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红豆越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矿质元素特性,研究其与笃斯越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为进一步探究笃斯越桔生境以及伴生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3种主要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和土壤为试材,应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Cu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1)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矿质养分存在差异,常量元素N、Ca含量显著高于伴生植物,Mg元素含量显著低于伴生植物(P<0.05),微量元素Fe、Zn、Cu含量相对较低。(2)笃斯越桔地上部常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地下部,而伴生植物地下部除水湿地冻土和水湿地有土壤类型中的Ca、Mg含量与山地类型中K、Ca含量较高外,其余元素含量均以地上部分较高;笃斯越桔Fe、Mn元素含量以地下部高于地上部,柴桦与杜香Mn、Cu含量均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红豆Fe、Cu含量则表现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3)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地上部N、K、Mg、Mn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地下部Fe含量与土壤全N、全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N含量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a、Zn、Cu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笃斯越桔与其不同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笃斯越桔矿质元素与杜香Mg元素及柴桦地上部Zn元素相关性较高,与红豆除地下部Ca元素相关性较弱外,与其余元素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Ca)含量低于笃斯越桔,而微量元素(Fe、Zn)含量较高;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存在差异,且对笃斯越桔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地上茎段扦插育苗,在空心莲子草生长20、45、70、95 d时,研究其不定根膨大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过程中,随着根直径不断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并保持在较高含量水平,淀粉含量低且变化不大。不同膨大时期,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均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与空心莲子草宿根的主要生长指标(宿根直径、根长、表面积、体积、干重、根冠比)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淀粉含量与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是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的物质基础,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是宿根的重要组成物质和贮藏成分。而淀粉在空心莲子草宿根形成中并不是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品种南洋红、华南205、GR891、华南124、新选056、辐选01、华南5号、新选048为材料,对木薯不同品种生理生化和淀粉积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选01、GR891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高,块根淀粉积累早、积累快,淀粉含量较高;而华南124、南洋红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低,块根淀粉积累较迟、积累较慢,淀粉含量较低。华南205、新选056、华南5号、新选048介于前四者之间。可见,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特性,探究伴生植物叶片及根系矿质元素与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并筛选出影响其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明确伴生植物与笃斯越桔矿质元素含量和土壤肥力因子间关系的差异,为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的合理抚育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建立,探究大兴安岭地区3种立地条件(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中的笃斯越桔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1) 明确了立地条件主要影响柴桦植株中K、Fe、Mn、Zn及根系N、P、Mg的含量和杜香植株中P、Ca、Mg、Mn、叶片K及根系N、Fe的含量,不同立地条件下元素含量差异显著。(2) 3种植物叶片与根系中的矿质元素相关关系强弱表现为笃斯越桔 > 杜香 > 柴桦,且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矿质元素含量比值差异显著(P < 0.05),说明笃斯越桔和伴生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不同。(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pH,且除柴桦叶片中Mn含量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随pH的减小而增加;影响柴桦矿质元素含量的土壤因子有有效Zn、土壤有机质,且柴桦叶片还受土壤中硝态N、有效Cu含量的影响;影响杜香矿质元素含量的土壤养分因子为有效P和有效Cu。结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和杜香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并与土壤因子有明显相关关系,且主要受土壤pH及有效Cu含量的影响。伴生植物叶片与根系的矿质元素比值较小,相关性较弱,较笃斯越桔而言,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质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低温锻炼期不同光周期处理对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uosum L.)枝条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探究抗冻性与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关系,阐明抗冻性形成生理生态机制。文章以3年生笃斯越橘苗为材料,将苗木分别置于4℃低温下短日照(10 h)和长日照(14 h)人工环境,处理21 d后测定枝条相对电导率、脂肪酸、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和短日照共同作用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和脂肪酸不饱和度。硬脂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冻性有关。低温锻炼期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主要与低温诱导作用有关,受光周期影响较小。低温锻炼期短日照处理对淀粉积累诱导作用显著高于长日照。低温锻炼期温度对笃斯越橘抗冻性起主要作用;短光周期可提高低温锻炼效果,主要与脂肪酸不饱和度提高及淀粉含量增加有关。研究揭示笃斯越橘抗冻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为越橘属植物抗寒栽培、种质筛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机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及其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营养土所育秧苗为对照,研究了有机基质所育秧苗的素质及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所育秧苗素质明显优于营养土所育秧苗.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有机基质所育秧苗体内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营养土所育秧苗;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有机基质所育秧苗体内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营养土所育秧苗.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有机基质所育秧苗水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增加的幅度大于营养土所育秧苗.说明有机基质所育秧苗更能适应干旱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钾方式对桃树营养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施钾方式对桃树枝叶营养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桃园钾肥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以11a生的桃栽培品种‘阿部白’为试材,研究不同施钾方式(施肥枪注射施钾和条状沟施钾,以不施钾为对照)对新梢、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和同化养分质量分数、叶片净光合速率(P_n)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施钾方式均可显著提高‘阿部白’桃叶片和新梢的K、N、P质量分数、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同时果实中的K、N、P质量分数也显著提高。施肥枪注射的水钾耦合处理的叶片和新梢中的K、N质量分数、还原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传统的条状开沟施肥处理,而P质量分数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在2施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2种施钾方式均显著提高叶片的P_n。在果实采收期‘阿部白’桃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固酸比和平均单株产量均表现出注射施钾处理条状沟施钾处理对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此外,注射施钾处理果实硬度显著高于条状沟施处理。注射施钾的水钾耦合处理方式可显著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在改善桃果实品质和提高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条状沟施钾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进行了还原糖,蔗糖、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苗期叶片还原糖、蔗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病情指数也无明显相关。在成株期,抗感品种叶片的蔗糖、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也无明显差异,与病情指数也无显著相关。但抗病品种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40)。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类型绿竹林笋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鸿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94-195,184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的绿竹林笋营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地红壤土、人工堆积土及河滩地(沙地)三种土壤类型的绿竹林分中,以山地红壤土绿竹笋品质最好,其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土壤绿竹笋,总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均以河滩地(沙地)绿竹笋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咸宁崇阳县不同加工处理过的雷竹笋为试材,测定其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粗纤维等)的含量。结果表明:每100 g保鲜雷竹笋中可溶性糖含量为1.65 g,粗纤维含量为0.45 g,粗脂肪含量为0.58 g,淀粉含量为2.56 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2.95 g;每100 g干雷竹笋中可溶性糖含量为1.35 g,粗纤维含量为0.60 g,粗脂肪含量为0.44 g,淀粉含量为1.72 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2.26 g。由此可见保鲜雷竹笋营养成分的含量相对高于干雷竹笋,总的来说,雷竹笋是一种粗脂肪含量较少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森林蔬菜和健美食品。  相似文献   

13.
苹果叶片中碳素同化物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红星苹果的有果短枝叶、无果短枝叶、叶丛枝叶、发育枝叶中总糖、还原糖、蔗糖、淀粉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叶片的迅速生长而逐渐下降,而后随着叶片的发育成熟,其含量呈逐渐递增趋势,但随着叶片的衰老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枝类叶中不同类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外源蔗糖对青花菜体内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花菜中早熟品种“绿秀”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蔗糖(0%,2%,4%,6%)对青花菜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蔗糖显著提高了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等含碳化合物的含量,引起了它们在叶片中迅速积累。处理3d后,叶片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施加4%浓度蔗糖提高的幅度最大;而淀粉含量在处理6~7d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叶面喷施蔗糖降低了叶片全氮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处理6~7d时,叶片中全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碳、氮代谢间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植株叶片C/N比在处理3d后,极显著高于对照,6d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张良姜和四川竹根姜常规条件下繁殖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120μmol.m-2.s-1光强下不同蔗糖浓度(0%、1%、3%)对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张良姜和四川竹根姜试管苗的茎叶鲜重、根鲜重、单株鲜重和增殖系数随蔗糖浓度降低而降低,根与茎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也均呈现下降趋势,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比茎叶中下降更为迅速,其生长受到了更大限制,根冠比减少。随蔗糖浓度降低,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增加,气孔密度变小。  相似文献   

16.
遮光处理对青花菜体内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青花菜中熟品种"绿秀"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青花菜体内碳、氮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青花菜植株的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明显下降,进行遮光处理的植株其体内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但淀粉含量明显上升。遮光处理同样引起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使全氮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随遮光处理逐渐下降,全糖/全氮值的变化趋势则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相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环剥和环割这2种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新梢生长和叶片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幼树‘波尼’(‘Pawnee’)为试材,对同一规格长度(40~45 cm)新梢进行环剥处理(环剥1 mm、环剥2 mm和环剥3 mm)和环割处理(环割1圈、环割2圈和环割3圈)。不同宽度环剥和不同圈数环割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的影响不同。环剥和环割处理能抑制新梢伸长生长,促进粗度生长;环剥3 mm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比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与环剥2 mm无显著性差异;环割3圈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最高。综合考虑修剪措施可能对树体的影响,环剥2 mm或环割3圈为生产上新梢的适宜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8.
Three soybean cultivars, Hefeng25 (HF25), Suinongl4 (SN14) and Longxuanl (LX1) were used as materials and the accumulation features of carbohydrates were studied in leaves and 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 leaves and stems appeared the same trend of higher-lower-higher in three varieties. The changes of sucrose content in leaves appeared the same rule with that of soluble sugar, that is higher-lower-higher, while presented a rising trend in stems. The content of starch in leaves varied as a change of double apexes. The content of starch in stems appeared a change of single apex. In the same stage,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carbohydrates.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and sucrose in SN14 was higher, and the starch content was lo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