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斑马鱼转录因子hoxb4a在心脏中的功能未见研究报道,为了阐明hoxb4a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本文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和mRNA基因过表达方法,分别在斑马鱼中敲降和过表达hoxb4a基因,发现抑制或过表达hoxb4a的胚胎在第3天出现心包腔肿大、心脏环化异常的表型。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对野生型及hoxb4a敲降胚胎进行心肌特异基因的原位杂交染色比较,测量结果显示hoxb4a敲降胚胎的心脏环化角度增大(P<0.01)。接着利用转基因鱼系,发现敲降hoxb4a后的胚胎存在鳃弓异常、心内膜畸形的表型。进一步使用qPCR检测hoxb4a沉默后心脏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结果显示 hoxb4a敲降后,多数心脏发育关键基因出现显著性下调,而调控心脏腔室分化的关键基因nppa明显上调(P<0.05)。本研究表明斑马鱼hoxb4a沉默会导致心脏结构畸形、环化异常,并且调控了早期心脏发育基因的变化。本研究发现了hoxb4a在斑马鱼早期心脏发育中发挥作用,并通过原位杂交及qPCR结果初步探索了hoxb4a调控心脏腔室的分化及心脏环化过程,深化了人们对心脏发育调控网络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陈静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67-12268,12274
脊椎动物的血管发育过程主要分为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前者是由成血管细胞聚集形成轴向血管的过程,后者是在已经形成的血管主干上长出新分支的过程。通过对斑马鱼进行研究发现,动静脉的分化过程存在2种分化模式并且受到多种信号途径的影响。探讨了动静脉形成过程和Shh、VEGF、Notch以及Flt4/PI3K信号通路在血管发育过程中对动静脉分化的影响,以期获得潜在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标。  相似文献   

3.
谢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14-3414,3477
近年来,肛门缺陷相关的遗传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斑马鱼泄殖腔包含肛门,研究泄殖腔的发育机制有助于增强对这类遗传病的了解。综述了斑马鱼泄殖腔的发育过程、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一些标记基因等,以期为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孵化1~8日龄的鸡胚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对鸡胚消化器官胃、肠、肝脏、胰腺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详细描述鸡胚消化器官组织发育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4日龄鸡胚消化器官胃、肝脏、胰腺均开始发育;在6日龄时腺胃和肌胃开始分化;至8日龄肝脏已有肝小管和肝小叶结构,腺胃壁开始出现腺管,未出现腺泡。胃功能的发育完善较肝脏、胰腺、肠的发育晚,可能与鸡胚早期主要消化吸收卵黄等脂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Vasa基因在果蝇中首次报道后,作为不同物种早期原始生殖细胞(PGC)标记基因被普遍接受.但对其研究都集中于早期胚胎,对性腺分化及成熟时期的Vasa表达及功能少有研究.RT-PCR结果显示,Vasa基因在整个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先上升再下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同一发育时期,精巢、卵巢表达量基本一致,卵巢略高于精巢.mRNA原位杂交显示,Vasa基因早期在斑马鱼生殖干细胞特异表达,随后在精巢表达于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在卵巢表达于Ⅲ、Ⅳ、V时相卵母细胞.研究结果有助于鉴定斑马鱼生殖干细胞和进一步研究性分化和逆转的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6.
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形成过程中SOD表达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瑛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117-1120
为了解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为代表的抗氧化酶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建立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SOD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神经系统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在体节分化的不同时期,SOD在脊索、神经管、眼等部位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咽弓形成时期,SOD在咽弓中表达微弱,在脑组织中表达较强;至孵化期,SOD在终末器官中的表达程度不尽相同,其在大脑区域的表达略强于间脑区域。说明在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形成过程中,以SOD为代表的抗氧化酶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形成,维持胚胎组织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正常浓度,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1987-11988,11990
Notch信号转导通路作为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参与了细胞的命运决定、自我更新、分化、增值、存活以及凋亡等诸多过程,调控着动物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和再生。目前,多因子多信号对胰腺发育的时空调节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就Notch信号通路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胰腺发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探究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两两等毒性和等浓度配比时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同时,通过6 d胚胎发育试验,研究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显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仔鱼和成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等毒性和等浓度配比下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阶段为协同作用,其余组合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阶段为拮抗作用。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示,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更强,可诱导斑马鱼胚胎、仔鱼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包括孵化率下降、心率异常、生长抑制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miR-202在鱼类胚胎发育中的功能,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技术和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miR-20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发现miR-202是母源性分子并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持续表达,尤其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表达水平较高。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因沉默技术在斑马鱼受精卵中显微注射miR-202的反义锁核苷酸,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和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显示miR-202反义锁核苷酸可以显著下调斑马鱼胚胎中miR-202表达水平,同时发现反义抑制miR-202后胚胎发育停滞在4 hpf时左右。共同注射miR-202前体可以部分挽救反义抑制miR-202后导致的胚胎发育停滞。本研究证明miR-202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功能是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所必需的。为进一步探索miR-202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尾加压素Ⅰ(UrotensinⅠ,UⅠ)和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在鱼类中,它们在渗透压调节、繁殖、营养代谢以及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0、1.5、3.7、5.3、8、10、16、24、48、72、96、120和144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早期发育样品,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发现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从0 hpf开始存在表达,而且CRH、UⅠ、UⅡα和UⅡβ的表达量随发育而逐渐增加,并分别在120 hpf或144 hpf达到最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揭示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的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CRH、UⅠ、UⅡα和UⅡβ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关系紧密并且相互合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 expression in zebrafish embryonic developmen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icroRNAs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RNAs, about 21 nucleotides in length, that can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by base-pairing to partially complementary mRNAs. Regulation by miRNAs can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We determin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115 conserved vertebrate miRNAs in zebrafish embryos by microarrays an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s, using locked-nucleic acid-modified oligonucleotide probes. Most miRNAs were expressed in a highly tissue-specific manner during segmentation and later stages, but not early in development, which suggests that their role is not in tissue fate establishment but in differentiation or maintenance of tissue identity.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Aldh3a2a在斑马鱼色素细胞发育中的意义及其对醛代谢和肝脏健康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技术,我们成功敲除斑马鱼体内的aldh3a2a,导致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合成数量减少。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特别是与钾通道和类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ldh3a2a和aldh1a2之间存在调控关系,对视黄酸受体信号传导有影响。GO和KEGG富集分析强调了对色素细胞发育以外的细胞过程的更广泛影响。此外,aldh3a2a基因敲除会导致醛积累,导致肝脏异常,类似于Sj?gren-Larsson综合征,本研究揭示了aldh3a2a在斑马鱼中的多方面作用及其与人类遗传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cilp基因在斑马鱼椎骨和肌间骨发育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建立了斑马鱼cilp基因敲除纯合突变系(cilp-/-),对其进行了骨骼表型的观察,并进一步采用qRT-PCR分析了14个骨骼发育相关基因在突变体胚胎发育阶段和成鱼骨骼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斑马鱼相比,90 dph(days post hatched)cilp-/-斑马鱼的肌间骨数量显著减少了10.27%(P<0.05),而肌间骨的长度无明显变化;同时突变体斑马鱼中椎骨发生异常融合及髓棘缺失。qRT-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ol1a1a、sp7、smad4a和smad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整个时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突变体成鱼尾部骨骼组织中bmp2a、bmp2b、smad5、sp7、runx2a、runx2b和bglap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cilp基因敲除导致了BMPs和SMADs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并下调了下游的成骨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推测cilp功能缺失可能通过抑制BMPs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从而导致了肌间骨数量的减少和脊椎骨异常融合。  相似文献   

14.
Endothelial cells in blood vessels are known to be important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of organ development in the embryo. However, their involvement at the induction stage of organ formation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documented. As Bahary and Zon explain in their Perspective, new work demonstrates that endothelial cells secrete factors early in development that induce embryonic endoderm to become liver or pancreas (Matsumoto et al., Lammert et al.).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重要基因对心脏发育关键环节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纪雯  马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44-5846
从斑马鱼心脏分化早期诱导过程中重要因子的调控,WNT11信号途径对心脏原始细胞会聚过程的调控和BMP4在心脏环化过程中的调控几个关键环节,综述了部分重要基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感紫光短波视蛋白(short-wave-sensitive 1,sws1)基因缺失的斑马鱼突变品系sws1-/-。检测紫光照射后野生型AB品系和sws1-/-突变品系在背腹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pomc和asip、视黄酸合成相关基因raldh2和raldh3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紫光照射60和100 d后,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斑马鱼(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pomc基因在紫光照射100 d的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raldh2在紫光照射100 d的sws1-/-斑马鱼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研究表明,紫光可能通过SWS1影响背部皮肤raldh2的表达从而影响视黄酸的合成,再通过影响pomc的表达调控黑色素细胞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分析紫光基因调控鱼类皮肤黑色素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矿质元素和C/N对越橘(Vaccinium)花芽分化影响,以8年生越橘品种"北陆(Northland)"为试材,测定花芽分化期间叶片N、P、K、Ca、Mg、Fe、Mn 7种元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并分析C/N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越橘花芽分化期N和Fe含量呈下降趋势,K和Mn呈持续上升趋势;P含量从7月24日开始不断降低,到8月9日升高,直至9月2日达最大值3.92%,随后含量开始下降;Ca和Mg含量则呈双峰式波动。越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先升后降;而C/N呈上升趋势,直到8月25日开始下降。可知高水平C/N与越橘花芽分化相关。同时,高浓度N和Fe促进越橘花芽分化进程;花瓣原基分化期需大量Ca和Mg;P、K、Mn积累与花器官形成有关,碳水化合物迅速增加促进成花。  相似文献   

18.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