内外已报导过少量实例。一个成功的渔业资源增殖,并能长期运行,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研...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渔业》2007,(7):60-61
今年,秦皇岛市县(区)两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领导,将增殖放流与保护渔业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积极支持和鼓励开展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努力恢复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繁荣渔业经济,保持渔区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自5月下旬开始,河北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面展开。截至5月31日,已累计增殖放流中国对虾5.4亿尾、海蜇2359.9万片。省、市、县三级执法人员组成的增殖放流监督组严格按照《河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督查验收工作规范》的规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场     
河北省海洋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监督管理,是省渔政处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做实、做好,我处专门召开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渔政处本着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增殖放流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准备,明确增殖放流监督工作纪律,制定监督管理规范,完善验收监督程序,组织精干力量,以确保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全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进展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