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恢复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是恢复灾区社会稳定的手段。随着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同样制约着灾区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文章以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产业恢复重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重建产业的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东荒山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几个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扼要论述了山东省荒山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几个生态学问题,包括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措施和途径,以及几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森林植被恢复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并运用实例提出恢复和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脆弱生境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岷江上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加之"5·12"汶川大地震对该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其恢复重建的重点之一。为此,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观点,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类型,主要目标等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成果;针对岷江上游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研究重点、方向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陕北资源开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制约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研究了陕北资源开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制约因子。经专家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水分、人为活动、风速、土壤及温度是影响该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水分是主导环境因子,人为活动是主导社会因子,在植被恢复和重建中必须加以重视,因势利导,以提高植被恢复与重建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现状和治理模式的实地调研,研究和分析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机理,对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重退化生境;3)封育调整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定向恢复调控;4)封育改造低效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内外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经验,阐述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技术,并总结提出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浅山区潜在的土地、气候资源丰富,在祁连山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了祁连山浅山区自然社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天然植被恢复与重建的6条基本理论和对策以及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早期,人工重新构建生态系统成为修复或改善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工重建在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逐渐将以人工重建为主的生态系统修复向自然恢复方式转变。但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复杂性,目前经单一的人工重建或者自然恢复后的生态系统还不能达到最优化程度。该文以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为出发点,对于两种措施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以及对地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等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应以总结和完善恢复生态学有关理论、原则、方法为主,通过案例研究,加强景观生态设计、功能设计与优化、恢复与重建的操作程序、风险效益评价等研究,同时更要加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2.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过渡性和结构、功能独特性等特点,容易受到破坏而导致退化.目前有关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虽多,但没有统一衡量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标准.文章着重对受损湿地恢复的目的和途径,恢复与重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西药湖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禽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也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重点.作者在分析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退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药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思路和建设目标,并具体规划了以下项目进行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一定规模的退耕还湿;水文联系与恢复重建;外源污染的控制和水质保育;水禽栖息地的严格保护与保育;水禽栖息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水禽避难所和野外投食点建设;湿地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科研、监测工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理论,总结了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特征及退化原因,并针对西部各种退化生态系统提出相应的恢复与重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草海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现状和演替规律,从恢复生态学原理出发,以水热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植被生物地带性为科学依据,提出以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与重建森林植被,以政策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  相似文献   

16.
1月14日,全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两年多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部署了2011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局长郭道忠主持会议,省林业厅阎宏副巡视员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难点。文章论述了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的分布和植被特点,探讨了其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评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研究现状;据此提出了未来需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方山丘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山丘区雨量充沛且分布不均,以及红壤的结构特性决定的生态脆弱性,使该区域成为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其中的严重侵蚀红壤区和石灰岩分布区是该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困难立地区.本文针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提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并从困难立地区的立地特点,提出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草原退化和沙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沙化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尤其是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研究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途径,并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贵州林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林业恢复重建是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林业恢复重建措施,贵州省林业厅组织开展了全省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据调查,全省森林资源受灾面积107.6万hm^2,森林覆盖率下降0.81%,损失蓄积1576.9万m^3,直接经济损失56.55亿元。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重点调研分析,针对受灾林分特点和程度,从管理、技术的恢复重建和预防角度,提出林业灾后重建的六项措施和七个方面的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