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N1(6mmo1/L),N2(10mmo1/L),N3(14mmol/L),N4(18mmol/L),N5(22mmol/L)对苋菜不同部位硝酸盐累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各部位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为线性相关;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维生素C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有机酸含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植株产量和品质为衡量标准,苋菜以14mmol/L的氮素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用雾培法研究营养液氮(N 2、12、22mmol/L)、钾(K 4、8mmol/L)供应水平对2个番茄品种(盆栽红、盆栽黄)果实产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直径、座果率、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以及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清除率、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总抗氧化能力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2mmol/L供氮水平时达到最高水平;果实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随供氮水平提高逐渐增加,而抗坏血酸、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逐渐降低,在12mmol/L供氮水平时可维持较高的抗坏血酸、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及较低的硝酸盐含量.供钾水平从4mmol/L提高到8mmol/L,可在提高果实产量的同时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类黄酮、总酚、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盆栽红的产量、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盆栽黄.综上,选择盆栽红为栽培品种,雾培营养液供应12mmol/L氮和8mmol/L钾,可获得较高的果实产量、风味品质和抗氧化营养品质,并保持较低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米槁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米槁幼苗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砂培技术培养米槁幼苗,设1.0 mmol/L(N1处理)、4.0 mmol/L(N2处理)、8.0 mmol/L(CK)和16.0 mmol/L(N3处理)4个氮素水平处理,系统测定不同氮素水平下米槁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均能明显影响米槁幼苗生长、生物量及各器官氮含量积累.米槁幼苗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排序均表现为叶>茎>根,且随施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米槁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不同的影响,8月以前,N3处理对米槁苗高(24.81 cm)、地径(0.3175 cm)、叶绿素含量(3.3561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5.1799 mg/g)和可溶性糖含量(24.4501 mg/g)等指标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同一生长期内,N1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总体上均低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米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6.2965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92.4222 U/gFW)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7086.111ΔOD470/gFW)在8月达最大值.[结论]米槁幼苗期氮素供给不足会严重制约其生理活性,在8月以前氮素供给过量会对幼苗生长造成胁迫,在8月以后胁迫逐渐解除并促进米槁幼苗生长,即8月是米槁生理活动的旺盛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蔗糖对NO3-胁迫下叶用莴苣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常规营养液、叶面喷施清水作为CK,在75 mmol/L NO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O mmol/L(T1)、0.1 mmol/L(T2)、1 mmol/L(T3)、3 mmol/L(T4)和6 mmol/L(T5)的蔗糖,进行水培试验.[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T1处理叶用莴苣的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外源蔗糖处理可以缓解NO3-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MDA含量.在生长中期,外施3 mmol/L蔗糖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了类黄酮含量;在生长后期,T5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NO3-胁迫下各处理间S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T4处理显著降低了类黄酮含量.[结论]3 mmol/L蔗糖增强了叶用莴苣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脂膜过氧化程度,缓解NO3-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氮硫供应对大葱含硫有机物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型大葱品种章丘大葱和鸡腿型大葱品种隆尧鸡腿葱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硫供应水平对大葱含硫有机物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隆尧鸡腿葱含硫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章丘大葱。氮、硫供应显著影响植株地上部氮、硫含量与代谢关键酶活性。氮素供应水平为1.5mmol/L时抑制大葱地上部ATP硫酸化酶(ATPS)和O-乙酰丝氨酸水解酶(OASS)活性,而氮素供应水平为12.0 mmol/L时明显促进上述两种酶的活性,但氮素供应水平上升到24.0 mmol/L时则抑制了其活性。提高供硫水平则显著抑制ATPS酶和OASS酶的活性。植株含氮量与有机硫含量均与ATPS和OASS活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叶用莴苣(Lettuce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方法,进行营养控制并及时收获,研究硼、锰、锌、铜、钼五种微量元素不同供应水平对莴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锌和钼是莴苣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锌和钼的供应水平为2时(即0.02 mg·L-1),对莴苣植株中的可溶性糖、抗坏血酸、蛋白质、硝酸盐含量和生物学产量有一致的较佳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营养配施水平对芝麻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芝麻菜为试材,采用基质无土栽培方法,试验中N设置4个水平:N1(2.5 mmol/L)、N2(5.0 mmol/L)、N3 (7.5 mmol/L)、N4(10.0 mmol/L);K设置4个水平:K1(1.5 mmol/L)、K2(3.0mmol/L)、K3(4.5 mmol/L)、K4(6.0 mmol/L),测定芝麻菜的营养品质与产量指标.[结果]在N素水平7.5~10.0 mmol/L,K素水平4.5 ~ 6.0 mmol/L条件下,芝麻菜蔗糖与还原糖含量较高;在N素水平5.0 mmol/L,K素水平3.0 ~6.0 mmol/L条件下,芝麻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较高;N素水平在8.0 ~ 12.0 mmol/L,K素水平在5.0~7.5 mmol/L条件下,芝麻菜产量较高.[结论]N3K3(N3:7.5 mmol/L,K3:4.5 mmol/L)、N3K4(N3:7.5 mmol/L,K4:6.0 mmol/L)处理对芝麻菜品质和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氮素形态和营养液浓度对二色补血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二色补血草的氮素需求,尤其是营养液中氮素形态(NO-3 和NH 4)和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室内水培试验.1)氮素形态试验在总氮素浓度为7.14mmol/L的情况下,设置硝态氮与铵态氯的5种配比即c(NO-3-N)c(NH 4-N)为1000、7525、5050、2575 和0100;2)营养液浓度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营养液浓度 3组倍数处理(1倍、1/2倍和1/8倍,其中总氮素浓度为7.14、3.57和0.90 mmol/L),每组之下再设3种硝铵配比即c(NO-3-N)c(NH 4-N)为1000、5050和0100,共9个处理.处理时间26 d.结果表明2种形态氮等比例供给时,二色补血草的总干重、地上部干重、总根重、根长密度均显著高于纯硝态氮和纯铵态氯处理;供应纯铵态氮时,生长最差,叶片脯氨酸(植物逆境响应指标)含量显著增加(纯铵态氮比纯硝态氮在1倍、1/2倍和1/8倍营养液浓度下分别增加62.4%、46.6%和111.4%),并出现严重的铵毒症状(幼叶叶缘焦边,根系黑褐坏死);1/2倍标准浓度(其中总氮浓度为3.57 mmol/L)营养液且等比例混合态氮条件下,二色补血草生长最好.根据二色补血革野生土壤条件推测,二色补血草是喜硝态氮植物,本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但最适合其生长的硝铵配比为5050.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基础上,设置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形态氮素比例与用量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var.ramosa,别称生称)生长及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在蔬菜收获后土壤的氮素残留量很高,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约为10∶1;温度对叶用莴苣生长有明显的影响,25℃更有利于其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氮素对叶用莴苣总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当氮素过量时,生物量并未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下,随着氮素投入量的增加,叶用莴苣可食用部分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同等氮素投入条件下,25℃下种植的叶用莴苣其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单施硝态氮比硝态氮、铵态氮2种形态氮共存时叶用莴苣的硝酸盐含量要高;低浓度氮素时,15℃时叶用莴苣吸收的硝酸盐较多,但高浓度氮素时,25℃吸收的硝酸盐较多。因此,建议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应减少氮素的投入量,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肥料。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韭菜无土栽培营养液氮素浓度对韭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氮肥利用率及韭菜生长的影响,并为韭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的研发提供依据,以韭菜‘棚宝’二年生植株为试材,以珍珠岩为栽培基质,分别采用不同氮素浓度(6、8、10、12、14、16和18 mmol/L)的营养液进行韭菜无土栽培,观测了韭菜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当营养液氮素浓度较低时,提高氮素浓度,韭菜产量显著增长,继续提高氮素浓度,则韭菜产量增长变缓,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总产量以氮素浓度为16 mmol/L时最高,为5 078.1 kg/667m2;韭菜食用部分的硝酸盐含量与营养液氮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氮素浓度6~18 mmol/L范围内,其随着营养液氮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当氮素浓度超过14 mmol/L时,随着氮素浓度的提高,韭菜硝酸盐含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高于韭菜产量的增长速率,同时氮肥利用率下降;只有当氮素浓度低于14 mmol/L时,韭菜硝酸盐含量才低于1 500 mg/kg;提高营养液氮素浓度,也显著提高了韭菜植株全氮含量、促进了韭菜的分蘖、使植株变高。综合权衡韭菜品质、产量及氮素利用率,韭菜珍珠岩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在三峡重庆库区典型代表性柑橘园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树体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三峡重庆库区晚熟柑橘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材,研究在0(N0)、1(N1)、1.5(N2)、2(N3)、2.5(N4)和3 kg/株(N5)6个施氮水平处理下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与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后,血橙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春梢叶片干物质量在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要远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在N0处理下均为最低,随着氮肥施入,吸收量显著增加,其中叶片的氮吸收量在N2处理达到峰值,磷、钾吸收量在N3处理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枝条的养分吸收量一直在增加,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秋梢叶片和枝条的氮吸收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在N5处理达到最大值,磷和钾吸收量在N0处理时略高于低氮处理(N1、N2),而高氮(N3—N5)处理显著增加。果实氮和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果实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果肉中氮和钾含量远高于果皮,而果皮中的磷含量高于果肉。不同施氮处理的果实养分带走量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氮、磷、钾养分带走量以N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果实养分带走量顺序为钾>氮>磷。随着氮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在N3处理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0—20 cm土层内以N2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N5处理;铵态氮含量比较稳定,与施氮量呈正相关;20—40 cm土层内各处理间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40—60 cm土层内高氮处理下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果皮厚度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N3处理纵、横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2处理的单果重和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下降;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降低。果实着色在N3处理下相对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正相关,与固酸比呈负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综合考虑,在三峡重庆库区柑橘园中,纯氮推荐用量为0.63—0.86 kg/plant,可保证果园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水平,有利于血橙树体的养分吸收利用,同时果园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氮磷钾对水培生菜(Lactuck sativa L.var.ramosa Hort.)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氮磷钾设置5个浓度梯度,在收获时测定生菜的产量和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氮素水平从3.0 mmol/L增加到9.0 mmol/L,生菜的产量、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磷素水平从0.2 mmol/L增加到1.0 mmol/L,生菜的产量和硝酸盐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逐渐增大,维生素C逐渐减少;钾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法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5,10,15,20mmol/L4个氮浓度梯度,分别用N1、N2、N3和N4表示),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新鲜和漂烫的小白菜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的硝酸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低氮水平N1和N2,在室温条件下,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放置时间基本不变,而冷藏条件下,有所增加;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无论是室温还是冷藏,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微增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16.8%和23.0%,而冷藏放置48h时,分别下降21.2%和18.0%。②低氮水平N1和N2条件下,无论在室温还是冷藏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本不随放置时间而变化;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5.2%和33.1%,而冷藏48h时,分别下降10.0%和27.9%。③冷藏新鲜和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高于室温含量。④在N4、N3、N2、N1处理中,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是漂烫小白菜的2.43倍、3.08倍、10.04倍、2.78倍。漂烫可显著减少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4.
何礼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24-1428
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氮肥形态对两种烟草(云烟201,MS云87)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烟苗对不同形态氮肥及其不同施用水平所作的生理生化响应都表现出品种的遗传型差异,但也表现出共同特性:蛋白质含量随各形态氮肥施用水平的增高而增大;硝态氮不利于烟苗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铵态氮、硝酸铵、酰胺态氮氮肥有利于可溶性糖积累,其含量除在特高施用水平50mmol·L-1受到抑制外,是随施用水平的增高而增大;烟苗的生长及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各形态氮肥的最佳适应水平表现在10mmol·L-1。综合比较认为硝酸铵是较好的苗肥。  相似文献   

15.
苯甲酸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2种两叶一心期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0.5 mmol/L时,增加津杂2号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密刺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25~1.00 mmol/L之间随浓度的升高,津杂2号和密刺王黄瓜幼苗叶片类葫萝卜素的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不断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均不断增加,津杂2号幼苗的变化趋势弱于密刺王黄瓜,这表明津杂2号较密刺王黄瓜耐一定程度的苯甲酸。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培法研究了8 MMOL/L氮素水平下,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791”和“汉中冬韭”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和硝态氮比例的减少,两个韭菜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作为衡量指标,791适合的NO3-∶NH4+为2∶2~1∶3,汉中冬韭为3∶1~2∶2。  相似文献   

17.
在花岗岩赤红壤上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供肥模式对豇豆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砂土上施氮对豇豆硝酸盐累积有重要作用,而NP、NPK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比NK低13%、14%,有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趋势;在不减少氮磷钾化肥条件下增施鸽粪、微肥,在促进豇豆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氮的吸收,但没有起到降低硝酸盐含量的作用。(2)粉壤土本身具有的氮素营养对豇豆硝酸盐累积有明显作用;在不减少氮磷钾化肥条件下增施鸽粪、微肥对粉壤土上的豇豆氮吸收及代谢还原都有一定抑制,但硝酸盐含量有累积增加的趋势。(3)合理单施鸽粪在2种类型土壤上均能显著降低豇豆硝酸盐的累积并维持相对高的经济产量,对于豇豆蔬菜的优质稳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氮处理(0、1、15 mmol NH4NO3)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宁夏枸杞生长、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对宁夏枸杞的侵染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种浓度氮处理下AMF侵染率分别为29.32%、43.93%和62.81%。施氮和接种AMF均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根系和叶片全氮含量,提高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及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1 mmol NH4NO3处理能够促进宁夏枸杞生物量累积,提高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NR活性;15 mmol NH4NO3处理能够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和根系NH4+含量,提高根系NH4+百分比,降低叶片NO3-百分比。表明AMF能够通过改善氮代谢及提高光合能力,促进宁夏枸杞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浓度对甜瓜“南海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无土栽培模式下,设计4个氮肥浓度处理(7、10、13、16mmol/L)。[结果]在幼苗期,氮肥水平低的甜瓜较氮肥水平高的的叶面积大;在伸蔓期,中等氮肥水平的甜瓜叶面积最大;在授粉期后,氮肥水平高的甜瓜叶面积最大。随着氮肥的增加,甜瓜结果中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而过多的氮肥对结果后期和收获期时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影响。低氮肥水平的甜瓜Vc含量显著高于高氮肥水平。高氮肥水平对甜瓜产量有抑制作用。[结论]N10处理经济效应最高,其氮肥用量为125.10kg/hm^2,产量为72730kg/hm^2,除氮肥成本后产值为26471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