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盐浓度对香菜光合色素的生理效应.[方法]以自行培养的香菜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香菜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Na+低浓度(50 mmol/L)胁迫时,香菜中叶绿素等有机物有所积累,100 mmol/L盐浓度处理的香菜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营养物质积累最多,当盐浓度超过200mmol/L后香菜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研究可为香菜生产的盐浓度调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大棚辣椒套种丝瓜、香菜,可以合理利用大棚空间,亩收辣椒3000千克,丝瓜 1500~1800千克,香菜550~600千克,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辣椒选用早熟优良品种皖椒4号或苏椒5号,丝瓜选用五叶香丝瓜,香菜选用大叶香菜。 2.培育壮苗 辣椒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大棚冷床育苗,丝瓜于3月上中旬营养钵育苗。  相似文献   

3.
吴雅静  王文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12-17713,17741
香菜是药食两用植物,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利用量子力学和量子生物学的原理,探讨香菜保鲜的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用极端试验来证实所得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又得出香菜适宜的保鲜期,有利于香菜的长途保鲜和储运,从而提升远洋人们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本地香菜为对照(CK),对引进的泰国耐热香菜、澳洲耐抽薹香菜、山东大叶香菜、新西兰四季香菜、北京香菜5个香菜品种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发病率及产量进行比较,得出当地适宜栽培的最佳香菜品种。结果表明:北京大叶香菜、泰国耐热香菜、山东大叶香菜和澳洲耐抽薹香菜均优于本地香菜,可在麦积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33%EC施田补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旱田作物封闭性除草剂,适用于棉花、蔬菜、玉米、大豆、花生、中药材等作物,能有效防除常见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特别适用于地膜棉、棉花苗床的杂草防除。为掌握“施田补”在我区的使用效果及对作物生长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施田补”棉田杂草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施田补防除玉米地杂草试验表明,33%施田补EC对玉米地杂草有较好防除效果,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优于防除双子叶杂草,各处理防除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三种剂量相比,以400ml/667m~2除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玉薇  邓珂  张倩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875-2878
为了研究香菜(Coriandrum sativum)的保鲜期,选取温度、营养液浓度、过氧化钙浓度3个因素进行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香菜保鲜效果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香菜保鲜时,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并确定了香菜的最佳保鲜条件为贮藏温度4.2℃,营养液浓度为RY的0.97倍,过氧化钙浓度为0.097 g/L。  相似文献   

8.
小区试验表明,每667m^2(下同)用33%施田补乳剂125ml、150ml、200ml、250、ml对以藜草等阔叶杂草为主的花生田杂草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照农药50%丁草胺乳油的200ml处理。4个剂量处理的总防效为82.6%~93.4%,较丁草胺处理高31.3%~41.9%,尤其对藜草的防效远高于丁草胺,但对猪殃殃的防效差。施田补4个剂量处理中,以150ml为最佳,对杂草防效最高,增产也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特征特性1.产量高。比普通香菜增产5~7成,叶大、色绿、香味浓。2.生长速度快。能及早上市比普通香菜提早收获20~30天,普通香菜种两茬。泰国超大叶香菜能种三茬。3.种植方便。大棚、露地、冬春种植都适宜。4.抗逆性强。既抗寒又耐热、抗抽薹,是菜农发家致富的首选品种。二  相似文献   

10.
高举 《吉林农业》2001,(6):17-17
香菜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时便停止生长。因此,夏季种植香菜会大大增加其经济效益。夏季怎样才能种好香菜呢? 1、品种选择选择耐热、抽 晚,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如北京香菜、华北大叶等。 2、整地施肥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旱能浇;涝能排,通  相似文献   

11.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8.60-9.68kg/667m^2,P2O53.47-3.76kg/667m^2,K2O5.48-5.91kg/667m^2,最佳产量410.99-413.42kg/667m^2。根据田闽试验及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9.3kg/667m^2、P2O53.5kg/667m^2、K2O5.6kg/667m^2,或者N9.2kg/667m^2、P2O53.0kg/667m^2、K2O6.0kg/667m^2,或者N9.1kg/667m^2、P2O23.5kg/667m^2、K2O6.1kg/667m^2。  相似文献   

12.
20%龙卷风水剂除治苗圃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龙卷风水剂进行除治苗圃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龙卷风水剂200mL/667m^2后第7天,杂草除治效果为89.7%;喷施后第14天,杂草除治效果为95.6%;(杂)草鲜质量除治效果为96.1%,其药效要好于150mL/667m^2,与喷施20%克无踪水剂200mL/667m^2的药效相仿,且药效能持续20d,对苗木无影响,可在除治苗圃杂草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杂交油菜德油8号高产栽培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德油8号品种对不同密度、播期、硼肥施用量及三要素(N、P、K)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德油8号在中等肥力土地的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在7 000株/667m2左右,播期在9月15~20日,施硼在0.85~0.9 kg/667m2,N、P、K三要素施用量在8.5 kg/667m2,尿素施用量为18~20 kg/667m2,普钙为25~30 kg/667m2,氯化钾为10~15 kg/667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对大麦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产量与施肥量效应函数数学模型为:y=256.16+22.46x1+8.1x2+5.97x3+0.25x1x2+0.57x1x3+0.15x2x3-2.01x1^2-0.5x2^2-0.5x3^2,最高产量为432.4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6.3kg/667m^2、磷7.5kg/667m^2、钾6.7kg/667m^2,最佳施肥量产量为409.8kg/667m^2。土壤对大麦的养分供应能力:供氮量为7.92kg/667m^2,供磷量为2.93kg/667m^2,供钾量为7.53kg/667m^2。氮肥利用率47.54%,磷肥利用率6.45%,钾肥利用率17.60%。  相似文献   

15.
色素万寿菊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选择种植密度、氮、磷、钾肥等主要栽培因子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色素万寿菊产量与栽培因素间的数学模型,经模拟寻优,决策出了平均产量2388kg/667m2以上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案:种植密度2654~2769株/667m^2,氮肥(N)3.65~3.99kg/667m^2,磷肥(P2O5)5.5~5.96kg/667m^2,钾肥(K2O)3.52~3.67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对木薯华南5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因素4水平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探索不同栽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与华南5号木薯产量间关系。结果表明:华南5号在栽植密度为550~700株/667m^2,施N3.9kg/667m^2、P2O52.0kg/667m^2、K2O7.8kg/667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9.78kg/667m2、P2O5:1.55kg/667m2、K2O:5.25kg/667m2,最佳产量538.97kg/667m2。一元二次方程得出:N:9.13kg/667m2,最佳产量551.19kg/667m2;P2O5:2.64kg/667m2,最佳产量552.13kg/667m2;K2O:6.11kg/667m2,最佳产量530.88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9.5kg/667m2、P2O5:2.5kg/667m2、K2O:6.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试验检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氮、磷、钾大大增加,唯有有机质降低。试验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不会吃瘦田,还可以培肥地力。冬种马铃薯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每667m^2施(13—8—24)三元复合肥60-65kg,农家肥600-700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蒙啤麦一号大麦氮、磷、钾及密度合理的田间配比试验,建立四因素二次回归数学模型,为蒙啤麦一号在黄灌区的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灌区施用配比合理的氮、磷、钾肥及密度对蒙啤一号大麦的丰产性有显著作用,运用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推算,最高理论产量可达723.2109kg/667m^2,氮、磷、钾及密度配比为氮肥8.0kg/667m^2,磷肥8.0kg/667m^2,钾肥2.5kg/667m^2,播种量21.1kg/667m^2(千粒重为50g);最佳产量为549.7956kg/667m^2,与之相匹配的四因素配比为氮肥7.093kg/667m^2。磷肥3.730kg/667m^2,钾肥4.580kg/667m^2,播种量20.5kg/667m^2(千粒重为50g)。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免耕抛秧栽培水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对氮肥的需求量,在磷、钾肥及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10.5kg/667m2,11.55kg/667m2,13.6kg/667m2)对免耕抛秧栽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2]。结果表明:在各个阶段,水稻生长与氮肥施用量均密切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其平均产量依次为489.25kg/667m2、496.50kg/667m2及503.25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