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水稻田与气象站的辐射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水稻田净全辐射和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的1100~1300,日出后和日落前1h左右通过0点;夜间总辐射为0W/m  相似文献   

2.
芒果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年试验结果得出,当芒果产量为18668kg/hm^2,果实养分吸收量为22.4kg/hm^2,P2O59.0kg/hm^2,K2O44.7kg/hm^2,Ca3.2kg/hm^2,Mg3.0kg/hm^2,S2.3kg/hm^2,养分吸收比例为:1:0.40:2.00:0.14:0.13:0.10。芒果适量配施氮、磷、钾、镁和硫肥能获得较高效益;适宜施肥量为N342kg/hm^2,P2O5107  相似文献   

3.
传热系数K值是表示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探讨了测定温室保温覆盖材料传热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并设计了绝热模型箱,利用稳态传热理论成功地测定了K值。在无风和不受净辐射影响下,测定的0.07mm的PVC和PE薄膜的K值分别是6.44W/m^2·C和7.04W/m^2·C,此值与有关报导一致。  相似文献   

4.
大豆对紫外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南京地区大豆田间增加紫外辐射的试验表明,紫外辐射剂量的增大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种增强紫外辐射处理分别为0.15,0.35和0.70W.m^-2,其中的0.70W.m^-2处理的影响最为显,0.35和0.70Wm^-2处理也较明显地使植株发生矮化,使根,茎,叶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累积受抑,使大豆的各项产量性状指标下降,并且推迟大豆的开花,结荚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流一干亓模型估算麦田的潜热,并与波文比波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估处田蒸散,。还用此模型计算分析了麦田的热平流,以及冠层温度和冠层阻力,发现麦田平流午间很小,日落之后平流开始逐渐加强,最大可达40W/m^2,但具有明显的阵性。冠层温度与气温之差最大值和净辐射最大值同时出现,位相比净辐射超前2h。冠层阻力上午小,下午大,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产水稻氮钾施用量最佳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求导了水稻目标产量的预测方程,不同氮钾施用水平的等产方程,以及氮钾最佳配比方程,根据上述方程推导出地力产量为6345kg/hm^2的水稻田目标产量为8589kg/hm^2,N与K2O施用量的最佳配比为1:1.22即N139.4kg/hm^2、K2O170.6kg/hm^2。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的穗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稻田间穗肥试验表明,在叶色转赤的基础上,施穗肥一般以复合肥112.5~150.0kg/hm^2加氮化钾37.5kg/km^2为宜,施穗肥比不施肥增产10.7%~15.5%,施穗肥的效果还与产中的氮钾比有关,N,K2O以1:0.7~1.0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潮土硝态氮的分布及合理施氮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支占20%~34%,80%~100cm土层占10%~18%;每季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9.
灌漠土棉田氮磷化肥最佳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磷〉7mg/k的中肥力土壤上种植棉花,霜前皮棉产量与氮磷化肥用量的效应方程为:y=105.55+22.425N+36.66P+0.39NP=0.3n62-2.235p^2,由此模拟出的最佳经济效益施量为:尿素621kg/hm^2,重过磷酸钙168kg/hm^2,N:P2O5为1:0.27,其霜前皮棉经济合理产量为1770kg/hm^2。  相似文献   

10.
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免耕覆盖4 500kg/m^2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增产22.15%~25.65%。土壤水利用率提高2.9625kg/(mm.hm^2)。春播前0~200cm土层速动易效水含量经传统耕作增加17.02~47.9mm。距地表5,10,15cm处的地积温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0~10cm土壤容重随覆盖量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脲酶比传统耕作增加幅度为0.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广东省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肥料效应,提出广东省甘蔗专用BB肥的适宜配肥比例为N:P2O5:K2O=1:0.30:0.78 ̄1.00,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高产甘蔗推荐施肥量为甘蔗专用BB肥1140 ̄1410kg/hm^2,施用甘蔗专用BB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益,其肥效优于通用型复合肥(15-15-15)和当地肥料,单位面积投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氮、钾、镁营养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11-B”最优混合设计,对烟草进行氮、钾、镁营养不同施肥配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镁不同配比对烟草产量、产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计算机寻优得到供试条件下氮、钾、镁最佳配比施肥方案,产量方案为:N86.40kg/hm^2,K2O492.45kg/hm^2,Mg19.35kg/hm^2;产值方案为:N72.15kg/hm^2,K2O523.50kg/hm^2,Mg18.00kg/hm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建东  王玉亮 《土壤肥料》1999,(6):24-26,29
利用二元二次效应函数进行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肥料对棉花的产量效应与对棉花的生理生化效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在北疆土壤气候条件下,磷肥的肥效要高于氮肥的肥效;3.棉花生产的氮磷配合的最佳用量为:尿素477.1~485.0kg/hm^2,重过磷酸钙230.1~231.2kg/hm^2,N:P2O5=2:1,此时可获得籽棉最佳产量4652.3~5442.5kg/hm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及分配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施氮量及分配试验表明,未施氮素较施用氮素的小麦早熟6天,施用氮素(N,下同)300kg/hm^2,倒伏严重,产量低。以每公顷施240kg氮素,基肥:追肥=6:4最好,分蘖比对照多0.54个/株,有效穗比对照、施氮素180kg/hm^2、300kg/hm^2分别多51、45、27万/hm^2,每穗粒数分别多10.7、0.5、0.9粒,产量达8971.2kg/hm^2,比对照、施氮素180kg/h  相似文献   

15.
免耕覆盖玉米秸秆对旱塬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耕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玉米秸秆4500kg/hm^2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玉米增产22.15%~25.65%,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9625kg/hm^2;mm。春播前0~200cm支速动易效水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17.02~47.9mm,距地表5cm、10cm、15cm处的地积温与秸秆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关系。0~10cm圭层土壤容竽 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砬小,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磷与  相似文献   

16.
离石市吴城水库建于1972年~1978年,设计清水基流0.53m^3/s,水库建成后清水基流量逐年降低到目前的0.17m^3/s~0.2m^3/s,基流的减小严重影响着下游953.33hm^2农田的灌溉和地下水的补给。分析其基流减小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恢复措施,对提高水库供水量、增加灌溉效益和改善下游地下水补给。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奈树桑白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聚集指标和Taylor幂法则测定为聚集分布;Iwao的直线回归式提示了奈权地桑白蚧雌成虫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得出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N=t^2/D^2(1.7768/m+0.4041),描述了Kuno种群序贯抽样的模型:Tn=1.7768/(D^2-0.4041/n)。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水平扩散池观测了水溶性盐阳离子在工程黄土中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水溶性盐阳离子在土壤中的扩散性因离子种类而异,Ca^2+的扩散系数最高,Mg^2+,Na^+,K^+依次降低,其由两个模型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2.6928×10^-6,2.3127×10^-6,1.6730×10^-6,0.4504×10^0-6cm^2/s。在距源溶液较近时,土壤胶体交换性K^+,Na^+,Mg62+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夏播玉米制种优化施肥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兰云  陈现平  陈洪俭 《土壤》1999,31(3):161-163
本研究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夏播制种的氮,磷,钾肥料,进行优化量比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产量作用顺序是:氮-磷-钾。获得高于3600kg/hm^2制种产量需施纯氮(N)231.2-262.5kg/hm^2,磷(P2O5)130.5-154.5kg/hm^2,钾(K2O)119.7-148.6kg/hm^2三者的合理配比为:1:0.58:0.54。  相似文献   

20.
广西合浦窿缘桉海防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空间代替时间与定点连续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0.7 ̄7.7a生窿级桉海防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林分的生物量是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面增加,即由造林初期的2.77t/hm^2增加到主伐期的70.932t/hm^2。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器官分配存在一定的变化,干材占总生物量的42.53% ̄56.34%,干皮12.16% ̄17.25%,光枝3.85% ̄5.30%,叶枝0.76%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