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土鸡又称笨鸡、柴鸡,肉质细腻鲜美,其肉、蛋属绿色食品,颇受市场青睐,需求旺盛,为迎合市场需求,近几年来土鸡的饲养数量也逐渐增多,大多采用简易大棚地面散养的方式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影响养殖效益,本文总结了土鸡饲养生产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养殖户的重视,以提高土鸡育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雷铎 《广西畜牧兽医》2019,35(3):108-110
一般认为,色香味俱全,好吃的鸡肉即为优质鸡肉。目前社会上饲养的肉鸡可分为土鸡(地方品种肉鸡)、半土鸡(仿土鸡)和快大鸡(全圈养、全喂饲料鸡)三种。地方品种(土鸡)其饲养周期长,生长速度慢,但肉鲜味美属高档肉鸡。利用本地鸡品种与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杂交培育成具有本土鸡特点的高效优质鸡统称半土鸡或为仿土鸡,半土鸡饲养周期、生长速度、肉料比及鸡肉品质均介于土鸡和快大鸡之间,属中档鸡。土鸡、半土鸡均属优质鸡。  相似文献   

3.
林下饲养土鸡,一般选择优质土鸡品种。鸡只在空气清新的林地中自由走动,保持足够运动,有利于增强鸡只抗病力。由于林下养鸡鸡舍简陋,鸡舍建筑材料易于搬动,一般2~3年搬动1次,尽量避开病原,污染较少。林下养鸡能减少发病,尤其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等较少发生,大大提高成活率。由于林下饲养的土鸡全天在宽阔林下行走,故也称为走地鸡。其次,林下饲养的土鸡自由采食昆虫、青草,加上60日龄以后采用谷物饲养,使土鸡具有  相似文献   

4.
当地土鸡,由于适应性强,发病率低,一生用药较品种鸡少,食用安全.再则因其鸡肉蛋白含量高,细嫩多汁,风味醇香,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土鸡售价也日日见长,一般是普通肉杂鸡的2~3倍.在豫东一带,利用果园、大田地、小树林,进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土鸡,已成为农民增收一个新的亮点.针对我们这一带土鸡饲养状况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要养好土鸡,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何梅 《内蒙古畜牧科学》2010,(4):132-132,160
从挑选健康苗鸡、饲养管理、鸡病防疫等方面介绍了土鸡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农村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何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32-132,160
从挑选健康苗鸡、饲养管理、鸡病防疫等方面介绍了土鸡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农村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人们厌倦了少“鸡味”的良种鸡,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浓、营养价值高、无公害的土鸡。当今市场上,土鸡价格比良种鸡高1.5~2倍,仍供不应求。但土鸡常规饲养生长慢,且耗料多。近年来,一些养鸡专业户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野地”采用移动“别墅”饲养土鸡,由于地势高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使鸡得到自由活动,晒太阳、泥沙浴,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从而增加营养,减少各种应激和疫病感染,既降低饲养成本,又有利于鸡群的生长发育,使鸡肌肉结实、肉质鲜美细嫩、风味浓香、体型和羽色更符合绿色土鸡的要求。现将土鸡移动“别墅…  相似文献   

8.
赵新宁 《兽医导刊》2022,(3):176-177
在土鸡生产管理中,由于育雏期鸡只体质弱小,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如果管理粗放容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大多管理者比较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而忽视育肥期饲养技术,但土鸡的育肥期也非常重要.一般从12周龄到出售上市期间称为土鸡的育肥期,此时饲养管理得当,可以促使机体脂肪沉积,增加土鸡体重和生长速度,不仅改善土鸡羽毛光亮程度和肉...  相似文献   

9.
从育雏准备、饲养管理、鸡病防疫及销售方面介绍土鸡的育雏技术,探讨散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山地土鸡肉质鲜、鸡味浓、营养丰富、安全性好、有保健作用,符合人们追求绿色保健食品的要求;而且山地养殖土鸡,环保、健康、经济效益高。为此,本文从品种选择、场地选择、棚舍搭建、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鸡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山地养殖土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由于土鸡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观,农村饲养土鸡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成为农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重要养殖业。但很多农民往往只注重发展养殖,而忽视对鸡病的综合防治,给养鸡业带来了危害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来对饲养土鸡采取制定免疫程序、疫病诊治、环境卫生消毒及建设鸡舍、科学饲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鸡病的发生,保障了土鸡的健康养殖,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土鸡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观,农村饲养土鸡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成为农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重要养殖业。但很多农民往往只注重发展养殖,而忽视对鸡病的综合防治,给养鸡业带来了危害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人通过多年来对农民饲养土鸡采取制定免疫程序、疫病诊治、环境卫生消毒及建设鸡舍、科学饲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鸡病的发生,保障了土鸡的健康养殖,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随机n阶拍卖方式分析口味、禽流感风险、鸡的类别和饲养模式对消费者冷鲜鸡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与活杀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杀鸡的口味比冷鲜鸡好,且活杀洋鸡与冷鲜洋鸡口味的差距超过消费者的初始印象,冷鲜土鸡和活杀土鸡口味差异则小于消费者的初始印象;消费者对土鸡支付意愿高,不仅因为土鸡口味好,也因为对土鸡饲养模式的认同。除此之外,禽流感风险仅影响对活杀洋鸡的支付意愿,消费者的禽流感风险认知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人们厌倦了少“鸡味”的良种鸡,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浓、营养价值高、无公害的土鸡。当今市场上,土鸡价格比良种鸡高1.5~2倍,仍供不应求。但土鸡常规饲养生长慢,且耗料多。近年来,一些养鸡专业户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野地”采用移动“别墅”饲养土鸡,由于地势高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使鸡得到自由活动,晒太阳、泥沙浴,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从而增加营养,减少各种应激和疫病感染,既降低饲养成本,又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地农村散养土鸡饲养水平不高,疫病复杂,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笔者介绍了农村规模散养土鸡养殖现状,分析总结疫病发生情况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降低鸡只发病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期为广大农民朋友科学饲养土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鸡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本地鸡种的统称。我国南方的地方鸡种多以毛色杂,趾胫细,个体中等,肉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农村农民小群散养的土鸡走俏市场,土鸡市价比肉用仔鸡市价高出40%以上。如何使土鸡实现规模化饲养,产业化经营,笔者在近十年的土鸡饲养的实践中,采用“围山放养”的饲养模式。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土鸡饲养技术光盘《三黄鸡养殖技术》三黄鸡是指外观“黄羽”、“黄皮”、“黄色腿胫”的鸡种 ,是由我国的土鸡杂交培育的品种 ,三黄鸡肉质鲜美细嫩 ,抗病力强。该VCD介绍了三黄鸡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人工孵化技术、鸡场建设与饲养方式、疾病防治技术 ,同时还介绍了三黄鸡致富的优势。邮购价20元《中华宫廷黄鸡》 :中华宫廷黄鸡即北京农家饲养的土鸡———“北京油鸡” ,因其肉质鲜美 ,在清廷时是专供皇家食用的禽类。该VCD片系统介绍了饲养中华宫廷黄鸡的场舍建筑与设备 ,黄鸡的繁育技术、人工授精技术 ,种蛋的选择、保存、孵化 ,中华…  相似文献   

18.
当地土鸡,由于适应性强,发病率低,一生用药较品种鸡少,食用安全。再则因其鸡肉蛋白含量高,细嫩多汁,风味醇香,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土鸡售价也日日见长,一般是普通肉杂鸡的2~3倍。在豫东一带,利用果园、大田地、小树林,进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土鸡,已成为农民增收一个新的亮点。针对我们这一带土鸡饲养状况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要养好土鸡,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好场址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生活区、铁路、公路主干道及其他养殖场、附近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源、活虫较多、草苗茂盛、取水方便、地域开阔、便于管理的地方。2搞好雏鸡培育雏鸡(…  相似文献   

19.
浅谈无公害土鸡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我国广大地区引进外来鸡品种与本地土鸡杂交,本地土鸡原有的肉质风味淡化,但是,只要饲养方法合理,管理得当,再加上配种适当,良种土鸡肉质风味会胜过笼养鸡肉质风味。土鸡杂交后代肉质风味本质高于纯种外来品种鸡,因此,保持优良肉质风味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接第18期)3饲料氧化程度的监控油脂是肉鸡饲料中重要的能量物质来源,但是饲料中的油脂在储存过程中,由其是高温、高湿、富含金属微量元素环境下,极易氧化,并产生多种氧化产物。当其被摄食后,会影响肉鸡的某些正常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常见的危害有:(1)土鸡通管问题(又称干毛),两广地区饲养了大量的黄(麻)土鸡,由于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土鸡必需饲养到一定日龄通管后才能上市,如果到了正常上市天龄仍未通管就必须延长上市日龄,这将大大增加饲养成本。笔者通过分析比较正常上市日龄下,未通管鸡与通管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