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采用马铃薯扦插繁殖法来扩繁与防治病害,并阐述其在种薯生产上的作用: 一、马铃薯的扦插繁殖法 1.扦插的种类从马铃薯的茎叶上能切取用于茎插、叶芽插和叶捅的插条。茎插是用带有顶芽和叶片组成插条进行扦插,有的在插条基部腋芽处形成块茎;有的只生根不结块茎;有的既生根又结块茎。叶芽插与茎插一样,也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试管苗及顶芽扦插原原种产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及顶芽扦插生产原原种情况,探索一种高效、高产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对川芋早和米拉试管苗移栽到基质(V锯末:V细土=1:2)30、45 d后剪取顶芽(带有3~5片叶),将顶芽扦插在相同基质的防虫大棚网室内。分品种比较一次扦插苗(第一次顶芽)、二次扦插苗(第二次顶芽)、剪取一次的试管苗、剪取二次的试管苗、未作处理的试管苗(对照)的各自的产量及其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一次扦插苗平均单粒重最大,川芋早每粒为4.0 g,米拉为3.7 g,极显著高于剪取一次顶芽后的试管苗、剪取二次顶芽后的试管苗和二次扦插苗。对照单株结薯数最高,川芋早每株为3.9个,米拉为4.0个,显著高于剪取二次顶芽后的试管苗、二次扦插苗、一次扦插苗。剪取顶芽能显著增加由一株试管苗繁殖的1 g以上原原种个数,剪取一次顶芽和剪取两次顶芽繁殖的1 g以上原原种个数差异不显著。对移栽的试管苗可以剪取一次顶芽,并将顶芽作为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此方法能显著增加原原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微型薯在种薯繁育中的应用正在扩大,多用于继代培养、繁殖小薯、扦插和田间种植.田间种植是种薯繁育的新途径,还用于种质保存及理论性研究.国外对微型薯贮藏亦有报道.本文是微型薯贮藏、继代培养、繁殖小薯、茎扦插和田间种植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贮藏下寨65离体诱导植株干枯后微型薯在①诱导瓶内,②置室内散光、10±2℃的培养箱内,③散光、10±2℃的培养室内,④散光、4~6℃的培养室内,每隔1个月观察1次发芽情况.1.2 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防蚜虫温室中利用液体培养基繁殖马铃薯脱毒苗。将成束小苗栽植于(石至)石作基质的育苗盘中作为基础苗,并连续剪取主茎和侧枝的顶芽进行扦插。与直接利用瓶苗进行扦插相比,小苗成活率高,结薯个数较多,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研究了育苗盘繁殖无毒小薯的适宜密度。根据对有翅桃蚜飞迁测报,提出了我国中原区的良种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苗双株扦插生产微型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郭尚  杨忠 《中国马铃薯》2003,17(5):286-287
1 前 言马铃薯生产实践证明 ,脱毒种薯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般可增产 30 %~ 80 % ,甚至成倍增长 ,但是生产脱毒种薯繁殖系数低 ,成本高昂 ,推广脱毒种薯受到制约。我们通过温室试管苗植株加快扦插繁殖速度 ,由过去的单株扦插改为双株扦插 ,效率提高了 1倍 ,此方法简单 ,便于操作 ,省工、省投资 ,实用性强 ,为生产脱毒微型薯创造出一条新途径 ,将为提高脱毒种薯的覆盖面起到积极作用2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防虫网室中进行 ,采用 6 0cm×2 4cm× 8cm的育苗盘 ,脱毒苗于 6月 11日扦插 ,8月 10日收获 ,生产周期为 6 0d。2 1 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2个淮山品种的微体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淮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的-叶-芽微体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植株生根和微型薯生长的影响,以建立淮山微体扦插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桂准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大棚内可不经生长素处理直接进行微体扦插,生根率分别达到98.3%、95.8%;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泥炭土:甘蔗渣(1:1,体积比)分别是"桂淮2号"、"桂淮6号"微体扦插生产微型薯的较优基质配方:微体扦插植株茎伸长生长长度分别与薯长及薯鲜重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无土栽培条件下生产的原原种种薯,因试管苗扦插生长季节长短差异,收获的微型薯粒大小有较大差别,大的粒重可在2g以上,小的仅0.3g或以下,它们虽都具极强的发芽能力,发芽率一般在99%以上,但顶芽的粗壮程度、顶土能力差别较大,原种繁殖时必须注意播深.田间出苗率固然与播种时土壤墒情、土壤粘重度诸因素有关,薯粒大小、播深对其影响亦尤为重要.为了摸索不同大小薯粒齐苗要求的适宜播深,我们特进行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设计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温室扦插剪切繁殖苗、微型薯的收获及剪切苗的移植等方面介绍了网室生产脱毒原原种技术,并从选地与整地、种薯选择及种薯催芽处理、适时播种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用脱毒马铃薯做种薯可增产 30 %以上 ,这是实践所证明的。然而 ,目前生产脱毒种薯的成本高 ,脱毒种薯的售价偏高 ,不仅制约了脱毒种薯的推广 ,而且因为种薯的使用年代长 ,导致脱毒种薯的优良性状再度退化。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大体分为试管苗繁殖阶段 ,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 ,生产微型薯阶段或移栽假植苗生产原原种阶段。在试管苗繁殖阶段 ,由于技术性较高 ,设备投资大 ,因此生产出的试管苗成本较高 ,这是造成脱毒种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阶段 ,如果管理措施得当 ,就可以成倍地提高试管苗的剪切繁殖率。作…  相似文献   

10.
<正> 马铃薯扦插生根成株,已成为快繁新品种或脱毒种的一项技术。过去,多用切割茎顶扦插。为探讨繁殖率较高的方法,我们在田间作了改进试验。1 试验方法1.1 试验地点会泽县农科所田间(海拔2110米,年平均气温12.6℃),沙壤土,上等肥力,前作两年玉米。1.2 供试材料B71·240·2品种,种薯平均个重8.4克,播作母株。  相似文献   

11.
刘志祥 《中国马铃薯》2000,14(4):228-230
1 前 言 合作88是云南师大薯类研究所和会泽县农技推广中心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杂交实生籽选育出来的一个产量高、品质佳、薯皮光滑、适合薯条薯片加工及鲜食的优良品种,在我市正迅速推广。然而,如何保持其优良种性,延长使用寿命,是推广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探索经济有效的防退措施,于1999年进行该试验。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材料 应用三种不同繁殖类型的种薯:①脱毒薯:试管苗在温室扦插生根,然后移植到网室消毒土中繁殖;②高山繁殖薯:1996年从会泽引进,一直在海拔2600m的市农技推广中心东山…  相似文献   

12.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  相似文献   

13.
生根剂及基质处理对黄栀子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栀子为材料,进行不同生根剂与不同扦插基质对其插穗生根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栀子最适宜的生根剂为500 mg·L-1 IBA,其插穗的成活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粗和20枝插穗鲜根重等生根质量均最佳;扦插后60天,黄栀子插穗的成活率和生根质量优于扦插后45天。黄栀子最适宜的扦插基质是泥炭土,其次是珍珠岩,泥炭土基质中黄栀子生根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ABT生根粉是一种复合型植物生根促进剂,具有补充植物外源生长素与促进植物内源生长素合成的双重功效,对较难生根植物能缩短生根时间,提高插条生根率,促进不定根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一、试验目的为了探索ABT生根粉在茶树扦插繁殖上的作用,特设立本项试验。通过测定ABT生根粉处理对茶树扦插短穗生根时间、生根率及茶苗成活率等影响结果,分析ABT生根粉在茶树扦插繁殖上的应用效果,并选择出最适合茶树扦插苗生根的ABT使用浓度。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用非金属容器将1克ABT生根粉(包括里面的一小袋药粉)治解在500毫升95%…  相似文献   

15.
陈祥雨 《中国麻作》1985,(4):30-30,44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的探索,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 1 种薯的概念种薯应当是经过脱毒处理的、健康无病、大小均匀(生产上一般以100克左右为宜,繁殖基础种薯可以用更小的微型薯)的马铃薯块茎。  相似文献   

17.
湘西州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茂 《中国马铃薯》2002,16(6):367-368
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 ,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根据马铃薯地下块茎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 ,只要将植株基部遮光就可以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栽培新技术。1 技术特点1 1 减轻了劳动强度这项新技术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有“三改” :即耕作时改“翻耕”为“免耕” ,免去了种植马铃薯前将整个稻田耕翻一遍的麻烦 ,只需分厢开沟 ,把开沟铲出的土在厢面上稍做平整 ;下种时改“种薯”为“摆薯” ,将种薯直接摆放在稻茬田的土面上 ,盖上 8~ 10cm厚的稻草 ,免去了开播种穴或播种沟的烦琐 ;收获时改“挖薯”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质量百分数浓度的NAA、国光生根剂(20% NAA)、根旺(NAA、IBA各占1%)溶液浸渍冬樱花插穗15~30 s,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NAA+IBA组合使用明显优于NAA单独使用,500 mg/kg根旺(NAA 250 mg/kg+IBA 250 mg/kg)时冬樱花扦插生根率最高,达80.3%。此繁殖方法可以在冬樱花推广种植时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植株个体生长;而其首要条件是种苗基础和营养水平.利用普通日光温室,在瓶苗假植或使用已有的微型薯育苗的基础上,采取砂床剪枝扦插和高密度少肥栽培生产微型薯,比移栽瓶苗或直播微型薯的办法更好.即在剪枝扦插后40天收获,平均获得单薯重1~5克的微型薯个数占总数的(76.0~91.6%,最高达100%.单薯重1克以上的4个规格1~3克、大于3克、大于5克、大于10克)微型薯直播亩产达1806~2194公斤,接近或超过大薯切块直播(1962公斤/亩),但4个规格微型薯的含量不呈规律性差异.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育苗移栽亩产达2299公斤,略高于大规格微型薯直播产量.但考虑其利用价值,将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作为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基础种苗使用更合适.  相似文献   

20.
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过程中,扦插时期不同,使马铃薯植株不同物候期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严重影响植株生物学性状及微型薯产量。试管苗扦插生根主要受温度影响,光照通过影响温、湿度对生根起作用。密度不同,植株生长受到影响,微型薯数量与产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