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平川灌区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甘肃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豌豆品种对制种玉米的经济性状、产量以及带田混合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豌豆品种针叶豌豆MZ-1与制种玉米套种后对产量水平的负面影响最小,豌豆产量达2700.0kg/hm^2,制种玉米产量达9840.0kg/hm^2,带田混合产量达12540.0kg/hm^2,适宜与制种玉米进行套种。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适应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营养丰富,现已成为蔬菜生产中重要品种之一,番茄种子的质量在番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所有番茄种子高端品种都是杂交种,杂交制种分为露地杂交制种与大棚杂交制种,而大棚杂交制种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它与露地杂交制种相比具有种子产量高、种子纯度好、种子饱满千粒重高、种子颜色好、提早收获,病虫害少、制种风险低、在大棚内不受天气影响易于农事操作等优点,大棚番茄  相似文献   

3.
在黄瓜制种生产中,由于环境条件、制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及种子生产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现将提高黄瓜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黄瓜制种生产中,由于环境条件、制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及种子生产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现将提高黄瓜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春丰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外叶少、结球紧实、早熟、丰产、抗早春抽薹能力强等特点。但该品种制种产量低,且不稳定,影响种植面积的扩大。为探讨制种高产途径,提高制种产量,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缺苗是春播玉米制种田的常见问题之一.它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是减少制种田的密度:二是降低植株的整齐度;三是减少种子产量,影响基地制种的经济效益和制种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种子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降低了品种市场竞争力。限制了品种推广速度与市场占有率,甚至缩短了品种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在黄瓜制种生产中,由于环境因素、制种技术等原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如何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及种子生产急待解决的难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现将提高黄瓜制种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2020年 NK815 玉米制种时喷施“玉亮”玉米生产助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品牌助剂对多品种制种及在不同生产基地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助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制种产量影响存有较大差异,增产幅度为-15.3%~12.2%,且在不同基地间也表现出差异;对产量构成要素中千粒重及穗粒数的影响差异大,且表现不一致性。应用新产品助剂时应坚持品种制种主要技术不成熟的、不做试验的、地块间或地块内地力差异大的、植株长势不整齐的、试验或实践效益不显著的不喷施的“五不喷”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上,常发现一些植株果穗顶部、基部不结实的秃尖、秃根、半边苞谷、癞子苞谷等缺粒甚至全穗不结实的现象,一般减产10%~30%,高的达50%~70%,严重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结实率是影响玉米制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异交结实率低制约着杂交玉米的推广。一、玉米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1.品种遗传缺陷有些玉米品种遗传秃尖,亲本对光温反应敏感,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黄瓜种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种子科技含量高,产量及质量直接影响着黄瓜生产。由于环境因素、制种技术等原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作者从事黄瓜种子生产多年,把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栽培管理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一、选择地块制种地应选择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透气性良好、地势平坦、易于排灌的壤土及沙壤土地块进行栽培,避免重茬。不同品种间的隔离区至少1000米以  相似文献   

11.
金菲超甜玉米是由上海种子繁育中心、上海市种业集团粒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1118为母本、2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近几年来金菲品种表现出纯度低、商品性差、制种产量低、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现象,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致。本文就影响金菲杂交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提高金菲杂交制种质量及产量的技术,以供制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信阳地区受南、北两大气团的交汇影响,气候特殊,杂交水稻制种难度大,产量低。本文分析了历年气象及制种资料,指出花期遭受连阴雨危害是制约制种产量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该地区高产制种的途径是:迎高温,避阴雨,提早花期,理想始穗期以7月下旬至8月初为好;文章还就如何提早花期及高产制种的技术要点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母本机械化插秧对杂交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博优225的父母本为材料,采用母本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两种移栽方式,开展两年三地的制种试验,调查和比较了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方式下母本群体的苗情动态以及产量构成差异,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机械化插秧方式下母本群体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冠层厚度、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高于人工手插群体;在所调查的苗情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中,与制种产量相关程度最大的分别是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母本机械化插秧有利于增加群体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绥玉7制种中,在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因素对玉米制种的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以及管理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和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玉米制种产量。分析形成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针对籼粳亚种间制种存在的花时不遇问题,选用了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品种44份,从中观察筛选适合于籼粳杂交制种即花时相近的种质资源直接用于亚种间杂交制种,克服籼粳制种时由于花时不遇而导致产量偏低的矛盾。初步筛选出NJTQ-2和NJDS两个籼稻品种的花时高峰比同天开花的籼稻品种迟60~90分钟,接近于一般粳稻品种;COLOMBIA和NJ84027两个粳稻品种的花时高峰比同天开花的粳稻品种早60~75分钟,和一般籼稻品种相仿.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植株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早、中、晚3种熟期的制种玉米种子繁育过程中,在母本抽穗吐丝初期、灌浆后20 d、灌浆后40 d,分别采取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3种熟期的制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母本的百粒重、果穗重、出籽率、秃顶和果穗长短等产量性状影响很大。早熟品种英德77在母本抽穗吐丝初期、灌浆后20 d的产量均较对照正常灌水处理显著性降低,减产率分别达到19.28%、6.43%;中熟品种武科19的3个干旱处理玉米产量均较对照正常灌水处理显著降低,减产率分别为40.00%、37.83%、6.96%;晚熟品种裕单185在母本抽穗吐丝初期、灌浆后20 d的玉米产量均较对照正常灌水处理显著降低,减产率分别达到15.49%、5.39%。3种熟期的玉米品种在3个干旱处理下早熟品种英德77耐旱指数最大、耐旱性最强,晚熟品种裕单185次之,中熟品种武科19耐旱指数最小、耐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浙甜6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不高且发芽率低,不但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品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等。为了提高浙甜6号的推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进行了浙甜6号高效制种技术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整套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从而显著提高了甜玉米单交种浙甜6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随着番茄杂交种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番茄杂交制种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 ,但仍存在着制种产量较低、成本高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番茄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根据几年的杂交制种实践 ,笔者认为提高番茄杂交种制种产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亲本的组配方式制种前应对 2个亲本进行正反交制种试验及F1产量品比试验。在其F1品种特征特性不变的情况下 ,选择制种产量较高的组配方式进行制种。如目前生产中选用的抗病番茄品种多用黄苗作为母本 ,由于其长势弱 ,产量低 ,一般杂交制种产量也较低。采用反交 ,用黄苗做父本 ,不仅提高了番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广8优165’和‘宜优673’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双亲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比较试验。研究发现,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易裂颖品种的裂颖率,利于在遭遇不利天气时择机抢收和规避机械混杂,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增加制种效益。研究证明,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提升种子质量,增产又增收,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蜜蜂授粉是增加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蜜蜂摆布位置对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平坝区域的蜜蜂摆布距离制种边缘以200 m左右为宜,台田区域的蜜蜂摆布距离制种边缘以300 m左右为宜;距离蜜蜂最近的小区产量最高,为1 753.5 kg/hm2,距离蜜蜂最远的小区产量最低,为1 020.0 kg/hm2。角粒数是蜜蜂对不同距离制种田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角粒数最高为15.8粒,最低为8.5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