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玮  沙润  任黎秀  吴兰桂  钟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2-2323,2337
山地景观作为自然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针对福建牛姆林形式多样的地貌组合形态、覆盖率高的原生性森林植被、富有灵性的泉与溪、宜人的山地气候环境等山地旅游景观的特征,提出了适宜保护原生性山地生态景观,开发基于山地小气候环境的度假设施,营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等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山地旅游景观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多山地区的六盘水地区,山地旅游已经成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热点。本文在山地旅游资源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山地旅游资源,并对资源特征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旅游气象气候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并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气象气候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其特点,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系统阐述了旅游气象气候景观的特征、属性、功能及其分类,指明了气象气候要素对旅游挑选牟影响,指出了在旅游气象气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罗景峰 《农学学报》2017,7(1):95-100
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乡村旅游安全风险管控意义重大。首先,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安全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然后,借鉴触发器工作原理,建立乡村旅游安全风险形成机理模型;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包含乡村旅游主体安全保障界壳、乡村旅游客体安全保障界壳以及乡村旅游媒体安全保障界壳的乡村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旅游风险、保障乡村旅游安全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徒步旅游随人们回归自然和回归传统潮流而兴起。目前,我国徒步旅游实践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理论研究也乏善可陈。在总结国内已有少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徒步旅游线路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徒步旅游线路选取的原则:偏远性、原真性、挑战性和主题性。最后总结了徒步旅游线路开发的要点:线路选择与设计凸显“主题、规模、挑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跨区域合作和实行社会化的保障与管理。徒步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也应该理解为一种新型旅游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垂直地带性的秦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庆蕊  孙虎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97-199,202
陕西秦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相对薄弱。本文主要从分析山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性,即独立山体旅游资源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旅游资源分布格局的类垂直地带性出发,总结了秦岭山地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森林公园开发模式、地质公园开发模式、生态主题公园开发模式、遗址公园开发模式、山地运动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29-4631
在分析山地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山地旅游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针对山地旅游资源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标准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地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有关山地旅游的研究。兴义市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山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兴义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兴义市山地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加强山地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士伦  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1-4293
以湖北恩施为例,分析了交通条件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交通不便是山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该地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廖洪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32-13034
在分析了旅游主题形象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强调旅游主题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核心因素,而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稀缺的经济资源。根据对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其存在主导形象错位,优势不突出;支撑形象乏力,旅游功能项目布局不合理;辅助形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突出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的原则,并从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者的感知和认识程度、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状况、旅游市场定位和可进入性方面分析了旅游主题形象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主导形象、支撑形象、辅助形象的重塑,总结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设计的策略,指出在景区旅游主题形象重塑之后,还应进行精心策划,加强宣传,以使新形象迅速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以井冈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民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63-22465,22472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协整理论,利用井冈山区49个农户2000~2009年的收入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对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区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山区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山区旅游业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山区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区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有60%以上的贫困县分布于山区.开发山区县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山区县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金寨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进行多元化旅游项目开发,在开发中注重资源保护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廖钟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53-6755
以"观念—技术—管理—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分析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情况,强调观念是根本、技术是投入、管理是过程、制度是保证,它们共同决定信息化的绩效。通过总结广西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镇"奇和洞"考古重大发现和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出发,着重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配套策略措施,推进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桂东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属于典型山区旅游地。文章基于PPT发展战略,将旅游业纳入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范畴,对桂东县旅游扶贫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后,针对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36-4841
旅游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国内对旅游项目规划过程的研究包括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规划,且侧重前者;国外则没有严格的策划与规划之分,但规划内容中也都包含了策划研究。旅游项目策划的基本理论为旅游心理学、可拓策划学、价值工程学、循环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方法有比较法、逆向思维法、调查研究法等。规划的方法有公众参与法、SWOT分析法、情景规划法、外部因素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法、可持续法等。综述表明,旅游项目作用已得到共识,规划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别在于国外旅游项目规划方法更注重公众参与、可持续,并注重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具体实践上;而国内目前还停留在理论认识上,还处于实践的初步实行阶段。  相似文献   

19.
川西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73-6974,7009
贡嘎山地区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但因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在开发理念和开发管理模式上均不达国内外山地旅游的先进水平。贡嘎山旅游存在缺乏整体开发规划、缺乏体制支持、品牌形象缺失、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笔者针对贡嘎山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据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措施。措施包括:设定贡嘎山地区山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解决贡嘎山地区交通问题并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住宿设施,培训具生态专业知识的服务、管理人员;建立贡嘎山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实行生态旅游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对旅游地进行科学功能分区,建立环境容量调控系统和山地灾害管理系统,完善医疗和高山救护系统。贡嘎山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与西部地区相似,笔者希望通过对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的研究,可为中国西部广大山地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