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评定奶山羊的泌乳性能,特别是在育种值估计中,必须将不同胎次、不同泌乳天数及不同产羔月份等环境因素加以校正。本研究根据西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198l—1986年1495个泌乳胎次的产奶记录,研制出一套切合目前生产水平的奶山羊产奶量校正系数,为生产和育种实践服务。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根据西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羊群1981—1986年1495个泌乳胎次的产奶记录,应用多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亚热带地区提高奶用山羊产奶量的新方法,我们以广州畜牧场羊队的沙能奶山羊(Saanen)为对象,随机选用两群来源、年龄、胎次、产羔时间相同,产奶性能和体重相近(P>0.05)的成年母羊,饲养在环境条件、管理方法都相同的条件下,在原有精料的基础上,采取适时调整青粗料的配比,增进日食青粗料量的措施。根据44头成年母羊352天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是:试验羊群始末体重相比,平均每头增重5公斤(P<0.01);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相比,试验群比对照群平均每头增加150.7公斤(P<0.01)。并且新创323.1公斤的个体最高产奶纪录,全年全群产奶量与上一年的年度产奶量相比,试验羊群提高19.26%,对照羊群提高16.24%,试验羊群比对照羊群提高3.02%。同时,奶山羊的产值提高显著,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次试验为亚热带地区提高奶山羊产奶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伊犁马泌乳特性、构建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本实验以新疆伊犁州昭苏马场核心群的15匹泌乳期、年龄、胎次相近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利用Wood模型对伊犁马泌乳期30~120 d的105条泌乳记录进行拟合,预测其日产奶量及乳成分随泌乳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Wood模型对产奶量的拟合度为0.85,乳成分拟合度在0.75~0.95;乳蛋白产量的泌乳曲线拟合度最高为0.95,乳糖率泌乳曲线拟合度最低为0.75;15匹伊犁马全泌乳期平均日奶产量为9.20 kg,产奶高峰日出现在第55天,日产奶量为14.37kg/d,预测120d泌乳期的产奶量为1053kg。通过使用Wood模型对产奶量及乳成分进行拟合,拟合度较为理想,可作为预测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的模型之一,为乳用马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高产奶牛是指在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都可以达到6t以上的奶牛。高产奶牛的产奶量比较高,所以其饲养管理方式、方法与普通奶牛有明显不同。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奶牛在同一个泌乳期的不同泌乳阶段产奶量会因个体发育、健康、年龄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奶牛的产奶量会随着年龄和胎次而变化,通常初产奶牛的泌乳能力较差,随着胎次的增加,在3~4胎达到最高,当超过5~6胎时则产奶量开始下降。高产奶牛饲养需要分阶段进行,奶牛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双峰驼泌乳期产奶性状、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高、低产双峰驼差异性生长性状及血液和驼乳生理生化指标,为高产驼选育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以准噶尔泌乳双峰驼为研究对象,对产奶量进行监测,绘制哺乳期泌乳曲线,并分析不同胎次的产奶量。测定高、低产双峰驼体尺、体重、血液及驼乳理化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双峰驼挤奶期约10个泌乳月,前3个泌乳月产奶量高,第4~7个泌乳月产奶量呈持续下降,第7~9个泌乳月产奶量略有回升,第10个泌乳月产奶量达到最低,可归纳为4种类型的泌乳曲线。产奶量的高峰期一般在2~6胎,最佳年龄为6~15岁。高产驼组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1);高产驼组的体重、血尿素氮及血尿素均显著高于低产驼组(P<0.05),而高产驼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钙含量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5);高产驼组驼乳的乳脂、乳蛋白显著低于低产驼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理化指标与产奶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双峰驼产奶性能受到机体、泌乳阶段、营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体重、血液及乳成分与产奶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双...  相似文献   

6.
两种杂种牛的产奶性能及泌乳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西黄F1和黑黄F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比较其泌乳期长度、产奶量、泌乳稳定指数和泌乳曲线。用γ函数和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结果表明:黑黄F1和西黄F1的产奶水平及泌乳稳定指数相近,泌乳高峰出现较早且高峰之后产奶下降快,但前者的泌乳期比后者长12.7d。与冬、春季相比,夏秋季产犊者产奶水平较高,泌乳曲线居上。以γ函数拟合杂种必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收集了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五一农场奶牛场1989~1996年1552个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原始产奶记录,依据中国荷斯坦牛的泌乳生理特点及其规律性,运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泌乳天数各胎次产奶量的回归方程,1~6胎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求出了总体及不同泌乳天数各胎次产奶量的校正系数,并制定出其速查表。  相似文献   

8.
奶水牛不同于一般奶牛,产奶量偏低。奶水牛泌乳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本胎次的产奶量,同时关系到泌乳期长短的不同,甚至关系到犊牛的发育情况。文章将奶水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4个阶段,不同饲养阶段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旨在提升奶水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胎次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拟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2000~2007年度147头中国荷斯坦牛1~5胎次(333个)完整泌乳期记录,分析了各胎次月平均产奶量和累积产奶量的变化规律,用Wood模型对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用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及S型模型对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第1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慢,泌乳高峰低,下降也慢,而第2~5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快,泌乳高峰高,下降也快;各胎次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基本类似,第1、5胎产量低,2、3、4胎产量高;Wood模型对1~5胎次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152、0.054、0.036、0.001、0.089;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对不同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在0.7以上,S型模型对各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11.
从1978—81年,记录了澳大利亚引进的弗里生牛的47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引进时是妊娠的青年母牛。所有的牛养在舍内,喂给精料、大量的玉米秸。泌乳牛每天机械挤乳两次。观察了下列性状的表型值,第一次产犊年龄为30.4个月,第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2916.5公斤,第二个泌乳期2717.3公斤,第三个泌乳期2592.8公斤,第四个泌乳期1939.1公斤,泌乳期308.9天,干奶期77.5天,泌乳期的头两个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新疆哈萨克马的泌乳规律,本实验以新疆富蕴县和布尔津县放牧状态下的哈萨克马(3~5胎次)为研究对象,最终收集得到57匹马3 420条泌乳期记录,分析比较Wood模型、IQP模型、六次多项式回归模型、ML模型4个模型对哈萨克马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利用SAS 9.4软件对4个模型的参数进行拟合并计算拟合度,然后通过最佳拟合参数列模型方程,将每个时间点代入方程中得到产奶量,最终绘制泌乳曲线,同时计算校正系数。结果显示:4个模型对哈萨克马3个胎次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均较好,Wood模型的拟合度(R2)在0.817 9~0.972 9,IQP模型的拟合度在0.967 6~0.985 5,六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在0.989 1~0.993 0,ML模型的拟合度在0.9651~0.9736,其中六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3个模型,为新疆哈萨克马第3、4、5胎次的最佳泌乳曲线模型,拟合度分别为0.993 0、0.989 1、0.991 1,同时利用六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绘制出新疆哈萨克马的泌乳曲线,并制定出新疆哈萨克马3~5胎次产奶量的校正系数。根据泌乳曲线可得出,哈萨克马产奶高峰出现在泌乳的第60~70天,且产奶量大小依次为第3胎次第4胎次第5胎次。本研究可为高产哈萨克马的培育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维持280~320天,国际上以305天计算作为通行标准。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奶牛品种、胎次、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其泌乳期的长短有所不同,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与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和能否再次正常发情有关,还影响其今后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10~20天是泌乳初期。奶牛分娩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维持280~320天,国际上以305天计算作为通行标准。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奶牛品种、胎次、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其泌乳期的长短有所不同,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与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和能否再次正常发情有关,还影响其今后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10~20天是泌乳初期。奶牛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17.
超数排卵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来自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用MOET技术选育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研究”的130头中国荷斯坦供体母牛的超数排卵结果和产奶量记录,分析了超数排卵对母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超数排卵对母牛本胎次泌乳期产奶量、超排当月和下月产奶量,以及下胎次泌乳期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在不同泌乳月超排对泌乳期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不同超排次数(单次超排与重复超排)和超排效果的好坏对产奶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超排处理对产奶性能不同(高,中,低)的母牛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们黑龙江省富裕黄牛改良攻关课题组在农村用黑白花奶牛改良黄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实践表明用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黄牛是解决奶牛来源、快速发展奶牛业、大幅度增加产奶量的有效途径。现在富裕县友谊乡东吉村与塔哈乡周三村两个基点共有牛1,411头,其中改良1,207牛头,改良比例为86%。统计杂二、三代泌乳母牛194头(20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3,248.5公斤,其中二代三胎以上泌乳牛100头(152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  相似文献   

19.
奶牛自产犊产奶开始至干乳期间的时间称泌乳期。根据泌乳母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规律、体重和产奶量的变化,泌乳期分为围产后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4个阶段。加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