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木材解剖学原理和电镜扫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白松、樟子松、赤松木材进行了全面解剖研究,发现三种木材的射线管胞内壁具有深锯齿,其锯齿平均高度达5.70μm;交叉场役孔均为窗格状和松型。同时,筛选出彼此不同的15个解剖特征,运用数量分类学系统分类法进行运算,得出长白松同樟子松相近,即与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m)相近,故确认长白松当旧属于欧洲赤松种群范畴。  相似文献   

2.
2015年,在辽宁省彰武县应用Li-6400光合仪,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u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种针叶树在8月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双峰型,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彰武松光合速率最高、长白松光合速率较低。通过光响应曲线的分析得出:在0~2 000μmol m~(-2)s~(-1)光强下,光合能力顺序为长白松赤松樟子松油松彰武松;赤松和樟子松的光补偿点较高,为110μmol m~(-2)s~(-1);樟子松的暗呼吸速率最大,为2.338μmol m~(-2)s~(-1)。  相似文献   

3.
长白松林生物量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白松属欧洲赤松的一个地理变种,是长白山区的珍稀树种。为测定长白松林的生物量,我们于1987年5~6月,先后在白城、辽源、延边地区等地设置标准地进行了调查。现仅对白河林业局和东丰县大阳林场的长白松地上部分(除果实以外)生物量的测定进行如下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樟子松7个种子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的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致,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相似文献   

5.
在对长白松、赤松和樟子松不同性系或植株的球果形态特征(球果形状、大小、颜色和种鳞鳞盾隆起、鳞盾脊线明显程度),以及其球果的自然开裂时间进行比较后,认为目前分布于白河林业局的长白松天然纯林,起源于赤松×樟子松的天然杂种。它们是在经过了长期自然选择后所保存下来的优良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主要采脂树种——欧洲赤松松脂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W.Lange在研究不同地区来源的欧洲赤松松脂的化学组成时,曾按△~3-蒈烯含量不同,将它们分成中欧和南欧地区二类。本文研究俄罗斯境内的欧洲赤松松脂的组成,发现它与同纬度的中欧地区欧洲赤松松脂一样,含有较高数量的△~3-蒈烯。同时发现,在中国境内的欧洲赤松的2个变种──樟子松和长白松松脂中△~3-蒈烯含量也随纬度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长白松与欧洲赤松引种到章古台地区造林 4年后 ,其成活率、保存率及树高、地径生长量均小于同龄樟子松。但长白松保存率与樟子松较为接近 ,且相对稳定 ,生长发育良好 ,在章古台地区初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而欧洲赤松虽能正常生长发育 ,但保存率较低 ,抗旱适应能力稍差  相似文献   

8.
章古台沙地长白松与欧洲赤权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白松与欧洲赤松引种到章古台地区造林4年后,其成活率、保存率及树高、地径生长量均小于同龄樟子松。但长白松保存率与樟子松较为接近,且相对稳定,生长发育良好,在章古台地区初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适应性;而欧洲赤松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保存率较低,抗旱适应能力稍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03 年夏季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微生物活性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细菌数量受高浓度CO2影响显著(p < 0.05)减少;与对照箱(350 μmol ·mol-1 CO2)和裸地(350 μmol ·mol-1 CO2)相比,红松土壤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降低,而长白赤松土壤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却表现为增加;同时发现受700 μmol ·mol-1 CO2处理的红松和长白赤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表现为显著降低。DGGE 结果表明:受高浓度CO2 的影响,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规律与所研究的的树种有关。图2 表2 参29。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防林针叶树新品种的引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防林树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按照气候相似论及品种同源性理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常绿针叶树品种17个,历经40余a定点试验,从生长发育、抗逆性及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国外引进的10个品种先后3次在6个地点试验,因不能适应该区严寒、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在苗期即被淘汰。国内的7个品种中东宁赤松、长白松、兴凯湖松、红松在该区从播种育苗到试验造林获得成功。从生长特性看,其生长速度为兴凯湖松>樟子松≥红松>长白松>东宁赤松;抗逆性上,东宁赤松最弱,其余3个品种与樟子松稍有差异;从生长特性及树种特性上看,兴凯湖松、长白松较适宜作为农防林树种,红松作为农防林则还需进一步驯化。  相似文献   

11.
长白松引种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山地树种单纯 ,作为用材和公益林的针叶树尤显贫乏 ,致使人工林组成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不高 ,社会生态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要扭转这一局面 ,根本办法是进行乔灌木的树种改良 ,引种驯化则是重要途径之一。为此 ,我们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相继引进一批针叶树和治沙灌木 ,其中 ,长白松引种已达 1 7年 ,完成了种子繁殖、扦插育苗、荒山造林及开花结实的生长发育周期。1 产地与引种地的自然条件长白松 (美人松、长白赤松 )学名 P.sylvestriformis,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北坡海拔80 0~ 1 6 0 0 m山地 ,乔木 ,树高达 30 m,树干通直 ,光滑 ,树…  相似文献   

12.
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来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几种针叶树种,其中包括小干松(Pinus contorta)、欧洲赤松(P.sylvestris)、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云杉(Picea asperat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对FORECAST模型在其研究上的应用进行简介,通过对各种管理策略的结果分析,探讨各树种的合理管理模式,并利用FORECAST模型解决研究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春磴口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进行引种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Sieb. et Zucc.var.Zhangwuensis Zhang,Li et Yuan)和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引种区与原产地在土壤营养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彰武松和沙地赤松基本保持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初步认为磴口县适合彰武松和沙地赤松生长。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t.mongolicaLitv.)材质优良,耐寒、耐旱、耐贫瘠,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该树种自然分布最多的区域。樟子松与欧洲赤松(P.sylvestris L.)和长白松[P.syivestriformis(Takenouchi)T.Wang et Cheng]在亲缘和形态特征上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松干蚧是一种毁灭性森林害虫。主要为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thunbergii)、赤松(P.densiflora)、油松(P.tabulaeformis)、黄山松(台湾松)(P.hwangshanensis)平头赤松(P.dens-ifloravar.umbraculifera)和垂枝赤松(P.densiflora var.pendula)等松树。由  相似文献   

16.
选择赤松、樟子松、彰武松3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体在极端干旱环境内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1)正常状态下叶比导率(LSC)表现为彰武松赤松樟子松;木质部导水率损失百分数(PLC)为赤松彰武松樟子松;边材导水率为赤松樟子松彰武松,叶片水势日间平均樟子松最高,赤松清晨水势最低,丙二醛含量彰武松最高,3树种性状各有高低。(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3树种叶片水势和枝条导水性均呈下降趋势;木材栓塞程度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3树种的PLC均值在轻度胁迫时达到20%,中度胁迫时达到32%!40%,重度胁迫时达到52%!65%,重度干旱胁迫已经对枝条的脆弱性产生了影响,但仍然较自然干旱下的重度胁迫所造成的导水率损失(80%)要小,PLC增加顺序为樟子松彰武松赤松;丙二醛含量在轻度干旱中变化并不明显,但中度和重度时有明显增加,增至20~25 mmol·g-1,增幅顺序为彰武松赤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17.
在园林苗圃管理工作中 ,除草是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人工除草费时、效率低、苗木损伤大 ,为提高园林苗圃的除草效率 ,我场应用除草剂松灵 1B片剂进行施药试验 ,总结出一套在园林苗圃应用的技术方法。1 松灵 1B片剂的适用范围防除红松、樟子松、云杉、黑皮油松、长白赤松、紫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松(Pinuskoraiens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彰武松(P.densifloravar.zhangwuensis)、赤松(P.densiflora)、欧洲赤松(P.sylvestris9个种源)、欧洲黑松(P.nigra)、小干松(P.contorta)、沙地云杉(Piceameyerivarmongolica)、北美云杉(Piceapungensglauce)、铅笔柏(Sabinaviginiana)定植在章古台生长表现,结合当地林龄超过20a的针叶树生长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彰武松、樟子松、赤松表现最佳,可结合阔叶树种在平缓沙地及沙丘腹部营造混交林;沙地云杉、红松、铅笔柏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造林;欧洲赤松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9.
以开顶箱的方式研究了长白山两年生红松、长白赤松、水曲柳幼苗,经过从1999年9月到2001年9月两个生长季高浓度CO2处理后,在700、500 L·L-1高浓度CO2和大气CO2条件下的净光合、暗呼吸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松、长白赤松和水曲柳幼苗在高浓度CO2下RuBP羧化酶活性增加;除500 L·L-1 CO2下的长白赤松幼苗外,高浓度CO2促进净光合速率;700 L·L-1 CO2使红松和长白赤松的暗呼吸速率升高,而水曲柳的暗呼吸在700、500 L·L-1CO2下降低。高浓度使水曲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S.1toet Imai)Sing亦称松茸,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食用菌,1988年每公斤鲜重160~200元。它与赤松共生。人工栽培技术目前尚未解决。然而人工促进天然丰产,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的研究则是人工促进天然丰产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对黑龙江省松茸产区东宁—宁安—带进行了调查,获得适宜松口蘑生长的生态环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