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陶跃中  姜辉  舒志愚  杨生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95-9097,9364
[目的]优化茯苓深层发酵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水料比与茯苓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茯苓多糖水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73.8℃,水料比29.8∶1;多糖得率理论值达到2.45%,实际得率可达2.57%。[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可信,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蔡为荣  顾小红  汤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19-6821
[目的]为了寻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提取仙人掌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可用数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水料比对仙人掌多糖提取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仙人掌茎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水料比与仙人掌茎多糖多糖得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仙人掌茎多糖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6.1℃、时间提取时间3.61 h、水料比3.72∶1,仙人掌茎多糖的得率达到理论值0.694%。[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参数可信,具有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浒苔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优化浒苔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浒苔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液料比47∶1 ml/g,在该条件下浒苔多糖提取率为12.26%。[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反应条件较为温和,设备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同时可为浒苔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解决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参数设定的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这3种主要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普洱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7,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78.5min,茶多糖得率为12.72%。[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多糖的提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三百棒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使用BBD响应面对三百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15(g∶m L),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4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三百棒多糖的提取率为4.75%,与模型的预期值4.99%基本相符。[结论]该优化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叶下珠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峻峰  赖红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18-12120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叶下珠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黄酮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叶下珠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叶下珠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1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叶下珠黄酮的提取得率可达到2.43%。[结论]该研究可为叶下珠资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杠板归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杠板归药材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杠板归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选取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0、提取时间1.84 h、提取次数3次,此提取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枸杞多糖提取与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新疆枸杞多糖的提取与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影响枸杞多糖得率的4个因素,确定枸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大孔树脂型号,研究影响枸杞多糖脱色的3个因素,确定枸杞多糖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多糖提取试验中,影响枸杞多糖得率的因素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3 h。糖溶液脱色试验中,AB-8大孔树脂的脱色效果最好;温度是影响多糖溶液脱色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料液比和脱色时间;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7,脱色时间3 h。[结论]该研究为枸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明  张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24-6525,6528
[目的]探讨金针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浸提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值等因素对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多糖提取条件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pH值。金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浸提pH值6.0。此条件下多糖得率1.58%。[结论]此提取工艺参数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缪天琳  张跃华  李文龙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1-12842,12845
[目的]优选小花琉璃草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小花琉璃草主茎粉末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小花琉璃草多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k(3^4)正交试验确定小花琉璃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小花琉璃草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28%。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测并验证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40(g/ml),提取时间为3.25 h,沉淀多糖的乙醇浓度为86%;该条件下霍山石斛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39.10%,实测值为38.78%,与预测值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并且提取率较高,为制剂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洪兴  邵荣  房健  余晓红  张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07-20410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芦根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芦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芦根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2.5(g/ml),超声功率250W,提取时间26 min,提取2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芦根多糖提取率达1.724%。[结论]与传统的热水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法的提取时间缩短了5/6,多糖提取率增加1.412倍;超声波辅助提取芦根多糖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可用于芦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安冬  朱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6-12668,12670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 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 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均匀设计法优选大黄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杰  李勇  蒋斌  魏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15-13416
[目的]探讨提取相关因素与提取物中大黄酸含量的关系,研究大黄中大黄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探讨以乙醇水为溶剂时,使用TS-NS系列小试型提取浓缩装置以粉碎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为探讨因素,以大黄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来筛选大黄酸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大黄酸优选工艺为8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大黄颗粒过18目筛,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0.5 h。[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可为以乙醇水为溶剂提取大黄中大黄酸的工艺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铁苋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别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传统热水浸提和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传统热水浸提的最优工艺为:加药材40倍量的水,在60℃下提取1.5 h,提取3次后的多糖得率为33.73%。响应面法分析微波提取工艺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微波功率和料液比的共同作用。[结论]微波辅助传统热水浸提提取多糖收率高、成本低、技术简单,是提取铁苋菜多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秦霞  董海丽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65-7066
[目的]优化霍山石斛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8.02%。[结论]该方法优化了霍山石斛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霍山石斛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迷果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迷果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迷果芹多糖提取的影响,筛选迷果芹根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当提取时间为2 h,浸提温度为90℃,料液比(g/ml)为1∶10和提取次数为2次时,迷果芹多糖的提取率最高。正交实验表明,影响迷果芹多糖提取率的因素的顺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迷果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1次,加入10倍量的水。[结论]由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温度对迷果芹提取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其他3种因素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