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郑州植物园展览温室热带、亚热带植物引种及室内景观布展的分析,从景观和科学的角度探讨展览温室植物的引种及植物配置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展览温室引种工作和景观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17年从浙江金华引进的167种多肉植物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郑州市农科所温室大棚中对不同多肉植物品种从病虫害、度夏适应性、越冬适应性、综合适应性四方面进行初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67种多肉植物在郑州市农科所温室大棚中表现良好的占67.7%,适宜在郑州及周边地区温室大棚推广种植。此次引种试验为当地规模生产和个人种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几种热带苏木科观赏植物的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种成活的10种苏木科树种在温室内生长情况的初步观察,认为引种的大部分热带苏木科植物目前基本适应南京的温室环境条件,生长良好,有2种树已经开花结果,并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对所引种的热带苏木科植物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观赏价值和引种后的生长情况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
李艳    杜勇军    刘国宇    王庆    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255-260
为了对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进行研究,在调查温室植物景观现状及类别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种植物景观(色叶、观花、藤蔓、附生、棕榈)作为评价样本,拍摄相关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5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SBE法)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19.0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藤蔓植物景观外,园林专业学生组对其余温室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同专家组、非专业人员组之间有显著相关,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作预测温室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人员。基于评价结果,对温室植物景观评价高及差别大的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温室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城市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山西省景观温室植物配置水平,提升景观温室运营效益,对山西省11个地市景观温室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以及应用频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景观温室共有植物303种,隶属于89科204属,其中,观叶植物占比最大,达73.02%,其次是观花植物,占比36.19%;在植物应用频度方面,出现频度最高的是龙血树,频度在61%~80%的有6种植物。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植物选择的建议,以期为山西省景观温室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遵义城市品位,助推全域旅游,有效进行珍稀植物收集、保存与引种研究,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农旅示范园区建一热带植物展览温室,现共收集热带亚热带植物品种逾700个。根据植物的不同生理、观赏特性、用途及温室特点共分为5个区域。介绍了引种概况和引种植物类型,并从加强引种植物病虫害防治、热带雨林奇观营造及温室空间有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控温室环境对热带植物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和上海科技馆生物万象展区两温室共有的9种热带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可控温室环境对其光合速率及其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8种植物的光合速率是前者大于后者,两者对其他因子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可为温室环境热带植物的引种、栽培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樱花的引种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上海地区的早樱种质资源,以尼泊尔种源的喜马拉雅樱花为引种对象,进行了播种育苗、物候观察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且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可达61%。在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露地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都很低。温室培育的1年生苗移栽到室外避风向阳、环境条件较好的圃地上,长势良好,萌蘖力极强,对病虫害的抗性也较强。在正常年份,苗木足以安全地越冬度夏,但低于-7℃的超低温天气会对苗木造成冻害。  相似文献   

9.
张希 《甘肃农业》2016,(8):47-48
环境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分布,植物对环境也有各种各样的适应性。植物引种是指从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出发,把植物栽培品种、野生植物资源或国外的优良品种、品系从分布地区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通过适应性试种后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育种原始材料的过程。园林景观中植物新品种的筛选要根据植物对当地的光、热、水、土等自然生长条件的适应性以及造景需求来引种筛选。  相似文献   

10.
余顺慧  彭黎立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0-12012
在对万州区入侵植物危害对象(种子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种子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科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种子植物较丰富,共47科,184属,279种;生长型相对单一,以草本占优势;优势科、属明显;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较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分布有7种;区系特征具明显的温、热带混杂现象,温带分布科11科,占总科数的37.93%,温带分布属81属,占总属数的52.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柳州市沿江公园彩叶植物种类及其生长适应性,为柳州以及周边城市滨水绿地的彩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实地调查、专家咨询以及改良的AHP模型评价法,对柳州市沿江公园彩叶植物种类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范围内共有乔木、灌木和草本彩叶植物48种,分属32科41属,以乔木和灌木居多。根据色彩在叶面上的分布和观赏期分类,柳州市沿江公园彩叶植物秋色叶类占37.5%,春色叶类(包括新叶有色类)占29.2%,常色叶类与斑色叶类依次为18.8%和16.7%,双色叶类所占比例最小,占4.2%。运用改良的彩叶植物适应性综合评价AHP模型筛选出19种表现好的彩叶植物。【结论】柳州市沿江公园彩叶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岸边湿地的彩叶植物18种;采用改良AHP模型对彩叶植物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表现好的彩叶植物是引种的种类多于乡土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湖南地区花海构建中应用的芳香草本植物,开展了引种和播种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引进香草种质资源80份,绝大多数属于唇形科;绝大多数品种春季播种萌发率高于秋季播种,最高萌发率可达100%。总结播种试验和栽培观察研究,评价了香草植物的适应性,认为大部分香草植物适应长沙地区的气候,可应用于花海构建和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绵阳市区各类绿地植物的调查,分析了城市绿地植物的种类构成和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绵阳市区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72科,167个属,480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占49.6%,野生植物占50.4%;乡土植物占64.5%,外来植物占35.5%。乡土植物中的乡土栽培植物仅占14.1%,比例过低,缺乏地方风貌特色。绵阳城市各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以草本植物最高,其次是灌木植物,乔木植物最低。植物多样性指数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都是其他绿地最高。绵阳植物开花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季节开花植物少,花色比例是红色∶白色∶黄色∶蓝紫色=8∶7∶3∶1。  相似文献   

14.
由于遗传背景对植物性状的影响,直接研究环境与植物性状的关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植物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必须明确遗传背景与环境对植物性状的相对影响,以排除遗传背景的作用。本研究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19个典型样点,调查了64种植物的6种功能性状,即比叶面积(SLA)、比根长(SRL)、叶片氮(LN)与磷含量(LP)、根的氮(RN)与磷含量(RP),并通过野外定位信息,从已有专题信息图中获取环境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植物性状变异来源,研究了不同科属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SLA、LN和RP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森林区植物SLA、RP较草原区植物偏低33.02%、19.94%,而LN则高于草原区植物19.33%;不同科属植物之间SLA、SRL、LN和RN存在显著差异,豆科植物具有较高的SLA、LN、RN,分别高出研究区平均值16.33%、65.23%、97.78%,而禾本科植物SRL具有最大值,高出平均值103.11%;(2)遗传背景差异是植物性状变异的首要决定因子,遗传背景对SRL、LN、RN变异的解释比例分别达到了27.86%、32.78%、42.70%,而LP、RP则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更大,环境因子对LP、RP解释比例分别达到24%、15.58%;(3)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植物性状的环境因子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表明不同科属的植物对环境因子是否产生响应和响应的方式均不相同,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对区域性气候条件较为敏感,而菊科和蔷薇科植物受地形因子和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校园植物的优化和保护利用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低温对南宁市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影响,为今后应对低温冷冻灾害及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引种驯化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宁市城区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为对象,对2008、2011年遭受冷害的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冷害情况调查与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对园林植物外部形态进行感观鉴定的方法,对园林植物的叶、芽、枝、整株等的生长指标、组织褐变等进行观察。【结果】所调查的46科109种植物中,2008年有36科66种受害,受害率为60.6%,2011年有36科41种受害,受害率为37.6%。其中,受害等级Ⅳ~Ⅴ级的树种2008年为17科25种、2011年为3科3种;受害等级Ⅱ~Ⅲ级的树种2008年为14科17种、2011年为11科18种;其余树种受害等级均在Ⅱ级以下。【结论】造成园林绿化植物严重受害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及南方对长期低温天气的防控应对措施相对薄弱。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冷害预防及植物冷害后的及时补救处理是避免植物大面积遭受冷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丁献华  毕润成  张慧芳  闫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32-12033,12108
基于研究区植物名录和野外样方调查统计数据,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霍山七里峪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七里峪研究区植物群落的维管植物有221种,分属157属,53科,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4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43科133属187种,单子叶植物7科20属28种;霍山七里峪植物生活型组成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41%,其次是高位芽植物,占28%,一年生植物也较多,占22%,地上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很少,仅占5%和4%。总体上反映了该区夏季温暖且多雨,冬季寒冷且漫长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探明广西容县都峤柚谷风景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类型,为景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经济植物及促进桂东南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广西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文献资料,归类统计和分析都峤柚谷风景区资源植物类型。【结果】都峤柚谷风景区野生经济植物有89科175属220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5属2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158属197种。按用途分类,食用植物38种、药用植物194种、工业用植物68种、防护及观赏植物11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结论】对景区周边群众加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宣传,严禁进山乱砍、乱挖、乱采及破坏植被等行为;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水果、野菜、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需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新疆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阿尔泰山区野生观赏植物,对阿尔泰山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和特性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阿尔泰山区共有野生植物种类101科541属1 537种。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有32科70属,乔木11种,灌木及小乔木20种,藤本植物4种,草本植物50种。最后提出有关阿尔泰山区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太岳山好地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林下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1个样地中,油松林下共出现植物物种70种,隶属28个科,56个属;CCA排序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内林下植物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林龄、坡向、土壤全氮等因素对林下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林龄、土壤全氮、坡位等因素是影响林下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林下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的变量中,生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分别共同解释了草本层和灌木层52%和55%,生境因子分别解释了25.9%和22.5%,均高于生物因子的解释能力,表明生境因子在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分布格局变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