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8号"。该品种2006年秋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区域试验预试,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00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411晚2d,幼苗半匍匐,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型,长  相似文献   

2.
京花12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23/京冬17。亲本均为本单位选育。京冬23是节水小麦品种,京冬17是具有高产、稳产性能的品种。组合配置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接种F1代的花药培育而成。2012年秋播升入品比,代号京农12-79。2013-2014年参加北京市预试,2015-2017参加北京市区试节水组和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试,2018年完成北京市区试和国家区试程序,同年通过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京审麦20180005和国审麦20180067。  相似文献   

3.
正云麦76(参加区试代号:易2011-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分别以自育的旱地品种云麦50为母本、云麦3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和穿梭选择育种方法,通过多年多点抗旱鉴定筛选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15-201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于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9001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  相似文献   

4.
绵农6号是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以85—42为母本、巴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为9309—3)。该品种1997-1999年参加国家小麦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定名为绵农6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2)。  相似文献   

5.
京花9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2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相似文献   

6.
川杂棉26号是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160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F1代棉花杂交种,具有抗病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2006-2007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7年参加湖南省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08007).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晋豆3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豆3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晋豆11为母本,埂84为父本杂交育成,2005年-2007年参加省晚熟组大豆区试,2007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表现很好。2008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简要介绍晋豆37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创杂棉2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鸿献  孙玉芳 《中国棉花》2008,35(10):26-26
创杂棉27号(金杂116)是河南金北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强优势、多抗、稳产、早熟、优质杂交棉.2005-2007年分别参加河南省杂交棉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09.  相似文献   

9.
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鄂麦26经过2006-2007年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9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9003。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早熟冬小麦新品种—京花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花9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2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相似文献   

11.
荆州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荆麦103",经过2006至2007年院品种对比试验,2007至2009年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田间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较优,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2.  相似文献   

12.
鄂杂棉28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5-2007年参加了长江流域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试验中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虫.是目前综合性状较好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皖杂棉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62为母本,国抗棉1号选系TM-5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新组合。2007年1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098号。2006—2007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7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21。  相似文献   

14.
鲁棉研32号(鲁1151系)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2005-2006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进入山东省生产试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综合抗性均表现突出.该品种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158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096号).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5.
洛麦1号(原名洛麦8716)是洛阳市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洛麦1号”,审定编号为“2002007”。几年来,该品种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不仅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抗热,而且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京冬17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配制三交组合:京冬8号/RHT3//931,再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相似文献   

17.
洲元9369系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以优质面包小麦PH82-2-2为母本,以自选具有超高产基础材料的866-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多代选育于2003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小山9659(系号9659MO-12-0-5)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1996年以含有粗厚山草细胞质的D2型核质杂种小麦品种小山2134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中8144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二次回交、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4-2005年参加两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19.
京冬17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配制三交组合:京冬8号/RHT3//931,再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相似文献   

20.
京冬22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太谷核不育轮选群体中,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