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皱胃变位近年来为常发病之一,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2009~2014年笔者在陕西各大牧场诊治此病1902例,其中90%病例予以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就该病诊治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供同行们参考指正。奶牛皱胃变位通常分三种类型:1前方变位:皱胃从腹腔右侧移至网胃、瘤胃前、膈肌后方,称皱胃前方变位。2左方变位:皱胃向瘤胃左侧壁和腹腔之间移动,有时甚至皱胃移至左  相似文献   

3.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4.
10例奶牛皱胃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对奶牛的危害严重,本文对10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进行总结,并详细讨论了其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从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几个方面对奶牛皱胃变位作了详细介绍,以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申艳波 《中国乳业》2020,(10):49-50
奶牛皱胃积食是奶牛皱胃滞积大量内容物,致使皱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皱胃区局限性隆起,触诊皱胃显著扩张、坚实,叩诊皱胃上方呈鼓音或钢管音及长期排粪迟滞或停止为特征。本病通过采用中西药综合措施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结合临床实践,对奶牛皱胃变位临床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进行深入总结研究和探讨,是促进现代化奶牛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自然位置发生了改变。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皱胃变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奶牛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了解和掌握其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再次证明,皱胃可发生左方变位,也可发生右方扭转,但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明显居高,且治愈率相对皱胃右方变位较高。现就奶牛左方变位的发病原因和诊疗方法探讨如下:1奶牛妊娠前、后皱胃的位置变化奶牛妊娠前的皱胃位于腹腔右侧,对应于9~11肋骨,占据腹底而靠近体中线、其幽门部延伸至牛体右侧瓣胃后方…  相似文献   

10.
皱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奶牛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由于皱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确定,所以该病的防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在安徽白帝三、四牧场每年以  相似文献   

11.
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皱胃变位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进一步分为前方变位和后方变位。前方变位是皱胃逆时针向前方扭转,皱胃嵌留在网胃与膈肌之间;后方变位是皱胃逆时针向后方扭转,嵌留有肝脏与腹壁之间。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前或产后皱胃变位疾病呈多发趋势。笔者在今年3月份,连续诊治了3例奶牛皱胃变位疾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病例一顺平县蒲阳镇常大村刘某一头奶牛4.5岁,第三胎,产犊一…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2种。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皱胃扭转后形态和位置发生变化,但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关于奶牛皱胃右方变位确切的发病机制和扭转方向尚存在争议~([1])。我国1980年版(第1版)农业高校教材《家畜外科学》~([2]),对奶牛皱胃右方变位的描述是:"若皱胃位置仍偏于右腹腔,但可向右后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至瓣胃的后上方,而将皱胃置于肝脏和右腹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并发酮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皱胃左方变位;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酮血症,是泌乳母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天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奶牛胃肠道阻塞性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特别是瓣胃与皱胃阻塞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已经成为奶牛消化系统第2大疾病。作者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2002年7月到2005年7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的407例奶牛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瓣胃与皱胃阻塞共计85例,占总病例数的20.9%(85/407),仅次于皱胃变位(128例),位列第2。本文根据对所收治的85例奶牛瓣胃与皱胃阻塞病例的分析,将本病发病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作一总结,为奶牛此类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1病例统计结果85例患有瓣胃与皱胃阻塞的黑白花奶牛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此病多发于高产奶牛,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通过对遗传、品种、胎次及生产水平、发病时期、营养和新陈代谢及环境等来综述奶牛皱胃变位的病因,从皱胃弛缓学说和机械因素学说两方面综述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17.
皱胃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的一种疾病,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近年来共治愈了14头患有皱胃左方变位的奶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腹腔输液治疗奶牛皱胃变位○南昌市奶业产销公司(330043)张早霖皱胃变位是舍饲奶牛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笔者从1992年开始对公司王三牧场14例确诊皱胃变位的奶牛实行腹腔输液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症状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一般开始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奶产业的迅速发展,奶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皱胃变位是一种多发于围产期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皱胃动力不足和气体积聚是引起皱胃变位的两个先决条件[1].平滑肌是皱胃动力的基本单位.因此,分离培养皱胃平滑肌细胞,可为研究反刍动物皱胃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试验材料.本试验在参照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成功培养出皱胃平滑肌细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皱胃变位(DislocationAbomasi)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为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1病因1.1饲料及分娩因素日粮中精料过多,而粗饲料,特别是优质干草等容积性饲料缺乏,饲料在瘤胃停留时间缩短,消化不够充分就进入皱胃,在增加皱胃负担的同时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使皱胃发生弛缓而扩张。与此同时,腹腔中的胎儿不断长大,对皱胃产生压迫,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