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为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濒危植物,研究其种群动态与繁殖方式对于其保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自然保区内的后宅村白水漈13个台湾独蒜兰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繁殖方式观察记录,编制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结果表明:台湾独蒜兰以10-200基株的中型种群为主,种群结构为金字塔结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为稳定型种群;繁殖方式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对种群子代数量增加贡献最大。种群净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周限增长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台湾独蒜兰为上升型种群。采取严格限制生境破坏、人为采挖和干扰等措施,将有助于台湾独蒜兰的保育。  相似文献   

2.
蟹爪兰花色鲜艳,姿态雅致,是室内优良花卉品种。蟹爪兰的繁殖方法操作简单,常用的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两种。为了使其株体优美、健壮繁茂、提高抗病虫能力,一般多采用嫁接繁殖。嫁接繁殖的蟹爪兰株型优美,且砧木的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开花多,一般当年即可开花。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繁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盆栽蟹爪兰盛花期在1—2月,是极好的元旦、春节用花,市场需求量大。蟹爪兰温室扦插、嫁接繁殖方法简单、成活率高,作为商品盆栽花卉非常有开发价值。本文介绍了蟹爪兰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水肥管理、生长期管理、繁殖、扦插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蟹爪兰的大量栽培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野生兰花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 Lindl.)推广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泥炭+塑料泡沫为基质,进行五唇兰的分株繁殖试验,于分株后40、90和300 d观察分株苗的生长发育、开花和新苗增殖情况。[结果]五唇兰分株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分株当年假鳞茎可以抽出花葶,开花率达到92.3%;分株次年根状茎上新苗增殖率可达2.9倍。[结论]分株可作为五唇兰推广繁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蟹爪兰花色鲜艳,姿态雅致,是室内优良花卉品种。蟹爪兰的繁殖方法操作简单,常用的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两种。为了使其株体优美、健壮繁茂、提高抗病虫能力,一般多采用嫁接繁殖。嫁接繁殖的蟹爪兰株型优美,且砧木的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开花多,一般当年即可开花。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繁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金边龙舌兰(Folium Agaves America nae)又名金边莲、龙舌兰、金边假菠萝,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的沙漠地带,喜温暖及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其叶剑形,肉质状,有锯齿,叶片两侧呈黄色宽条纹,叶面宽大,极其美丽。花茎有多数横纹,花黄绿色,肉质,花期夏季。各地在夏季多作花坛用,为大型观叶盆花。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分株为宜,繁殖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加快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尚未见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现在,兰科花卉(以下简称兰)在切花、盆花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其繁殖、栽培的研究很受重视。以下分三个方面介绍近年繁殖的研究动向。 一、种子的无菌发芽 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已发现兰的种子发芽与兰菌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自从Knud-  相似文献   

8.
蟹爪兰属仙人掌科蟹爪兰属多肉植物,其嫁接繁殖主要是用仙人掌、仙人球、三棱箭(量天尺)作为砧木。  相似文献   

9.
对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独蒜兰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经济价值、繁殖技术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独蒜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边龙舌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记述了其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开花结果、栽培繁殖及日常用途等知识,为金边龙舌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杂交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兰属,文心兰属,蝴蝶兰属的兰花为材料,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其杂交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兰类各种间杂交易成功,结果率为80%以上;(2)墨兰和大花蕙兰杂交,结果率和杂交种子数量胡品种和正反交不同而异;(3)兰属和其他属兰花杂交,结果率较低,且的杂交种子量很少;(40兰花杂交种子萌发形成的中间繁殖全的种类和数量,随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其余组合产生根状茎,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途径已生产兰共杂种试管苗近万株,并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育种和杂种试管苗生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国兰无菌萌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兰花种子的处理、种子的胚龄、无菌播种的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综述了影响中国兰花无菌萌发的因素及提高萌发率的处理方法,并探讨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兰花育种途径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兰花育种的途径,包括引种驯化、杂交、诱变、多倍体、航天和基因工程技术育种.并结合兰花育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兰花育种的方向,为今后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附生兰的物种组成、分布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鹦哥岭地区的附生兰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探索了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影响,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并分析了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不同环境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所选9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7.8%,其净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树皮类型、年平均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值、最干月降雨量、海拔、郁闭度、坡向、坡度,仅坡度的净效应未达到显著。(2) 随海拔升高,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低海拔段(700~900 m)物种最丰富,附生兰多度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缓坡地段,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均较高,阳坡和半阳坡的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较阴坡与半阴坡少;粗糙的树皮更易着生附生兰,覆盖物为树皮上的附生兰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多数附生兰倾向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低地雨林中附生兰物种最丰富,热带针叶林中的附生兰具较高的优势度;附生兰倾向于分布在较低的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值在(7.8~7.85)℃之间的生境中;在降雨量较多的环境中,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干旱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对兰科菌根真菌增强兰科植物抗旱性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干旱条件下大规模栽培珍惜药用兰科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华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种子萌发条件苛刻。除了有性生殖,华石斛也可以克隆繁殖。笔者在海南省霸王岭设置5条样带,对样带内的华石斛进行种群监测,通过研究不同株龄华石斛个体的繁殖分配规律来为附生兰科植物的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华石斛整个生活史阶段,个体具备至少4根假鳞茎才能开始有性生殖,且对有性繁殖的投入逐年增大。华石斛的克隆生长则没有个体大小限制。根据繁殖器官生物量与植株总生物量的比例来看,随着华石斛个体株龄的增长,投入给繁殖活动的资源比例始终维持在27%左右,并且克隆繁殖始终占据2种繁殖方式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甘南林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甘南林区兰科植物计有39属83种及1变种。区系分析的结果表明:甘南林区兰科植 物的种类丰富,属的地理成分多样,区系整体属于温带性质,并有少数临界分布的热带成分;种 的分布型以温带的东亚成分、尤其是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区系成分为主;中国特有种占很 大比重,其中横断山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特有种居首要地位;白龙江下游小区是我国兰科植物在亚 热带北缘种系分化和适应性辐射的结点,可作为东亚两大植物亚区分界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163 个样地调查以及线路和补充调查表明, 龙泉市兰花共计7 种2 变种,其中1 种为浙江新记录。兰花的生长分布与地形、气候、土壤和植物等生境因子关系密切。海拔高度变化能影响并限制兰花种类和数量的分布;西坡、中上坡和陡急坡兰花分布多;兰花喜荫, 但需要一定光照强度, 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兰花最适生长于壤质、团粒、酸性或强酸性、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兰花与上层乔木树种关系不大, 而与杜鹃、木等酸性灌木树种有一定相关。通过推算, 龙泉市兰花资源蕴藏总量为2592.8 万束。文中对龙泉市兰花资源状况作了分析, 概要地提出了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9.
综述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热带兰花期调控中的应用,包括花芽分化、花梗长度与粗度、开花质量等方面的调控现状,并指出热带兰花期调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中华秋海棠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自然播种、扦插、分株、珠芽繁殖等方法进行繁殖试验,其中种子繁殖做了种子催芽对比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繁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清水浸泡催芽后播种是中华秋海棠理想的繁殖方法,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扦插、分株、珠芽繁殖均有较高的成活率(95%~100%),差异不显著,繁殖效率较低。对比中华秋海棠原生地和引种地的形态表现,应加强中华秋海棠物种保护工作,加强中华秋海棠育种工作,加速中华秋海棠的园林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