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水貂流行性腹泻),是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之外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水貂流行性腹泻病毒性肠炎。1病史本病在世界许多养貂国家都有流行。本病发生与水貂品种密切相关,北美貂及其杂种后代易感,我国原有别国品种水貂易感性差。春、秋季多发。2流行特点犬、狐、水貂患了这种传染病,表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水貂的毛皮品质性状,试验以美国短毛漆黑水貂、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丹麦咖啡色水貂为研究对象,对3个品种水貂体长、体重、尾长、针毛及绒毛长度、针毛细度、毛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短毛漆黑水貂体长、体重指标与丹麦咖啡色水貂和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丹麦咖啡色水貂与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尾长显著小于美国短毛漆黑水貂、丹麦咖啡色水貂(P0.05),但丹麦咖啡色水貂与美国短毛漆黑水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美国短毛漆黑水貂针毛长度显著小于丹麦咖啡色水貂和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P0.05);美国短毛漆黑水貂绒毛长度最短;公貂中美国短毛漆黑水貂针毛细度最小,母貂中丹麦咖啡色水貂针毛细度最小。表明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毛绒品质最差,针毛粗长、毛密度差。  相似文献   

3.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也叫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特征是白细胞高度减少、肠黏膜炎症和坏死变化。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造成巨大损失。1病原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病  相似文献   

4.
金州黑色标准水貂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州黑色标准水貂是以美国标准水貂为父本 ,丹麦标准水貂为母本 ,选育而成的水貂优良新品种 ,它具有高产、优质、低耗、适应性强的特点 ,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正>19世纪40年代,一种水貂肠炎性疾病在加拿大水貂中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80%的水貂发病死亡,后来将病原命名为水貂肠炎病毒(MEV)[1]。我国1974年首次报道该病,此后该病逐渐蔓延全国。水貂肠炎病毒可引起水貂传染性肠炎,又称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水貂肠炎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2]。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水貂  相似文献   

6.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水貂均能感染,但幼龄水貂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水貂。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小病毒,水貂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急性、热性和肠炎等症状,主要为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水貂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为临床症状。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期降低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率,促进水貂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据海关贸易总署统计,全国平均年产水貂皮1200万张,山东省占2/3。养殖水貂的利润很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深受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对水貂病毒性疾病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而对水貂细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报道则很少。由于养殖水貂的规模不断扩大,水貂抗病力逐年降低,条件性致病菌是继发水貂细菌病的主要病原,给水貂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制约了水貂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调查山东省水貂常发细菌病的耐药情况,笔者分别对病貂体内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是: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对上述细菌分别用24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确定水貂细菌的耐药情况,并分析了细菌感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水貂以肺出血、肺水肿、呼吸困难、部分水貂突然死亡,并从口鼻流出血样泡沫等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13年8月份,我市苘山镇某水貂养殖户所饲养的2200只水貂发病,经综合诊治,确定为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肺炎。  相似文献   

9.
科学组织水貂配种 提高产仔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一年产仔一次,如何组织好水貂配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貂的配种技术包括配种日期、交配次数、复配方式、公貂选用以及其它强配补救措施。我们对黄骅市种貂厂1998年600只种母貂的繁殖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用以指导生产。 一、配种日期对繁殖率的影响以及和妊娠天数的关系 水貂的繁殖是以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为生理基础的,水貂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又与光照周期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信息和必要条件。在水貂饲养中,由于各地的纬度、气温、地形、水貂品种、营养状况等不同,  相似文献   

10.
水貂饲料营养是影响水貂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科研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回顾了国内外水貂营养研究进展,结合对水貂消化系统特点的分析分别从能量水平、脂肪与脂肪酸、蛋白质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需要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水貂营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提出了水貂营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水貂阿留申病是目前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疫病之一,该病可明显降低水貂产仔率、仔貂成活率、皮毛质量以及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当前,国内一些大型水貂养殖场或者是种貂场为了净化水貂阿留申病,提高生产业绩,每年进行2次(打皮期、分窝期)或者3次(打皮期、配种期、分窝期)水貂阿留申病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水貂繁殖期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科学的搭配水貂日粮,合理掌握水貂食量,是确保水貂高产丰收的先决条件。金州水貂场在水貂繁殖期的饲料搭配与食粮掌握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具体做法,使全场水貂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貂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 ,毛皮兽中水貂最易感染。病貂和带菌动物(猪、鼠类、鸽子、家兔 )是水貂丹毒的主要传染源。食用污染丹毒杆菌的畜禽、鱼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也会感染。患过丹毒的水貂 ,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一般不会发病。但病愈后长期带菌 ,向外界环境不断排菌 ,引起其他水貂及动物发病。因此 ,饲养水貂的养殖户必须重视水貂丹毒的防治 ,否则会造成水貂丹毒的大面积发生和死亡 ,给养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主要临床症状患病水貂精神沉郁、萎靡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鼻腔、结膜…  相似文献   

14.
水貂养殖业是典型的常年投入、集中产出的行业,每年1次的繁殖方式,使得水貂的产仔成活率成为水貂养殖生产的重要指标。笔者就多年的养殖经验现介绍提高水貂产仔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水貂的繁殖行为,是水貂生殖生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一种本能。水貂性行为只有在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前后一段时期里有。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和有关文献,试述水貂发情、交媾、妊娠、分娩、哺乳、护仔等行为,为提高水貂繁殖技术和生产水平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称水貂假单胞菌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人、水貂、毛丝鼠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是阴冷潮湿的秋末冬初,正值水貂换毛期,气温变化较大,低温潮湿,机体的抵抗力较弱,导致绿脓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感染水貂引起的以终生毒血症、全身淋巴细胞增殖、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病毒病。各品系水貂都可以感染,是世界公认的水貂的三大疫病之一。该病既可以通过飞沫、粪便、尿液、血液、配种等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以剧烈腹泻、出血性肠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它与水貂犬瘟热、阿留申病一起,称为水貂的三大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并具有固定流行性的特点,严重威协水貂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病毒性肠炎同源脏器组织灭活苗,特别是细胞培养灭活苗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以来,使水貂病毒性肠炎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传染病一直以来是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据罗国良(2008)等对2006—2007年我国水貂主要疾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调查显示,我国死亡的水貂中,其中水貂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阿留申病死亡数分别占总死亡数的9.5%、11.8%和10.0%。表明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是造成水貂死亡量最大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一年产仔一次,如何组织好水貂配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貂的配种技术包括配种日期、交配次数、复配方式、公貂选用以及其它强配补救措施。我们对黄骅市种貂厂1998年600只种母貂的繁殖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用以指导生产。 一、配种日期对繁殖率的影响以及和妊娠天数的关系 水貂的繁殖是以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为生理基础的,水貂生殖器官的季节性变化又与光照周期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繁殖的主要信息和必要条件。在水貂饲养中,由于各地的纬度、气温、地形、水貂品种、营养状况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