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和可观经济效益的水产养殖名贵品种。为缩短乌鳢养殖周期,探索鱼苗当年养成的高产技术,作者于1997~1998年在沅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选择2口面积均为333m3的池塘,进行了乌鳢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高产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2口池塘,面积各为333m3,池深2m,水深1-5m,底质为沙壤土,淤泥10cm,水质呈弱碱性,排灌方便,进水口高出池塘水位20cm,以防灌水时乌鳢逆游而消耗体力。1-2 隐蔽物设置池中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缩短乌鳢养殖周期,笔者于1997-1998年,在沅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选择2口面积均为333m^2的池塘,进行了使用乌鳢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高产试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1 基本情况1.1 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2口池塘,面积均为5亩,池深1.8米,水深1.5米,底质为壤土,淤泥10厘米厚,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具有生产配套设施,水、电、路、管理房齐全,并为每口塘配备了一台1.5千瓦的增氧机。1.2 隐蔽物设置池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1.3 鱼种来源乌鳢鱼种从浙江省购进,规格在10厘米左右,系无病无伤的优质鱼种。2 主要技术2.1 鱼种投放乌鳢鱼种于2000年4月上旬下塘,规格为1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6000尾/亩,2口塘均一次性放足,放养总量合计6万尾。鱼种放养…  相似文献   

4.
鱼台县地处微山湖畔,乌鳢养殖历史长,规模大,其养殖模式一般为采购7-8月份自然繁殖的野生鱼苗放养,次年养成.由于越冬期长,养殖周期长,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乌鳢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乌鳢人工繁殖以及养殖的生产性研究,采用温室提早进行人工繁殖,温室培育鱼苗、室外池塘网箱培育鱼种以及池塘成鱼养殖等技术措施,当年鱼苗经过半年多的养殖,10月份养成规格都达到了0.5 kg以上的商品鱼标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在长江以北实现了当年养成成鱼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7 ̄1998年在2口面积均为333m^3的池塘,进行了乌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高产试验。1997年,1号塘乌鳢产量1656kg,投产比1:1.82;1998年,1号塘产量1520kg,投产比1:1.76,2号塘1274kg,投产比1:1.70,探讨了乌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鱼的生产规律,操作方法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池塘高密度单养乌鳢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在新跃、牛洲两村进行了21口池塘,面积5602.8m~2的《池塘高密度单养乌鳢高产技术研究》的试验,共投放乌鳢鱼种14707尾,1054.1kg,平均每亩放养1750尾,125.5kg,经过218天饲养,共起水鳢13640尾,产量16061kg,平均规格1.18kg/尾,成活率92.7%,平均每亩产量1912kg,产值36328元,纯收益20195元,投入产出比1:2.25。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8.
乌鳢繁殖习性观察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池塘试验表明,乌鳢可以在四周有浅滩并生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发育成熟并产卵,在无浅滩和水草的池塘中则不能产卵。乌鳢受精卵漂浮于水面,能在静水中孵化出鱼苗。21~26℃时,从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摄食的鱼苗需4昼夜的时间,孵化率92.8%。刚孵出幼苗的开口饵料同样为轮虫和枝角类等,因此可以象“四大家鱼”一样进行池塘发花培育鱼苗。  相似文献   

9.
1997年在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场-詹店水产试验场,利用面积为1.29亩的池塘进行当年养成商品蟹试验,5月5日共放养蟹苗大眼幼体3000只,至10月份收获河蟹103公斤,平均规格70-80克,成活率50%,获纯利3611元。  相似文献   

10.
<正>黑鱼,学名为乌鳢(图见彩中插2),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黑鱼生长速度快,早春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黑鱼发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余杭的黑鱼"规模化专养"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博陆镇(现并入运河镇),当时面积与产量都较低。2000年专养面积翻番,达到了1097亩,产量达到了3025吨;2009年专养面积又达3000多亩,产量超过8000吨。  相似文献   

11.
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池塘养鱼周期通常是2~3年。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可以缩短养鱼周期1~2年,减少养鱼生产环节和因疾病、越冬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鱼类当年的生长潜力,不需要大规格鱼种。因此,成本低,周转快,效率高,是加速发展淡水养鱼业的有效途径之一。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国内外曾有过一些报道,但面积小,而且一些关键技术和有关理论问题阐述不够。因此,这项养鱼技术尚未推广应用。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在大连水产学院金州养殖试验场进行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  相似文献   

12.
我所于1995年引进梭鲈亲鱼,1996年4月17日~6月11日采用当年自繁鱼苗进行专塘梭鲈苗种强化培育试验,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本所1-4号池,面积0.8亩。于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试验期间池塘水深0.8-1.2米。1.2试验鱼:鱼苗来自本所当年4月份自繁鱼苗的一部分。该苗破膜后在水泥孵化池暂养一周,于4月27日下塘,下塘时规格为0.7厘米左右,下塘数量为4000尾。1.3饵料:与4号试验地相邻的3号油作为饵料培育他,同样于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施用发酵鸡粪500公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根据试验池梭护鱼苗的需…  相似文献   

13.
两口面积均为333m^2池塘内进行了乌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鱼高产试验研究,1997年,1号塘乌鳢产量1656kg、投产比1:1,82;1998年、1号塘产量1520kg,投产比1:1.76.2号塘1274kg、投产比1:1.70。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陆续引人几十尾乌鳢亲鱼后,乌鲁木齐市五一渔场一直用专池培育亲鱼,由于缺乏资金购买动物下脚料和小鱼喂养,只好把清塘后的野杂做乌鳢亲鱼饵料,不再投喂其他饵料。几年来乌鳢亲鱼长势极慢,性腺发育不良,无法进行人工繁殖,而且占用一口大池,造成水面严重浪费,影响企业收益,1997年我站接管所剩25条乌鳢亲鱼,经认真研究确定了用鲫鱼培育乌鳢亲鱼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盐碱池,面积2.67亩,水深1.6米,水源为井水,池塘排水需用潜水泵抽排。2.亲鱼…  相似文献   

15.
自2004~2006年以来,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怀远县水科所3^#、4^#、5^#池塘(面积均为2.2亩)培育天然饵料,在5^#、6^#温室1^#~12^#池投喂乌鳢幼苗(8~30毫米)进行试验,取得了较高的成效,并在怀远县乌鳢苗种高效养殖示范区全面推广。此法培育乌鳢幼苗比只利用蛋黄、新鲜鱼糜优点多,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在1.73hm^2池塘利用小网箱集中进行乌鳢苗种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过程中按鱼苗规格大小分级到大型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2002年度催产60组乌鳢亲鱼。生产乌仔58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5700kg,利润219860元。  相似文献   

17.
北京通县永乐店地区池塘养殖主要对象是草鱼, 1997年全区共有草鱼鱼种养殖池 1800余亩,养殖成活率为 30%~ 35%,有些池塘甚至全军覆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1998~ 2000年我们在该地区开展了池塘草鱼鱼种当年亩产 2000公斤的高产试验,经过三年试验,取得了一龄草鱼种平均亩产 2175公斤、亩平均利润 8013元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   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均为老池塘,塘内淤泥厚度 20厘米左右,面积 4~ 8亩,水深 2.0~ 2.5米,每个池塘单一注排水。   2.水源:地下水,水质良好,可保证随时加注。   3.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长吻鮠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几年试验共育出鱼苗8万多尾,鱼种1万多尾。鱼苗经25~33天培育,平均全长4.8厘米,体重1.2~2.7克,成活率63.8~99.1%。水蚯蚓是鱼苗阶段的良好饵料,配合饲料也可使用。当年鱼种生长较快,一般体重41~74克,最好的可达90克以上。苗种生长适宜水温为24-28℃。  相似文献   

19.
1997 ̄1998年在2口面积均为333m^2池塘,进行了包鳢当年苗养成商品鱼高产试验研究。1997年,1号塘乌鳢产量1656kg、投产比1:1.82;1998年1号塘产量1520kg、投产比1:1.76,2号糖1274kg、投产比1:1.70。  相似文献   

20.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坤 《水产科学》2001,20(5):32-33
在面积为2.5hm^2和1.1hm^2的2个池塘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1998年4月放养4.2-6.3g鱼苗,共14.7万尾,1999年4月放养3.9-5.5g鱼苗共14.6万尾,经过精心管理,至收获时体重14-18g商品鱼分别为3536kg,3592kg。平均产量927-1027.5kg/hm^2,成活率达79.8-81.5%,投入产出比1:1.9-2.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