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脱毒和快繁技术是大批量、快速生产优质种苗,实现草莓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原原种的获得过程,即通过茎尖剥离及接种、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将生根瓶苗移置消毒杀菌后的网室中,从而获得繁育所需的原原种,并介绍了原种苗及生产苗的繁育过程。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为兵团草莓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和推广有机、无公害草莓,总结了脱毒草莓种苗生产技术和经验,并对生产脱毒草莓种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草莓脱毒苗生产及应用,本文依据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介绍了草莓脱毒种苗的繁育技术,包括材料选择、组培准备工作、组培苗培养驯化、原种苗繁育管理、苗木分级等内容,以期解决草莓生产中田间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述浙江省草莓和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及国内外对草莓和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上的优越性,进而对浙江省发展脱毒种苗产业的前景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发展脱毒种苗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草莓主要利用母株上的匍匐茎子苗进行种苗繁殖,但在繁育过程中,匍匐茎子苗极易感染多种土传病毒,造成病毒病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从种苗源头上根治草莓病毒病,特进行了草莓主要品种的种苗组织培养脱病毒研究,并以生产出的脱毒原种苗为母本苗,在连栋塑料大棚内进行原种一代苗的无土栽培繁育生产,达到了高效、快速繁育草莓脱毒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3,(8):32-33
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种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全省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有机生  相似文献   

7.
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种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草莓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江苏省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绿色生产。通过集成石灰  相似文献   

8.
草莓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各草莓产区品种严重退化、抗病力减弱,造成产量、质量、效益锐减,使用脱毒苗成为迫切的生产问题。专家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汪泉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254-255
草莓易感染病毒病,严重影晌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脱毒草莓苗具有生长势强、抗病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总结出草莓无病毒种苗网室繁育技术,指导十二师及兵团草莓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谭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105-105,M0106
草莓优质、高产的关键问题是培育质量好的脱毒种苗.北方有着冷凉气候条件和肥沃的黑土地,为大力开发草莓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虽然黑龙江省是我国栽培草莓最早的地方,但草莓产量和质量与我国其它栽培草莓大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这主要因为缺乏高产、质优、抗病等新品种的引入,脱毒种苗推广缓慢,配套设施及栽培技术水平低,草莓生产用苗的繁育技术发展不一等原因.通过近几年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生产用苗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剥离与培养获得甘薯脱毒苗技术,是目前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恢复良种原有特性的最有效途径。甘薯脱毒试管苗直繁种苗技术,通过试管苗继代扩繁、日光温室暖棚扩繁、塑料大棚扩繁、大田扩繁等,1株试管苗可扩繁至60000株生产用脱毒种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提高商品薯产量,具有生产周期短、扩繁效率高、感染病毒率低,种苗质量稳定等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推广、应用,是一种新的脱毒甘薯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从脱毒草莓原原种苗育苗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草莓母株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苗和贮藏等方面总结了脱毒草莓露地育苗技术,以期为河北邢台地区脱毒草莓育苗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草莓脱毒种苗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分析浙江省草莓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草莓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不健全的现状,组织"三农五方"进行草莓脱毒种苗开发与应用,以项目实施促进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脱毒种苗应用区平均产量26.288t/hm2,比常规种苗对照区增产21.8%,增纯收益3.86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5.26.同时提出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薯是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病毒病为害逐渐加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不带病毒的试管苗进行快繁推广,是解决当前甘薯生产中病毒病发生严重,产量急剧下降,品质不断变劣的主要途径。经过薯类产业科技创新团队近几年对甘薯组织培养研究与生产实践,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的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对加快脱毒种苗繁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增加薯农经济收入和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科技》2013,(23):F0002-F0002
石家庄市农科院林木花卉研究所种苗研究室主要开展草莓基质栽培、草莓优种脱毒快繁苗的驯化等实验研究。目前,该研究室采用农业生产中废弃物蘑菇渣及植物秸秆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的发酵,按照草莓的营养需求,配制合理的栽培基质,配合水肥的精量使用。研究出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能源循环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从草莓脱毒苗规模化培育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精量化栽培。  相似文献   

16.
IBA浓度对草莓组培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雪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35-36,52
草莓作为公认的高档水果受到了广东人的喜爱,但由于草莓种苗病毒害严重,限制了广东地区草莓的生产和发展,利用草莓脱毒苗的组培快繁技术发展广东的草莓产业需求极其迫切。该试验以草莓品种佐贺清香为材料,将草莓脱毒组培苗植入丛芽增殖培养基中,研究IBA浓度对草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节省扩繁土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总芽数,提高扩繁速度,在2级种苗田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开展畦式高密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3个畦式种植密度的蔗茎数和总芽数2个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密度.其中以株行距12.5 cm×40 cm的种植密度较为合适,有效利用了甘蔗健康种苗的前期分蘖,获得的种茎茎粗大小适中,相对田间管理较方便,节省扩繁土地面积50%,增加单位面积总芽数51%.  相似文献   

18.
甘蔗的脱毒技术较多,有物理法、化学法、抗病育种法、茎尖培养法等,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脱毒效果,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采用改良热处理和茎尖组织培养可以取得良好的脱毒效果,而甘蔗组培苗第1代分蘖多,能够生长拔节成为有效茎的比例不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分蘖成茎,减少分蘖的死亡率,提高甘蔗脱毒种苗的繁殖率,促进甘蔗脱毒苗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我们于2004年对甘蔗脱毒种苗到生产用种的田间快繁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大限度将甘蔗脱毒种苗应用于甘蔗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徽省气候特征和草莓特征特性,研究制定了脱毒草莓原种苗、生产种苗高架育苗的栽培技术、日常管理、穴盘移栽和病虫害防治操作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脱毒草莓原种苗和生产种苗繁育。  相似文献   

20.
人参果又名金参果、香艳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果菜兼用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深受消费者青睐.武威市自2002年引种以来,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产量效益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经形成3 600多座日光温室的生产规模.但在栽培技术上,由于普遍采用扦插繁殖,易感染病毒,最终导致果型变小、变形,口感变差,产量下降,直接影响了人参果的生产.鉴于此,笔者于2006年在人参果脱毒种苗快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